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57章 无缝钢管量产,军工订单

腊月的北风卷着雪沫子,狠狠抽在红星轧钢厂的铁皮屋顶上,发出“哗啦啦”的声响。但车间里却热气腾腾,机器的轰鸣声盖过了风雪声,工人们穿着单薄的工装,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正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设备——无缝钢管的量产终于开始了。

林建军站在生产线的关键位置,手里拿着温度计,紧盯加热炉的温度变化。经过半个月的调试,设备终于磨合到位,系统奖励的“无缝钢管生产工艺优化指南”帮他解决了最后几个难题:轧制速度提升到每分钟15米,废品率控制在5%以内,完全达到了量产标准。

“温度1050c,稳定!”

“轧制压力800mpa,正常!”

“张力6kN,没问题!”

各岗位的工人依次报出参数,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第一根量产的无缝钢管从轧机里出来时,车间里爆发出一阵欢呼,连平时严肃的张科长都忍不住咧开了嘴,眼角泛起了泪花。

“不容易啊……”张科长拍着林建军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咱们厂盼这一天,盼了多少年了!”

林建军心里也涌起一股热流。从最初的试制失败,到攻克壁厚不均的难题,再到现在实现量产,这一路走来,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他看着那些光亮的钢管整齐地堆放在一起,像列队的士兵,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

【检测到宿主成功推动无缝钢管量产,完成“工业化突破”里程碑任务!】

【任务评价:优秀。】

【奖励发放:“无缝钢管量产质量控制手册”;“高速钢刀具使用寿命延长方案”;“科技报国积分 500”。】

这份奖励来得正是时候。质量控制手册能确保量产的稳定性,刀具方案则能降低生产成本,林建军连忙把手册交给质检组长,让他组织工人学习。

量产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市工业局,局长亲自带队来视察,看到流水线源源不断产出的无缝钢管,激动地对刘厂长说:“老刘,你们立大功了!这不仅是你们厂的胜利,更是咱们市工业的突破!我已经向省里汇报了,争取把你们的经验在全省推广!”

刘厂长笑得合不拢嘴,拉着林建军的手介绍:“这都是小林的功劳,年轻人有冲劲,技术硬,是咱们厂的宝贝!”

局长拍了拍林建军的肩膀:“好小子,年轻有为!好好干,国家需要你这样的技术人才!”

林建军刚想谦虚几句,就见厂办的干事急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红色的文件袋,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厂长!林技术员!军……军工部的订单!”

“什么?!”刘厂长一把抢过文件袋,手抖得差点把袋子掉在地上。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工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份文件上——军工订单,对他们这样的地方轧钢厂来说,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荣耀。

文件袋里是一份正式的采购合同:订购500根直径57毫米的无缝钢管,用于迫击炮炮管试制,要求精度误差不超过0.1毫米,硬度达到hb200,一个月内交货。落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盖着鲜红的公章。

“真……真的是军工订单!”刘厂长的声音都在发颤,他从军械厂退休,比谁都清楚这份订单的分量,“这是要用来造炮啊!”

车间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工人们激动地互相拥抱,有人甚至流下了眼泪。他们这辈子都在轧普通钢材,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轧出的钢管能用来造武器,保卫国家。

林建军接过合同,手指抚过“军械部”三个字,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责任感。在朝鲜战场,他见过太多因装备落后而牺牲的战友,现在,他亲手轧出的钢管能变成保家卫国的武器,这比任何荣誉都让他自豪。

【叮!】

系统的提示音庄严响起:

【检测到宿主团队获得“军工订单”,完成“科技报国”关键里程碑任务!】

【任务意义:标志着国产无缝钢管进入军工领域,填补技术空白,为国防工业提供支撑。】

【任务奖励:“军工级无缝钢管生产核心参数”;“军械部技术对接渠道”;“科技报国积分 1000”;“国家级技术人才库提名资格”。】

一股更精密的参数信息流涌入脑海:军工级钢管的加热时间需延长至15分钟(确保奥氏体均匀化),轧制压力分段控制(前段750mpa,后段850mpa),冷却采用“水-空交替”方式(避免应力集中)……这些参数比民用标准严苛数倍,却让林建军心里更有底了。

“同志们!”林建军举起合同,声音透过轰鸣的机器,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军工订单是荣誉,更是责任!咱们要拿出十二分的精神,确保每一根钢管都合格,绝不能给国家丢脸!”

