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九零夜话我亲历的那些悚然瞬间 > 第14章 跟着姥姥出门看事儿

一转眼年就过完了,我背着书包,踩着路边的草子往家跑,鞋底子沾了不少黄泥,每跑一步都能听见“啪嗒啪嗒”的声响。

今天放学早,班主任刘老师女儿今天出嫁,她急着回家,只在黑板上写了行,“今日作业:背诵课文第三段”就放了学。

我本想跟高阳哥他们去村西头的河里摸鱼。

可以想到姥姥早上蒸的酸菜猪肉饺子,肚子里的馋虫就闹得慌,脚底下不由得加快了速度。

还没到院门口,就看见我家那扇掉了漆的门虚掩着,门帘被风吹得轻轻晃悠。

往常这个时侯,姥姥早该坐在门边做手工,今天却连个人影都没见着。

我心里正犯嘀咕,刚要推门进去,后脖领突然被人拽住,力道不大,却带着熟悉的烟草味。

“慢着!”姥爷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我回头一看,他手里还拿着半截没编完的柳条框,框上沾着几根干草。

“你姥姥正给人看事呢,别进去瞎捣乱。”

我顺着姥爷的目光往屋里瞅,能看见窗子上映着好几个晃动的人影,还隐约听见姥姥的声音。

不似往常那般温和,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严肃。

“看事儿?”我心里咯噔一下,以前总听村里老人说姥姥会看邪门事儿,可我长到八岁,从来没见过。

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了起来,“姥爷,是啥样的事儿啊?”

姥爷接没接话,只是把我拉到院角的柴垛旁,让我帮他递柳条。

他的手很糙,布满了老茧,是常年干农活磨出来的,边框的时候手指灵活得很。

一根根柳条在他手里绕来绕去,没一会儿就有了筐的形状。

我蹲在旁边,眼睛却时不时往屋里瞟,耳朵竖的老高,想听听里面到底在说啥。

屋里的声音断断续续的,除了姥姥的话,还有个女人的哭声,哭得很压抑,像是什么东西堵着嗓子,听着让人心里发紧。

过了一会儿,哭声停了,换成一个人的声音,瓮声瓮气的,像是在说什么“孩子”“半夜哭”“身上凉”之类的话。

我越听越好奇,手里的柳条递的也慢了,姥爷看出了我的心思,拍了拍我的脑袋:“别瞎琢磨,大人的事儿,小孩别掺和。”

我嘴上应着“知道了”心里却早有了主意。

等姥爷专心编筐,头也不抬的时候,我悄悄站起身,猫着腰往屋门口挪。

鞋底踩在土路上,尽量不发出声音,走到门帘旁边,我停下脚步,先把耳朵贴在门帘上听了听。

屋里很静,只有姥姥的声音:“这东西跟着孩子有段日子了。”

在你们家老房子里沾了阴气,又跟着孩子回了新家,寻常法子驱不走。

“那可咋整啊,刘姨?”还是那个女人的哭声,带着哭腔。

“孩子这几天夜里总哭,一摸身上就跟冰似的,去医院查也查不出啥毛病。”

再这么下去,,孩子身子就垮了。

“别慌。”姥姥的声音很稳,像是能让人安下心来。

“我得跟你们回去一趟,到了老房子那,才能把它彻底清走。”

只是……

我正听得入神,没注意到姥爷已经编完了筐,正往这边看。

“你这孩子,咋不听话呢?”

姥爷的声音突然响起,我吓了一跳,手一哆嗦,不小心碰了门帘。

门帘“哗啦”一声响,屋里的人一下子就安静了。

我知道自己闯了祸,站在原地不敢动,等着姥姥骂我。

可过了一会儿,姥姥掀开了门帘儿,脸上没有生气的样子,只是眼神里带着点无奈。

“既然看见了,就进来吧。”

我低着头走进屋,屋里的景象让我心里一紧。

炕沿上坐着一男一女,男的穿了件灰色的夹克,袖子上沾了不少灰尘。

女的穿着花衬衫,眼睛红肿着,像是哭了很久。

炕中间的小桌上,放着一个黑色的布包,布包旁边摆着三炷香,香正燃着,冒着细细的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还夹杂着说不出的味道。

