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 第143章 正式迁都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第143章 正式迁都

作者:晶晶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4:52:29

几日后,乾清宫内。

朱棣负手立于巨幅舆图前,目光沉沉地扫过北疆的防线。殿内炭火熊熊,却驱不散他眉宇间的寒意。

“辽东军饷案,查得如何了?”他忽然开口。

朱瞻基上前一步,拱手道:“回爷爷,张克俭已下诏狱,涉案官吏十七人,赃银追回八成,剩余部分仍在追缴。”

朱棣冷哼一声:“八成?剩下的两成,怕是早就喂饱了各路豺狼。”

朱瞻基垂首不语。

沉默片刻,朱棣忽然话锋一转:“瞻基,你觉得顺天府如何?”

朱瞻基一怔,随即明白过来,谨慎答道:“顺天府乃爷爷龙兴之地,北控大漠,南俯中原,确是形胜之都。”

朱棣转身,接着问道:“那为何满朝文武,十有**反对迁都?”

朱瞻基沉吟道:“南京毕竟是太祖所定都城,百官家业皆在于此。且江南富庶,漕运便利……”

“富庶?”

朱棣冷笑,“富得让他们忘了边关将士在喝风咽雪!”

他一掌拍在案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我在漠北啃沙子时,他们却在秦淮河上听曲儿!”

朱瞻基深深俯首:“孙儿明白,北疆不稳,则国无宁日。但如今边患已除,爷爷也可以高枕无忧了。”

朱棣神色稍霁,走到朱瞻基面前,叹了一口气轻声说道:“我老了,迁都之事,终究要交给你来办。”

朱瞻基肃然应诺:“孙儿必不负爷爷所托。”

朱棣点点头,忽然又问:“听说,你爹给了张家五千两?”

朱瞻基心头一跳,面上却不显:“我爹仁厚,念及妇孺无辜。”

“妇孺无辜……”

朱棣重复了一遍,意味深长地看了朱瞻基一眼,“瞻基,你要记住,帝王之心,当如日月。普照众生,却不私照一人。”

朱瞻基郑重点头应道:“孙儿谨记。”

走出乾清宫时,朱瞻基抬头望了望天。

冬日的阳光苍白冰冷,照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折射出刺目的光芒。

朱瞻基轻声自语。

“迁都……也该开始了。”

永乐十四年,秋。

应天府至顺天府的官道上,烟尘滚滚,旌旗猎猎。

朱棣一身明黄龙袍,胯下骏马踏着沉稳的蹄声,身后是绵延数十里的迁都队伍。

文武百官的车驾、后宫嫔妃的轿辇、禁军护卫的铁骑,浩浩荡荡,如一条巨龙蜿蜒向北。沿途百姓跪伏道旁,山呼万岁,声震四野。

朱瞻基策马紧随在朱棣身侧,玄色蟒袍在风中翻飞。他目光扫过路旁跪拜的百姓,忽然眉头微皱,抬手示意队伍暂停。

“爷爷。”

他微微倾身,声音沉稳,“前面就是黄河了,将士们连日赶路,是否休整半日?”

朱棣抚须颔首,目光扫过略显疲惫的禁军:“准。”

黄河岸边,临时搭建的营帐如星罗棋布,绵延数里。工部的匠人们正吆喝着号子,将数百艘战船用铁索相连,铺上厚重的木板,架起一条横跨黄河的浮桥。

“这浮桥能撑得住吗?”一位年迈的文官望着湍急的河水,低声嘀咕。

朱瞻基闻言,翻身下马,大步走向桥头。他踏上浮桥,用力跺了跺脚,桥身纹丝不动,连一丝晃动都没有。

“诸位放心。”他朗声道,声音在河风中清晰可闻。

“这桥用的是南洋进贡的铁力木,坚硬如铁,泡水百年不腐,便是千军万马踏过,也绝不会塌!”

