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59章 四合院的“规矩”

春节后的北平,残雪还没化尽,空气里带着料峭的寒意。林建军踩着湿漉漉的青砖路,从厂里回到四合院,手里拿着一卷红纸和一瓶浆糊——这是他特意准备的,要在中院的公告栏贴一张“规矩”。

自从拒绝聋老太太的“细粮要求”后,四合院里安生了不少,但林建军知道,这只是暂时的。院里的人就像一群围着蜂蜜的苍蝇,只要他露出一点破绽,就会一拥而上,所以必须把边界划得清清楚楚,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底线。

公告栏在中院老槐树底下,是块掉了漆的木板,平时贴着街道通知和水电费催缴单。林建军走到跟前,先用抹布把木板擦干净,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写好的“规矩”贴了上去。

红纸黑字,格外醒目:

本人林建军,现立以下规矩,望邻里周知:

1.\t作息规律,晚9点后谢绝任何形式拜访,特殊情况请联系街道办;

2.\t私人财物(含煤、水、电、粮票、现金等)概不外借,敬请自重;

3.\t邻里纠纷请优先联系街道办调解,本人不参与任何院内“私了”;

4.\t本人房屋及附属区域(含门前走廊、窗下空地)为私人空间,请勿随意占用。

立此为据,恳请遵守。

1954年2月15日

字迹是林建军用毛笔写的,笔锋刚劲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他后退两步,满意地点点头,这张纸就像一道无形的墙,把他的生活和四合院的鸡毛蒜皮隔离开来。

“哟,这是啥?”阎埠贵第一个凑过来,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地念,念完眼睛瞪得溜圆,“建军啊,你这是……立规矩?”

“算是吧。”林建军语气平淡,“省得以后麻烦,先说清楚好。”

“这……这不太好吧?”阎埠贵搓着手,算盘打得噼啪响,“都是街坊,低头不见抬头见,立这么多规矩,显得多生分……”

“三大爷,生分总比闹矛盾强。”林建军看着他,“以前总有人半夜来借东西,我休息不好,影响第二天上班;还有人往我窗下堆杂物,差点把水管堵了。立规矩不是针对谁,是为了大家都方便。”

正说着,院里的人陆续围了过来。傻柱刚从食堂回来,手里端着个空饭盒,看完规矩咧嘴一笑:“我看行!早就该这样了!有些人就是不自觉,总惦记着别人的东西。”

秦淮茹抱着棒梗站在人群外,脸色有些复杂。这规矩明摆着是针对谁,她心里清楚,以后想再借东西是难了,但看着林建军坚定的眼神,她没敢说什么,只是拉着棒梗往后退了退。

贾张氏是最后出来的,穿着件打补丁的棉袄,叉着腰,三角眼在红纸上扫了一圈,立刻炸了毛:“哼,当了个破技术员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还立规矩?我看你是想当土皇帝!这院子是公家的,轮得到你指手画脚?”

“贾大妈,这是我个人的规矩,没干涉别人。”林建军看着她,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你要是觉得不合理,可以找街道办反映,看他们说该不该立。”

提到街道办,贾张氏的气焰顿时矮了半截。上次“军功碰瓷”被街道主任批评的事,她还记着呢,哪敢再去找不痛快?但心里又咽不下这口气,只能站在原地,嘴里不干不净地念叨:“迟早要遭报应……”

“都围在这儿干啥?”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易中海背着手从屋里走出来,看到公告栏上的红纸,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建军,这是你贴的?”

“是,一大爷。”林建军点点头。

“胡闹!”易中海沉下脸,语气带着长辈的训斥,“四合院讲究的是和睦相处,互相帮衬,你立这么多规矩,不是把邻里关系搞僵吗?赶紧撕了!”

