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75章 系统新功能:技术推演

初夏的阳光透过新车间的天窗,在轧机光滑的辊面上投下跳跃的光斑。林建军蹲在操作台旁,手里捏着一块磨损严重的轧辊样品,眉头紧锁——这是新车间试生产的第三批报废轧辊,平均使用寿命仅为设计标准的60%,严重拖慢了高压锅炉管的生产进度。

“林科长,苏联专家说,这是材质问题,建议从莫斯科进口特种钢材。”技术员小张拿着检测报告,语气里带着无奈,“可进口手续太复杂,至少得等三个月,咱们的工期耽误不起啊。”

林建军摩挲着轧辊表面的裂纹,指尖能感受到金属疲劳的粗糙质感。这三个月来,他带领团队攻克了成型工艺、冷却系统等多个难关,却卡在了最基础的轧辊材质上,就像百米冲刺时被一块小石头绊倒,说不出的憋屈。

【叮!】

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的提示音,比往常多了一丝机械的流畅感:

【检测到宿主持续遭遇技术瓶颈,符合“系统升级”触发条件。】

【正在进行功能优化……优化完成!】

【新功能解锁:技术推演——基于现有技术参数与材料数据,模拟最优解决方案,可大幅缩短研发周期。】

【功能说明:输入核心需求(如“提升效率”“增强强度”),系统将调用内置数据库(含国内外公开技术文献、工业实践案例),生成3套以上可行性方案,并标注各方案的优劣势及实施成本。】

林建军的心跳骤然加速,像发现了新大陆般激动。他立刻集中精神,在意识中对系统下达指令:【输入核心需求:提升轧辊使用寿命至设计标准的120%,同时降低材料成本。】

【技术推演启动……正在调用数据库(金属材料手册、轧机设计规范、苏联冶金工业标准)……】

【方案生成中……10%…50%…90%…】

操作台的显示屏上,数据流飞速滚动,林建军的目光紧紧盯着屏幕,连呼吸都放轻了。小张站在旁边,看着科长突然入定般的神情,不敢出声打扰,只觉得今天的林科长似乎有些不一样——周身仿佛笼罩着一层专注的光晕。

三分钟后,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技术推演完成,生成3套优化方案:】

【方案一:材质改良】

?\t核心配方:在现有20crmnti基础上,添加0.15%的钒元素,形成碳钒化合物,细化晶粒。

?\t热处理工艺:920c淬火 200c低温回火,保温时间延长至4小时。

?\t预期效果:使用寿命提升至130%,材料成本增加8%。

【方案二:表面处理优化】

?\t工艺改进:采用“渗碳 氮化”复合处理,表面硬度提升至hRc65。

?\t设备需求:需新增离子氮化炉(预算5万元)。

?\t预期效果:使用寿命提升至150%,初期投入较高,长期成本更低。

【方案三:结构设计调整】

?\t创新点:将实心轧辊改为“中空通水”结构,内置冷却通道,减少热疲劳。

?\t风险提示:需重新设计辊体强度参数,可能影响轧制精度。

?\t预期效果:使用寿命提升至110%,成本降低5%,适合应急生产。

林建军的眼睛越来越亮,手指在方案一的“钒元素”字样上重重一点。这个方案不需要新增设备,成本增加幅度可控,且厂里的化验室就能完成成分调配,完全符合当前的生产需求。更重要的是,添加钒元素的思路,与他之前在系统奖励的《金属塑性变形规律》中看到的“微合金化”理论不谋而合,可行性极高。

“小张,立刻通知化验室,准备20crmnti的基础配方,按这个比例添加钒元素,做三组样品实验。”林建军将方案参数写在纸上,字迹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告诉王师傅,热处理时间按4小时算,低温回火温度严格控制在200c。”

“是!”小张接过纸条,看到上面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成分数据,眼睛瞪得溜圆——林科长这是凭空想出解决方案了?刚才还愁眉不展呢!

林建军没解释。他走到窗边,看着车间里忙碌的工人,心里对系统的新功能充满了惊叹。“技术推演”不仅能整合现有数据,还能预判风险和成本,相当于拥有了一个便携式的“超级技术大脑”,这在缺乏先进计算设备的1954年,简直是跨越式的优势。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应用“技术推演”功能,触发“创新”效果。】

【效果解析:该功能可缩短技术研发周期30%-50%,提升方案可行性评估准确率至90%以上。】

【临时奖励:“钒铁冶炼简易工艺”——可利用厂里的废旧钢铁,自制含钒合金,进一步降低材料成本。】

一股新的信息流涌入脑海,详细记录着如何从含钒废催化剂中提取钒元素,步骤简单到只需一个坩埚和温度计。林建军忍不住嘴角上扬——这样一来,连外购钒铁的成本都能省下来,完美解决了“成本增加8%”的小瑕疵。

下午三点,苏联专家瓦西里带着翻译走进车间,看到林建军在指导工人调配合金样品,好奇地凑了过来。当他看到配方单上的“0.15%钒”时,蓝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林,这个比例很精确,你是怎么确定的?我们莫斯科的实验室,也是经过二十次实验才找到最佳值。”

“是基于之前的微合金化研究,结合现场的磨损数据推算出来的。”林建军没有暴露系统,只把功劳归于团队协作,“瓦西里教授,您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吗?”