话音刚落,天边骤然传来一阵闷雷。

朱瞻基抬头望去,只见乌云翻滚,如墨染般迅速吞噬了半边天空。狂风骤起,吹得旌旗猎猎作响,连营帐的绳索都被扯得绷直。

“要变天了!”

禁军统领高声示警。

朱瞻基眸光一沉,立即作出决断:“传令全军停止前进!所有车马退离河岸三十丈,工部立即加固浮桥锚桩!”

他的命令刚落,豆大的雨点已砸了下来。

黄河水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汹涌,浑浊的浪头拍打着岸边,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原本平稳的浮桥开始剧烈摇晃,连接处的铁索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

“殿下,这水势太急,浮桥恐怕......”

工部侍郎顶着风雨跑来,话未说完就被一个浪头拍岸的巨响打断。

朱瞻基抬手抹去脸上的雨水,沉声道:“传令下去,全军就地休整。命御林军在上下游警戒,等雨停水缓再行渡河。”

“得令!”

暴雨中,禁军将士们迅速执行命令。

重载马车被安置在地势较高处,文臣们的车驾都用绳索固定,御用之物更是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起来。水师战船在河面往来巡视,随时准备救援。

朱棣站在龙辇旁,望着在雨中指挥若定的朱瞻基,又看了看逐渐失控的河面,微微颔首。

随侍太监刚要撑伞,却见朱棣摆手:“不急,且看瞻基如何处置。”

此时黄河水已漫上河滩,浮桥的木板在浪涛中时隐时现。

朱瞻基亲自带着工部官员巡视岸边,不时指着某处加固点作出指示。他的蟒袍早已湿透,却仍挺直腰背走在最前。

雨势渐小,朱瞻基终于回到营帐。

侍从递上干爽的衣袍,却见他摆摆手,先取来黄河水文图仔细查看。

帐外,朱棣对随行官员轻声道。

“为君者当如是,不急不躁,以保万全。”

老爷子望着朱瞻基帐中的灯火,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永乐十四年,冬。

历经月余跋涉,迁都队伍终于抵达顺天府。

新建的紫禁城巍然矗立在北国凛冽的寒风中,朱红的宫墙映着皑皑白雪,金黄的琉璃瓦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朱棣负手立于午门城楼之上,俯瞰着脚下黑压压跪拜的文武百官,胸中豪情激荡。

“瞻基。”

他抬手拍了拍身旁朱瞻基的肩膀,掌心传来的温度驱散了北地的寒意。

“这新都城,就交给你了。”

朱瞻基深深躬身,额前垂下的冕旒微微晃动:“孙儿定不负爷爷所托。”

当夜,朱瞻基独自站在乾清宫外的汉白玉台阶上。

顺天府的冬夜比应天更冷,呼出的白气在月光下凝结成霜,但他的心却前所未有地火热。

夜风呼啸,卷起阶前未扫净的积雪。他仰头望向夜空,北地的星辰比江南更加璀璨明亮,银河如练,横贯天际。

“殿下,夜深了。”

身后的听风卫千户低声道,声音几乎被风声吞没。

朱瞻基没有回头,只是缓缓看向远处灯火阑珊的顺天城。

他的声音很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明日开始,彻查顺天府所有钱庄、当铺。”

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赌坊、青楼,一个都不许漏。”

“属下明白。”

听风卫统领单膝跪地。

“天子脚下,绝不容许有人兴风作浪。”

朱瞻基微微颔首,夜风突然大作,吹得他蟒袍下摆猎猎作响,宛如一面战旗在风中舒展。

远处的顺天城灯火渐熄,唯有紫禁城的宫灯依旧明亮,像一头蛰伏的巨龙,在黑夜中静静注视着这座即将属于它的城池。

“去吧。”

他最后看了一眼星空,转身步入殿内。

“明日,我要看到顺天府最真实的样子。”

殿门在身后缓缓关闭,将北国的寒风隔绝在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