更让我害怕的是,那个女人怀里抱着个孩子,看起来也就三四岁的样子。

闭着眼睛,脸色苍白的像纸,嘴唇却有点发紫。

我偷偷看了一眼孩子的手,小小的手攥着拳头,指甲盖也是青的,看着就不正常。

“这是我外孙女,叫雯雯。”

姥姥指着我,跟那对夫妻介绍道,然后又对我说道,“不许乱看,也不许乱说话。”

我赶紧点点头,找了个墙角的小板凳坐下,眼睛却还是忍不住往那个小孩身上瞟。

姥姥拿起桌上的布包,从里面掏出一把桃木剑,剑身上刻着一些我不认识的花纹,还有一个小小的铜铃铛,挂在剑柄上,一动就会发出“叮铃”的轻响。

姥姥走到孩子身边,先是伸出手,在孩子的额头上方轻轻晃了晃,然后又用桃木剑在孩子身上绕了一圈。

就在桃木剑碰到孩子衣服的那一刻,孩子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哭声尖利的很,不像正常孩子的哭声,倒像是猫叫似的,听得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那个女人吓的赶紧抱紧孩子,眼泪又掉了下来:“刘姨,这……这是咋了?”

姥姥皱了皱眉,没说话,只是把桃木剑举起来,对着屋顶比划了几下,嘴里念念有词。

说的不是东北话,也不是我听过的任何一种话,像是在唱什么调子,又像是在和人说话。

随着姥姥的念叨,屋里的空气好像冷了下来,明明是大晴天,我却觉得后背发凉,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盯着我看。

我忍不住抬头往屋顶看了一眼,屋顶是用木头搭的,上面铺着瓦片,没什么特别的。

可我就是觉得不对劲,好像有个看不见的东西蹲在房梁上,正往下瞅。

我赶紧低下头,双手攥紧了衣角,心脏“砰砰”跳得厉害。

过了大概有十分钟,姥姥停下了念叨,桃木剑上的铜铃铛突然“叮铃铃”响了起来,响得很急促。

姥姥把桃木剑收起来,对那对夫妻说:“这东西缠得紧,在这儿只能暂时压制住,必须跟你们回老房子,找到它的根源,才能彻底解决。”

“那您啥时候能跟我们走啊?”男人急忙问道,语气里满是急切,“我们家老房子在邻县的靠山屯,离这儿得有一百多里地,得坐拖拉机去。”

姥姥想了想,说:“我收拾点东西,现在就能走。”

“现在?”我一下子就慌了,从板凳上站起来,“姥姥,你要去哪儿?你不能走!”

姥姥回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带着点歉意:“雯雯啊,姥姥得去给人家办事,很快就回来。”

“不行!”我扑过去抱住姥姥的胳膊,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我不让你走,你走了我跟谁在家啊?姥爷做饭不好吃,我还想让你给我蒸发糕呢!”

姥爷也走了进来,皱着眉头说:“雯雯,别胡闹,你姥姥是去办事,又不是不回来,你还得上学呢。”

“我不上学了!”我哭得更凶了,死死拽着姥姥的胳膊不放,“我不管,我就要跟着姥姥,你要是不带着我,我就坐在地上不起来!”

我一边说,一边就往地上坐,姥姥赶紧拉住我,无奈地笑了笑:“这孩子,真是跟你姥爷一样,倔得很。”

她转头对姥爷说,“算了,让她跟我一起去吧,把他一个人留在家,我也不放心,等明天我跟刘老师请个假。”

姥爷还想说什么,可看着我哭红的眼睛,最终还是叹了口气:“行吧,路上你可得看好她,别让她瞎跑。”

我一听姥姥同意带我去,立刻就不哭了,抹了把眼泪,拉着姥姥的手说:“姥姥,我肯定听话,不瞎跑,也不乱说话。”

姥姥笑着点了点头,开始收拾东西。

她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黑色的布包,把桃木剑、香、黄纸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东西都装了进去,又给我拿了件外套,说靠山屯那边靠山,晚上冷。

那对夫妻在旁边一个劲地道谢,女人还从兜里掏出个布包,里面装着钱,要给姥姥,姥姥推辞了半天,最后只收了十块钱,说够路上买干粮的就行。

收拾好东西,我们就准备出发了。

姥爷把我们送到院门口,又叮嘱了姥姥几句,让她路上小心,然后又看着我说:“到了那边,听姥姥的话,不许惹麻烦。”

