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北凉城繁华的主街上,却是另一番喧闹景象。
人群熙攘处,一辆马车被围在中央。
车顶上,青州林氏嫡子林探花正慷慨激昂地面向四周百姓,身旁的樊姑娘搀扶着他,脸上写满担忧。他面红耳赤,高声陈词。
“……国贼徐骁,拥兵自重,视王法如无物!其子徐凤年,更是个贪财好色、罔顾人命的纨绔子弟!如此父子,乃我离阳之耻,天下之大害!”
他引经据典,虽不带一个脏字,却字字如刀,句句诛心,将北凉王父子批得一无是处。
周遭百姓窃窃私语,神色各异,却无人敢高声应和。
这消息很快便传回了北凉王府。
正于亭中翻阅书卷的朱瞻基听闻街市有人公然辱骂父王与自己,只是微微一笑,浑不在意。
他对身旁的老黄吩咐道:“老黄,你去听着,让他骂。骂完了,把人‘请’回府里来。”
他早已知道那人是谁——青州林氏嫡子,原名林探花,南唐二品剑客,持赤霞剑。
此人受靖安王蛊惑前来刺杀徐凤年,最终失败后被徐骁收服,化名吕钱塘,成为护卫,以命护主。
初时坚信徐家为“国贼”,后发现自己被利用,导致林家满门被灭,陷入忠孝两难,最终为守诺战死。
朱瞻基觉得,这样的人就这么死了,确实可惜。
他心中萌生一个念头。
或许可以拿林探花做个实验,看看全本的《葵花宝典》在这个高武世界,能否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林探花,我看好你哦。”
他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骂人是不对的。
姜泥恰好在附近,听闻有此等热闹,眼睛一亮,立刻悄咪咪地跟在了老黄身后。
不多时,姜泥便先溜了回来,小脸因为跑动而微红,带着几分看戏的兴奋对朱瞻基道:“那个书生,骂得可起劲了!说你是北凉最大的祸害,还说王爷……总之,骂了好久,都没重样的!”
街市那头,林探花自觉已将心中块垒一吐而尽,胸中豪气顿生。
他转向身旁一脸忧色的樊姑娘,决然道:“骂也骂了,是非公道自在人心。我林某绝非敢做不敢当之辈,这就去北凉王府,当面质问那徐凤年!”
樊姑娘眼中满是担忧与倾慕,紧握他的手:“林公子,无论刀山火海,我陪你一起去。”
她不明白他为何如此执着于抨击世子。
林探花却目光坚定,低声道:“此等国贼,人人得而诛之!我虽一介书生,亦要为民请命!”只是这“诛之”二字,含义深远,唯有他自己深知其中决绝。
两人来到森严的北凉王府门外,林探花整了整衣冠,正要让守卫通传,那守门的铁甲卫士只是冷冷瞥了他们一眼,竟哐当一声直接将侧门关上了。
林探花一怔,随即闭目立在原地,一副坦然赴死的模样。
樊姑娘心急,正要上前叩门,那朱红大门却吱呀一声从内打开。
开门的是大丫鬟红薯,她容貌秀丽,神色却冷淡得很,只扫了两人一眼,脆生生地道:“世子让你们进去。”
林探花见状,深吸一口气,昂首挺胸带着樊姑娘步入这龙潭虎穴。
入门之后,却未见世子身影,只有红薯在前引路,穿过几重庭院,来到一处清幽的湖边水榭。
水榭中,朱瞻基正悠闲地坐着,面前石桌上摆着几样精致点心。
他瞧见来人,笑着对一旁的姜泥道:“喏,给你点银子,去和青鸟再取些好吃的来。” 姜泥接过银子,笑嘻嘻地跑开,很快便与端着新点心的青鸟一同回来。
朱瞻基这才仿佛刚看到林探花二人,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两位,站了许久,也累了吧?不妨坐下,尝尝我北凉的点心。”
林探花却不领情,肃然道:“我等此来,并非为了点心!只为向世子讨一个公道!”
朱瞻基拿起一块糕点,慢条斯理地咬了一口,抬眼看他,语气玩味:“哦?你要讨什么公道?”
“世子你贪财好色,行事荒唐,北凉王更是……”林探花话未说完,却被朱瞻基打断。
“你口口声声世子世子,”朱瞻基笑了笑,放下糕点,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可知本世子,姓甚名谁?又可知,这北凉,姓什么?”
林探花一愣,硬着头皮道:“我当然知道你叫徐凤年!这北凉是你徐家的天下……”
“不错。”
朱瞻基站起身,走到他面前,脸上笑意不变,眼神却倏地锐利起来,一股无形的压迫感弥漫开来。
“你当街辱骂我,而且还外带上了我爹,还真是活得不耐烦了。林探花,你今日至此,可曾想过后果?是否已抱了必死之心?”
林探花脸色瞬间煞白,他虽有心行刺,却万万没想到世子竟如此直接,那平静的态度反而透出一股令人心悸的威严。
他身旁的樊姑娘更是惊呼一声,几乎是下意识地,“锃”地拔出腰间佩剑,娇叱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