瓦西里拿起样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金相结构,又用硬度计测了几个点,突然用力拍了拍林建军的肩膀:“天才的简化!林,你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添加钒元素控制晶粒长大,比我们的方案更适合你们的设备条件!如果实验成功,我建议你写一篇论文,投给《钢铁》杂志!”

得到权威专家的认可,周围的工人爆发出一阵欢呼。小张激动地说:“我就知道林科长能行!这下不用等进口钢材了!”

林建军笑着摆摆手,心里却在盘算下一步——方案一成功后,立刻启动方案二的设备申请。离子氮化炉虽然初期投入高,但长远来看,对提升全厂的热处理水平至关重要,正好可以用系统奖励的“厂级技术审批权限”推进。

傍晚回到四合院,林建军刚把自行车停稳,就看到阎埠贵蹲在门口的石墩上,手里拿着个小本子,正对着夕阳记录着什么。看到他,老头像只灵活的泥鳅,瞬间滑到跟前,脸上堆着精明的笑。

“建军啊,今天厂里是不是有好消息?我听胡同口修车的老王说,你们车间解决了大难题,苏联专家都夸你了?”阎埠贵的眼睛像算盘珠子,滴溜溜地转,“这可是大好事,要不要请院里街坊吃顿便饭,热闹热闹?”

林建军心里清楚,阎埠贵这是想打探消息,顺便蹭顿饭。他从车筐里拿出一小袋刚买的水果糖,塞给凑过来的阎解成:“厂里的事,按规定不能乱说。这糖给孩子吃,我还有事,先回了。”

阎埠贵捏着儿子手里的糖袋,掂量着分量,算盘珠子在心里打得噼啪响——这小子越来越沉得住气了,不过看这出手,显然是真解决了难题,以后跟他打交道,得更谨慎些。

刚进耳房,就听到中院传来傻柱的声音,带着几分讨好:“建军,下班啦?食堂今天做了红烧肉,我给你留了一碗。”

林建军走到门口,看到傻柱端着个搪瓷碗,站在院当心,脸上是不自然的笑容。自从上次被取消技术科的伙食供应后,傻柱收敛了不少,偶尔还会主动示好,只是那点别扭的自尊心,让他始终放不开。

“谢谢,不用了,厂里发了福利。”林建军指了指车筐里的白面馒头,“你留着给大娘吃吧。”

傻柱的脸僵了一下,随即挠挠头,嘿嘿笑了两声:“也是,你现在是大人物了,不稀罕我这红烧肉。那……我先回了?”

“嗯。”林建军点点头,看着他转身的背影,心里微微触动。傻柱虽然有“酸葡萄心理”,但本性不算坏,这次的教训,或许能让他真正明白“实力”二字的分量。

【叮!检测到“技术推演”功能产生外部影响(傻柱态度转变),触发“隐性威信”效果。】

【奖励:“阎埠贵的信息过滤指南”——识别其情报中的有效信息;科技报国积分 50。】

林建军关上门,将院里的琐碎关在门外。他从保险柜里取出新到的《苏联轧钢设备手册》,翻到“热处理设备”章节,用红笔圈出离子氮化炉的技术参数。系统面板上,“科技报国积分”已经累积到4200分,足够兑换一次“技术推演”的深度分析。

窗外的月光透过双层玻璃,照亮了桌上的轧辊样品。这块曾经让他头疼的废铁,此刻在他眼里,却像是一块蕴藏着无限可能的璞玉。他知道,“技术推演”功能的解锁,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难题,更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技术领域的大门。

从无缝钢管到高压锅炉管,从轧辊材质到热处理工艺,每一步突破都在为国家的工业化添砖加瓦。而四合院里的那些算计和纷扰,在这些实实在在的技术进步面前,显得越来越微不足道。

林建军合上手册,指尖在“技术推演”的虚拟按钮上轻轻一点。下一个目标:优化坦克履带板的耐磨性,争取拿下军工订单的长期供货资格。系统的数据流在意识中缓缓展开,像一条奔腾的河流,带着他驶向更广阔的技术海洋。

夜渐深,耳房的灯光亮到了后半夜。窗纸上,林建军伏案工作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与桌上的轧辊样品、图纸、手册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属于1954年中国技术者的独特剪影——在时代的浪潮中,以知识为舟,以实干为桨,向着强国的彼岸,稳步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