他说着就要伸手去揭,却被林建军拦住了。

“一大爷,这规矩不能撕。”林建军的语气很坚定,“我不是不和睦,是想和睦得有边界。以前院里为啥总吵架?就是因为没规矩,你占我点便宜,我捞你点好处,时间长了就成了仇。我立这些,是想把丑话说在前面,省得以后撕破脸。”

“你这叫什么话!”易中海提高了声音,“谁家没个难处?借点东西怎么了?半夜急事敲个门怎么了?按你的规矩,邻里情分都没了!”

“情分不是靠占便宜维持的。”林建军直视着他,“真有急事,我能不帮吗?但不能总拿‘急事’当借口。就说贾大妈,上个月借了傻柱三斤粮票,到现在没还;三大爷,您去年借我的煤油灯,回来时灯芯都烧没了。这不是情分,是欺负人。”

这话堵得易中海哑口无言。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周围邻居的窃窃私语打断了——不少人都在点头,显然觉得林建军说得有道理。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林建军脑海里响起:

【检测到宿主主动确立“私人边界”,触发“规则建立”事件。】

【事件意义:通过公开化、书面化的方式明确底线,减少后续纠纷,提升自身在四合院的话语权。】

【人物反应分析:易中海(权威受挑战,不满)、阎埠贵(算计受阻,忌惮)、傻柱(支持,减少麻烦)、秦淮茹(利益受损,无奈)、贾张氏(敌视,不敢发作)。】

“再说了,这规矩不是我瞎立的。”林建军拿出一张纸条,递给易中海,“街道办李主任看过,说‘邻里之间立规矩是好事,符合文明公约’,还让我贴出来,给院里做个榜样。”

易中海接过纸条,上面果然有街道办的盖章,写着“同意公示,支持文明邻里建设”。他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像是被人打了一巴掌,捏着纸条的手都在抖——他没想到林建军竟然把街道办搬出来了。

周围的邻居们也看到了盖章,议论声顿时变了调:

“哟,街道都同意了,那肯定没问题。”

“还是林技术员懂规矩,按章办事。”

“我看挺好,省得总有人耍赖。”

易中海骑虎难下,揭也不是,不揭也不是,僵在原地,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他没想到林建军这么不给他面子,当着全院人的面让他下不来台,心里又气又急,却偏偏挑不出错处——人家有街道办撑腰,说得又在理。

“既然……既然街道同意了,那就先贴着吧。”易中海憋了半天,才挤出这么一句,语气生硬,转身就往屋里走,连头都没回。

看着他狼狈的背影,林建军心里没什么波澜。他知道,这是必须走的一步,易中海的“和稀泥”看似公平,实则总在维护那些占便宜的人,不打破他的权威,自己永远不得安宁。

贾张氏见易中海都没辙,也不敢再骂,悻悻地哼了一声,转身回了后院,嘴里嘟囔着“迟早要遭报应”,声音却小得像蚊子叫。

阎埠贵凑上来,脸上堆着精明的笑:“还是建军有办法,连街道都能说通。其实我觉得这规矩挺好,明明白白,省得瞎猜。”

林建军笑了笑,没接话。他知道阎埠贵打的什么主意——只要不影响他算计别人,立不立规矩他都无所谓。

傻柱走过来,拍着林建军的肩膀,笑得很真诚:“这事办得漂亮!我早就看不惯那些占便宜的了,就是不好意思说。以后谁再敢违反规矩,我第一个不答应!”

“谢了,傻柱哥。”林建军心里暖暖的,傻柱虽然有时候拎不清,但关键时刻还是靠谱的。

【叮!】

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

【检测到宿主成功确立“四合院规矩”,获得街道支持及多数邻居认可,完成“边界固化”任务!】

【任务评价:优秀。】

【奖励发放:“街道办调解流程详解”(含纠纷处理优先级);“四合院声望值 150”(中立邻居对你的认可度提升);“科技报国积分 80”。】

林建军看着公告栏上的红纸,在寒风中微微颤动,却异常醒目。他知道,这张纸挡不住所有麻烦,但至少能过滤掉大部分无理取闹,让他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军工订单的第二批生产已经开始,厂里准备上一条新的精密钢管生产线,他是技术负责人,忙得脚不沾地。

