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 第39章 御膳楼开张,日进斗金

夜色深沉,朱瞻基站在御膳楼三楼的雅间内,透过雕花窗棂俯瞰整条灯火通明的街道。十二家御膳楼明日将同时开张,这是他商业版图的重要一步。

“师尊,所有准备都已就绪。”

王德海躬身禀报。

“十二家分楼的主厨都已掌握了新式菜品的做法,乐师们也排练好了新曲。”

朱瞻基点点头,手指轻敲窗棂问道。

“宣传单都发出去了?”

这王德海是他五十太监门徒之一,对商业管理比较敏感、擅长,所以特意负责管理所有御膳楼的经营。

“回师尊,按照您的吩咐,京城三品以上官员府上都送了烫金请柬,富商大户则送了彩印的单子。”

王德海从袖中取出一张样品。

“这是最终版的宣传单。”

朱瞻基接过细看。烫银的“皇家御膳楼”五个大字下,是一段精心雕琢的文字。

“【御膳珍馐,皇家享受】昔日唯有天子、皇族、重臣可享之美味,今朝惠及天下饕客。”

“御厨秘制佛跳墙,集山珍海味于一瓮;开水白菜,看似平凡却内有乾坤;龙井虾仁,茶香与鲜味完美交融……做不了天潢贵胄,那便来御膳楼尝尝皇族吃过的御膳,也算不枉此生!”

背面则印着开业当日的特别活动:前五十位宾客赠送“御制点心”一份。午时将有“秦淮花魁”亲自献艺。消费满十两者,可获赠《大明周报》创刊号。

朱瞻基看完后,满意地点头说道。

“很好,明日务必让整个京城都记住这一天。”

虽然这在他看来很一般很标准的宣传语,但对于大明朝的人来说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宣传。哪怕就算是平民百姓,只要有钱怕是都会忍不住想进来见识一番,尝试一下皇上吃过的御膳是什么滋味。

清晨,京城御膳楼前已是人山人海。八条金龙在楼前翻腾起舞,十六头彩狮踩着鼓点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

朱瞻基特意从南方请来的舞狮队,表演着“狮子采青”、“过梅花桩”等绝活,引得围观百姓阵阵喝彩。

“听说这御膳楼的东家是宫里的人?”

一个绸缎商人问身旁同伴。

“可不是嘛!”

同伴压低声音。

“据说是皇太孙的产业,里头的厨子都是御膳房出来的!”

这消息朱瞻基也没想着故意隐瞒,但却也没有故意去宣传,就顺其自然,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绸缎商人闻言,略带兴奋说道。

“那必须得去见识一下了!”

人群中,礼部侍郎家的公子摇着折扇,对身边几个纨绔笑道。

“家父得了请柬,说是能吃到正宗的佛跳墙。你们知道这道菜的来历吗?传闻当年有位高僧闻到香味,竟翻墙破戒……”

“来历竟然如此有趣,那可要进去好好见识见识了。”

“同去,同去。”

“吉时到——”

随着司仪一声高喊,十二名身着宫装的侍女手持金剪,同时剪断红绸。

刹那间,数百挂鞭炮齐鸣,硝烟中“皇家御膳楼”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诸位贵客里面请!”

御膳楼掌柜笑眯眯的站在门口高声招呼。

“今日特供龙凤呈祥宴席,仅限前十桌!”

达官显贵们蜂拥而入。

一楼大厅早已摆好数十张红木圆桌,每张桌上都放着精致的菜单——这是朱瞻基的跨时代的复制创新,将菜品与价格明码标出,省去了讨价还价的麻烦。

“这开水白菜竟然只要三两银子?”

一个盐商瞪大眼睛。

身旁的老饕笑道:“兄台有所不知,这菜看似简单,实则是用老母鸡、火腿、干贝等熬制的高汤,白菜只取最嫩的菜心,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工序……”

他特意仔细看过宣传单,所以很了解这里的招牌菜。

这用料加上厨艺和御膳名头,在他看来收三两银子一道菜还真不算贵。因为只要吃了这道菜,那真的就是可以吹一辈子了。

这难道还不够值吗?