我使劲点点头,拉着姥姥的手,跟着那对夫妻往村口走。

村口停着一辆绿色的拖拉机,车斗里铺着块麻袋片,男人把姥姥的布包放在上面,然后扶着姥姥和那个女人上了车斗,我也跟着爬了上去。

拖拉机“突突突”地发动起来,冒着黑烟,沿着土路往前开。

我坐在麻袋片上,看着姥爷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一个小黑点,心里有点舍不得,可一想到能跟姥姥一起去看事,又觉得很兴奋。

拖拉机开得很慢,颠得我屁股生疼,路边的白杨树一棵接一棵地往后退,树叶被风吹得“哗哗”响,像是在说什么悄悄话。

那个女人抱着孩子坐在我旁边,孩子还在睡觉,脸色还是很苍白,可不像刚才那么紫了。

我忍不住问姥姥:“姥姥,那个孩子身上到底有啥东西啊?”

姥姥看了一眼那个女人,见她没反对,才小声对我说:“是个饿死鬼,在老房子里待了很多年,沾了阴气,看见孩子阳气弱,就缠上了。”

“饿死鬼?”我心里一怕,往姥姥身边靠了靠,“那它会吃人吗?”

姥姥笑了笑,摸了摸我的头:“别怕,有姥姥在,它不敢乱来。

不过到了老房子,你可得跟紧我,别乱摸乱碰里面的东西,知道吗?”

我赶紧点点头,不敢再问了。

拖拉机继续往前开,太阳渐渐西沉,把天边的云彩染成了橘红色,路边的田野里,玉米秆长得比我还高,风一吹,玉米叶互相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听起来有点吓人。

不知道开了多久,天慢慢黑了下来,拖拉机开进了一片树林里,树林里很黑,只有拖拉机的车灯亮着,照出前面一条窄窄的土路。

树林里静得可怕,除了拖拉机的声音,就只有风吹树叶的声音,还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猫头鹰的叫声,“咕咕”的,听得我心里发毛。

那个女人抱着孩子,身体有点发抖,男人把车开得更快了,嘴里还嘟囔着:“快了,快到了,过了这片树林就是靠山屯了。”

又开了大概十几分钟,拖拉机终于开出了树林,前面出现了一片灯火,虽然只有零星的几盏,却让人心里踏实了不少。

男人把拖拉机停在一个院子门口,院子里有一间土坯房,房顶上的烟囱没有冒烟,看起来很冷清。

“到了,这就是我们家老房子。”男人跳下车,打开院门,院子里长满了杂草,有半人高,墙角还堆着一些破旧的家具,看起来很久没人住了。

姥姥抱着布包,从车斗上下来,我赶紧跟在她身后,不敢离开半步。

女人抱着孩子走进屋,男人则去屋里点灯,不一会儿,屋里就亮起了一盏煤油灯,昏黄的灯光从窗户里透出来,照在院子里的杂草上,拉出长长的影子,看起来怪怪的。

姥姥深吸了一口气,对我说道:“雯雯,跟紧我,一会儿不管看见啥,都别出声。”

我使劲攥着姥姥的衣角,点了点头,心里既害怕又好奇,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姥姥推开屋门,走了进去,我跟着她走进屋,一股霉味和土腥味扑面而来,呛得我忍不住咳嗽了一声,姥姥赶紧回头看了我一眼,我赶紧捂住嘴,不敢再出声。

屋里很暗,只有煤油灯亮着,灯光忽明忽暗,照得墙上的影子晃来晃去。

女人把孩子放在炕上,孩子还是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姥姥把布包放在桌上,打开布包,拿出香和黄纸,又从兜里掏出个打火机,点燃了三炷香,插在炕前的一个土坯上。

香燃着,冒出的烟比在我家的时候更浓,而且那股淡淡的腥味也更重了,我忍不住皱了皱鼻子,往姥姥身边又靠了靠。

姥姥拿起黄纸,用桃木剑在黄纸上划了几下,然后把黄纸放在煤油灯上点燃,黄纸很快就烧完了,留下一堆黑色的纸灰。

就在黄纸烧完的那一刻,屋里的温度突然降了下来,煤油灯的火苗一下子变小了,变成了蓝色,屋里的影子也开始疯狂地晃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穿梭。

我吓得闭上了眼睛,死死攥着姥姥的衣角,心里“砰砰”跳得快要蹦出来了。

“出来吧,别躲着了。”姥姥的声音突然变得很严厉,比刚才在我家的时候还要严肃,“你占了人家的地方,还缠着孩子,真当我治不了你?”