果然,接下来的日子里,四合院里清静了不少。没人再半夜来敲门借东西,窗下的空地也没人堆杂物了,连贾张氏见了他,都只是翻个白眼,不敢再指名道姓地骂。

有一次,阎埠贵的小儿子阎解放偷偷拿了林建军门口的煤球,被阎埠贵发现,硬是拎着孩子给送了回来,还罚他抄了三遍“规矩”,嘴里不停道歉:“都是我没教好,给你添麻烦了……”

林建军没计较,只是说:“小孩子不懂事,下次注意就行。”他知道,阎埠贵不是怕他,是怕这事儿闹到街道,影响他当小学教员的名声。

还有一次,秦淮茹家的水管坏了,贾东旭不在家,她想让傻柱去叫林建军帮忙修,被傻柱一句话怼回去:“没看人家规矩上写着‘私人财物概不外借’?修水管找房管所,别总惦记着麻烦别人。”

秦淮茹愣了半天,最终还是找了房管所的人,花了五毛钱修理费,虽然肉痛,但也没敢再找林建军。

易中海再也没提过撕规矩的事,见了林建军只是点点头,客气却疏远。林建军知道,他心里肯定不舒服,但也没办法——规矩立在那儿,还有街道撑腰,他挑不出错处。

这天晚上,林建军加班到很晚才回院,路过中院时,看到公告栏前站着个人,借着月光在看那张“规矩”,是傻柱。

“还没睡?”林建军走过去。

“刚从食堂回来。”傻柱笑了笑,“看这规矩挺好,院里最近安生多了,没人吵架,也没人偷东西了。”

“那就好。”林建军点点头。

“建军,我问你个事。”傻柱犹豫了一下,“你说……我要是也立个规矩,不让秦淮茹总找我借东西,行不?”

林建军有些意外,随即笑了:“当然行,规矩这东西,谁都能立,关键是自己要守住。”

傻柱沉默了一会儿,重重地点点头:“嗯,我也立一个!省得总被她拖着,我妈都说我傻。”

看着傻柱坚定的背影,林建军心里挺欣慰。他立规矩,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是想让院里那些被欺负的人看看,守住底线其实没那么难。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寂静的夜里响起:

【检测到“四合院规矩”产生积极影响(傻柱受启发),触发“正向辐射”效果。】

【奖励:“人际边界维护技巧”;“傻柱的信任(高级)”;“科技报国积分 30”。】

林建军回到自己的耳房,看着扩建后宽敞了不少的屋子,书架上的图纸整齐排列,工具分门别类放好,心里一片平静。这15平米的空间,虽然不大,却被他打造成了一个坚固的堡垒,隔绝了四合院的纷争,让他能安心钻研技术。

窗外的月光透过双层玻璃照进来,落在公告栏的红纸上,像一层薄薄的银霜。林建军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四合院的矛盾根源没解决,迟早还会爆发。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有了这些规矩,有了街道的支持,再有什么纠纷,他都能理直气壮地应对。

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思早已不在这小小的院子里。新的精密钢管生产线图纸已经画好,下周就要提交厂长审批;系统奖励的“1954年国家重点工业项目名录”里,有几个项目他很感兴趣,正在研究如何参与;小雅的功课越来越好,已经能背完整本算术课本了。

这些,才是他真正在意的事。四合院的规矩,不过是他为了守护这些事而筑起的一道围墙,墙内是他的理想和生活,墙外是那些鸡毛蒜皮的纷争,泾渭分明,互不相扰。

夜渐渐深了,四合院里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老槐树的叶子,发出轻微的声响。林建军趴在绘图桌上,修改着精密钢管的工艺参数,笔尖划过图纸,留下清晰的线条,像在描绘一个清晰而坚定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