盐商连忙摆手说道。

“兄台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这菜也太便宜了。”

老饕听到这话后,顿时沉默了。

“……”

午时整,二楼戏台上的湘妃竹帘缓缓卷起。

沈青瑶一袭月白罗衫,端坐于焦尾古琴前,纤纤玉指轻抚琴弦。柳如烟身着藕荷色纱衣,怀抱紫檀琵琶,指尖轻拢慢捻。

林月儿红衣如火,手持玉箫,朱唇轻启。苏小小翠裙翩然,执一柄凤首箜篌,素手拨弦。赵雪衣则一袭黛蓝,面前摆着青玉案,案上是一架鎏金编钟。

五人面上皆覆着轻纱,却掩不住那通身的才情气韵。

琴音初起,是一曲新谱的《青花瓷》。

沈青瑶的七弦琴如清泉漱玉,柳如烟的琵琶似珠落冰盘,林月儿的箫声若凤鸣九霄,苏小小的箜篌音同环佩叮咚,赵雪衣的编钟更是金声玉振。

台下的红氍毹上,十二位秦淮旧院的姐妹正随着乐声翩然起舞。

她们身着各色纱裙,手持团扇、彩绸,每一个转身都似行云流水,每一个回眸都如惊鸿照影。这些舞步都是经过三月苦练,连袖角的弧度都分毫不差。

其实本来是该林月儿带着人献舞的,但朱瞻基想着都是自己的女人了,还这样当众给人跳舞,总觉得有点不太舒服,所以就让林月儿改用了乐器表演。

乐声渐急,舞步也随之翻飞。

台上五女的乐器声交织成天籁,台下众舞姬的裙裾绽放如花。一时间,乐与舞相得益彰,看得满座宾客如痴如醉。

“天呐!这曲子从未听过!”

一位翰林学士手中的筷子停在半空。

“这舞姿……这唱腔……”

教坊司的老乐师激动得胡须直颤。

“融汇古今,自成一派啊!”

三楼雅间内,朱瞻基透过珠帘观察着全场反应。

王德海匆匆进来:“殿下,二楼已经满座,一楼也坐了七成。掌柜的问要不要开放后院的花园席位?”

朱瞻基果断道。

“开,每一座再送一壶果酒。”

随着表演进行,御膳楼的气氛越来越热烈。

《半生雪》《虞兮叹》等新曲轮番上演,宾客们听得如痴如醉。不少文人当场索要纸笔,为这些新曲填词作赋。

“妙!太妙了!”

国子监祭酒拍案叫绝。

“这些曲子既有古意,又有新声,当得起开一代新风四字!”

正当表演进行到**时,门口突然一阵骚动。几名侍卫鱼贯而入,随后是一位身着便服的中年男子。

朱瞻基见状,微微一惊——来人竟是他的父亲,太子朱高炽!

他急忙下楼相迎,笑眯眯的走了过去。

“爹,你怎么来了。你来也不提前说一声,我给你安排雅间啊。”

朱高炽随意在旁边找张空桌子坐下,微笑着低声道:“听闻你这儿有好吃的,爹特来尝尝。还要打包一份,给你娘带回去也尝尝鲜。”

朱瞻基笑着回道。

“知道了。”

随后亲自去后厨安排。

不一会儿,一桌精致的御膳呈上。

玲珑剔透的“水晶肴肉”,金黄酥脆的“松鼠桂鱼”,还有一小盅冒着热气的“佛跳墙”。

“娘的菜已经准备好,放在灶台上温着,你待会走的时候再拿走。”

朱高炽每样尝了一口,眼中闪过惊讶:“嗯,这味道不比那天在你爷爷那吃的差多少啊?”

朱瞻基笑着说道。

“这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厨子,手艺都不会差的太多。”

正说着,台上奏响了《广陵散》。

朱高炽手中的筷子一顿:“这……这是完整的《广陵散》?”

朱瞻基解释道。

“是唐代宫廷流传下来的版本,儿臣偶然得之。”

朱高炽静静听完,长叹一声:“瞻基啊,爹一直以为你这事很难做成,但没想到……你竟然做的如此成功。”

他指了指满座宾客:“你看,朝中文武、文人雅士,还有寻常富户,都被你聚在一起。用美食聚人,用戏曲娱人……”

说着,他又拿起桌上一张报纸,略带感慨的说道。

“……再以报纸收拢民心民意,这手段,比你爹我可高明多了。”

朱瞻基听到这些话,心中略微自得,但表面上还是一脸谦虚的说道。

“爹你过奖了。我只是觉得,治国不仅要靠法令,还要靠教化。而教化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报纸这种方式。”

朱高炽意味深长地看了儿子一眼,没再说什么。

临走时,他留下一句话:“下月初八,带你那些乐师入宫吧。你爷爷估计也想听听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