屋里静得可怕,只有煤油灯“滋滋”的燃烧声。过了一会儿,炕边的影子突然动了起来,慢慢聚成了一个模糊的人形,看起来很高很瘦,没有脸,只有一个黑乎乎的轮廓,在地上飘来飘去。

那个女人吓得尖叫起来,抱着孩子缩在炕角,男人也吓得脸色苍白,往后退了几步,撞到了身后的桌子,桌子上的煤油灯晃了一下,差点掉在地上。

我闭着眼睛,不敢看,可还是能感觉到那个影子在靠近,一股寒意从脚底板往上窜,冻得我牙齿都开始打颤。

姥姥突然举起桃木剑,对着那个影子比划了几下,嘴里又开始念叨起来,还是那种奇怪的调子,随着姥姥的念叨,桃木剑上的铜铃铛“叮铃铃”地响了起来,声音很响,震得我耳朵有点疼。

那个影子像是很害怕,开始往后退,速度越来越快,最后退到墙角,突然就消失了,只留下一股浓浓的腥味。

姥姥没有停下,继续念叨着,又拿起一张黄纸,点燃后扔向墙角,黄纸烧完,墙角传来一声凄厉的尖叫,不是人的声音,像是猫被踩了尾巴似的,听得我浑身发麻。

尖叫过后,屋里的温度慢慢回升,煤油灯的火苗也恢复了正常的黄色,墙上的影子也不再晃动了。

姥姥收起桃木剑,松了口气,对那对夫妻说:“好了,它已经被我赶走了,以后不会再来缠孩子了。

不过这房子太久没人住,阴气重,你们最好还是别在这儿住了。”

女人赶紧从炕上下来,对着姥姥连连道谢,眼泪又掉了下来,不过这次是高兴的眼泪。

男人也走过来,又要给姥姥钱,姥姥还是推辞了,说已经收过了。

姥姥看了一眼窗外,外面已经彻底黑了,只有几颗星星挂在天上,“天不早了,我们得找个地方住下,明天再回去。”

男人赶紧说:“刘姨,你们别找地方了,就住这儿吧,虽然房子旧了点,但是能遮风挡雨。”

姥姥想了想,点了点头,说:“行,那麻烦你了。”

男人和女人赶紧收拾了一下炕,给我们铺了些干草,又拿了床旧被子。

我躺在干草上,盖着旧被子,虽然被子有点霉味,但是很暖和。

姥姥坐在我旁边,给我讲着她以前看事的经历,不过都是些不怎么吓人的,怕我害怕。

我听着听着,就觉得眼皮越来越沉,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在梦里,我梦见了那个没有脸的影子,它一直跟着我,我跑啊跑,却怎么也跑不掉,最后姥姥拿着桃木剑出现,把它赶走了,我扑进姥姥怀里,哭得很伤心。

第二天早上,我是被鸡叫声吵醒的。睁开眼睛,看见姥姥已经起来了,正在院子里收拾东西。

那个女人做好了早饭,是玉米粥和咸菜,虽然简单,但是很香。

我喝了两碗玉米粥,感觉浑身都有力气了。

吃完早饭,我们就准备回去了。男人还是用拖拉机送我们,一路上,我靠在姥姥身边,看着路边的风景,心里想着昨天晚上的事,虽然很害怕,但是也觉得很刺激。

回到家的时候,姥爷已经在院门口等着了,看见我们回来,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扑进姥爷怀里,跟他讲着昨天的经历,不过把吓人的地方都改了改,怕他担心。

从那以后,我就经常跟着姥姥去看事,虽然有时候会遇到很吓人的东西,但是有姥姥在,我一点也不害怕。

我知道,姥姥会一直保护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