“保证完成任务!”工人们齐声喊道,声音震得车间顶上的灰尘都簌簌往下掉。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整个北平工业系统。市报的记者特意来采访,写了一篇《红星轧钢厂攻克无缝钢管技术难关,产品将用于国防建设》的报道,还配了一**建军在车间指导生产的照片。

林建军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市级媒体上,被列入“军工配套先进个人”候选名单。厂里专门给他开了庆功会,刘厂长在会上宣布:“给试制小组每人记三等功一次,林建军同志记二等功,奖金翻倍!”

四合院也被这消息搅动了。贾张氏站在中院里,望着林建军紧闭的屋门,三角眼瞪得溜圆,嘴里不干不净地念叨:“哼,真是走了狗屎运!轧根破钢管还能上报纸,我看是走了后门!”

“妈,你少说两句吧。”秦淮茹拉着她,脸上带着焦虑,“人家现在是军工项目负责人,跟以前不一样了,别再惹祸。”

“我惹祸?”贾张氏甩开她的手,“我看你是被他迷昏了头!忘了他怎么拒咱们于千里之外的?现在发达了,更不会搭理咱们了!”

阎埠贵拿着那张市报,翻来覆去地看,算盘珠子在心里打得噼啪响。他拉着阎解成,语重心长地说:“看到没?跟着林师傅好好学,将来能参与军工项目,那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

傻柱从食堂打了肉菜回来,路过中院,听到贾张氏的抱怨,忍不住怼了一句:“人家凭本事挣来的荣誉,你有本事也上报纸啊?整天瞎念叨,不嫌寒碜!”

“你个傻厨子懂个屁!”贾张氏跳起来就要骂,被秦淮茹死死拉住。

林建军对院里的争吵充耳不闻。他下班后直接回了厂宿舍,那里更安静,能专心研究军工级参数。偶尔回四合院拿东西,也只是匆匆来去,对贾张氏的冷嘲热讽、阎埠贵的套近乎都一概不理。

这天晚上,他刚从宿舍回院取图纸,就被易中海拦住了。一大爷手里拿着个布包,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建军啊,听说你得了军工订单,叔给你道喜了。这是我攒的几斤细粮,给你补补身子,熬夜画图伤神。”

林建军看着那布包,心里清楚易中海的用意——无非是想借“道喜”拉近关系,将来好在军工项目上沾点光,甚至把傻柱塞进来。他摇了摇头,语气平静:“谢谢您一大爷,厂里发了补助,细粮不缺。您留着自己吃吧,天冷,注意身体。”

拒绝得干脆又不失礼貌,让易中海伸出去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笑容有些挂不住。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林建军接下来的话堵了回去:“我得赶紧回宿舍,军工订单催得紧,图纸还没改完。”

看着林建军匆匆离去的背影,易中海叹了口气,捏紧了手里的布包。他突然意识到,这个年轻人早已不是他能拿捏的了,他的世界早已超出了四合院的方寸之地,奔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车间里的灯火亮到后半夜。林建军趴在绘图桌上,修改着军工级钢管的工艺图纸,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清晰的线条。窗外的风雪还在呼啸,但他心里却一片火热。

系统空间里,“军工级无缝钢管生产核心参数”闪烁着微光,旁边的“科技报国积分”已经累积到2800分,足够解锁更高级的技术蓝图了。林建军知道,这只是开始,迫击炮炮管只是第一步,将来,他要造出更精密的钢管,用于坦克炮、高射炮,用于国家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腊月二十这天,第一批100根军工级无缝钢管下线,经军械部专家检测,合格率100%,精度甚至超过了苏联进口的同类产品。专家在反馈单上写道:“红星轧钢厂的产品质量过硬,为我**械国产化提供了可靠保障,建议扩大合作规模。”

刘厂长拿着反馈单,激动地给林建军鞠了一躬:“小林,我代表全厂谢谢你!你不仅为咱们厂挣了光,更为国家争了气!”

林建军看着那些即将送往军械厂的钢管,它们被整齐地装在木箱里,像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他想起了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想起了赵大勇临别时说的“等你造出好武器”,眼眶微微发热。

【叮!】

系统的提示音带着欣慰响起:

【检测到首批发货完成,“军工订单”任务阶段性达成。】

【奖励:“1954年国家重点工业项目名录(部分)”;“苏联专家技术交流会入场券”;“体质强化液(中级)”。】

林建军握紧拳头,望着车间外初升的朝阳。风雪已经停了,阳光穿过云层,给冰冷的钢管镀上了一层金色。他知道,属于他的“科技报国”之路,才刚刚走过最坚实的第一步,更艰巨的挑战、更光荣的使命,还在前方等着他。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