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396章 智能手机时代的“弯道超车”

2009年的初春,深圳电子展的展厅里弥漫着一股焦灼的气息。“建军科技”的展台前,功能机样机还在循环播放着“超长待机30天”的广告,而隔壁苹果展台前,体验iphone的人群已经排起了长队,指尖在触摸屏上滑动的沙沙声,像一阵细密的雨,敲打着每个传统手机厂商的神经。

林卫国站在展台角落,手里捏着一部刚买到的iphone 3GS,屏幕上的多点触控流畅得让人心惊。他想起三天前乔布斯在发布会上说的话:“手机不应该只是打电话的工具,它应该是口袋里的电脑。”这句话像根针,刺破了他心里最后一丝侥幸。

“林总,咱们的功能机订单这个月又降了20%。”手机事业部的老周递过来一份报表,声音里带着沮丧,“经销商说,消费者现在只认智能手机,咱们的翻盖机、滑盖机根本卖不动。”

林卫国翻开报表,目光在“库存积压50万台”的数字上停留了很久。这是“建军科技”进入手机领域的第八年,靠着扎实的功能机质量,他们曾占据国内15%的市场份额,可现在,智能手机的浪潮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而来。

回北京的飞机上,林卫国把自己关在头等舱休息室,反复拆解那部iphone。主板上的芯片、触摸屏的排线、电池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在告诉他:这不是手机的升级,是时代的迭代。他给林建军打了个电话,语气沉重:“爸,可能要下狠心了。”

林建军正在合肥考察晓阳的AI实验室,背景里传来设备运行的低鸣:“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系统上周签到‘工信部电子司’,给了份‘快充技术专利包’,包含电荷泵架构、电池材料配方,能实现‘10分钟充电50%’,安全性还比国际标准高3倍。”

【叮!】

系统的提示音带着技术突破的锐利:【检测到“产业迭代关键节点”,符合“弯道超车”战略需求。】

【奖励“全场景快充技术方案”:包含65w有线快充、40w无线快充、低温充电保护算法,可解决智能手机续航痛点,形成技术壁垒。】

林建军把方案里的核心参数念给儿子听:“用铌酸锂替代传统石墨负极,电池循环寿命能到1200次;电荷泵采用氮化镓材料,转换效率98%,充电时不发烫。这技术,能让咱们在智能手机时代撕开一道口子。”

“爸,您的意思是……”

“砍功能机,all in智能手机。”林建军的声音斩钉截铁,“当年咱们从量具转做半导体,不也是破釜沉舟?现在机会来了,就不能犹豫。”

一周后的董事会上,林卫国抛出了“砍掉所有功能机业务,聚焦智能手机”的方案,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分管生产的副总拍着桌子反对:“林总,50万台库存怎么办?生产线改造要花8亿,万一失败了……”

“失败了我担着。”林卫国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建军智联”系列智能手机的设计图,最显眼的位置标注着“65w超级快充”,“但不转型,就是等死。”他点开系统奖励的快充测试视频:一部耗尽电量的原型机,插上充电器后,屏幕上的电量百分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跳动,10分钟显示52%,30分钟完全充满。

“这不可能!”老周瞪大了眼睛,“现在行业最快的充电速度也就10w,充一次要两小时,你们这是……”

“这是我们的秘密武器。”林卫国的目光扫过全场,“智能手机的痛点是什么?续航。我们就用快充解决它。别人的手机需要睡前充电,咱们的手机,喝杯咖啡的时间就能满血复活。”

研发中心的攻坚战就此打响。林晓阳带着AI团队从合肥赶来,用神经网络优化充电曲线——当电池电量低于20%时,以65w最大功率快充;超过80%时,自动降至10w涓流充电,既保证速度,又保护电池寿命。“就像给热水瓶灌水,快满的时候要放慢速度,不然会溢出来。”晓阳给工程师们打比方。

最棘手的是电池安全性。传统锂电池在高功率充电时容易发热鼓包,林卫国团队按照系统方案,在电池内部加入一层陶瓷隔膜,即使穿刺短路也不会起火。测试那天,林建军亲自盯着:工程师用钉子刺穿正在快充的电池,只听“滋”的一声,电池微微发热,却没有爆炸,更没有明火。

“成了!”实验室里爆发出欢呼,林建军抹了把汗,想起1989年测试光刻胶时的紧张,那种手心冒汗的感觉,时隔二十年依旧熟悉。

2010年5月,“建军智联1号”发布会在北京水立方举行。当林卫国拿着手机,当众演示“10分钟充电50%”时,台下的媒体记者们瞬间沸腾。“这是魔术吗?”《科技日报》的记者忍不住站起来提问,得到的回答是:“不,是技术。”

发布会后,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首销当日,线上线下合计卖出30万台,创了国产手机的销售纪录。用户评价里,“快充太香了”“再也不用担心手机没电”的留言刷屏,甚至有出租车司机专门买了一部,说“趁乘客下车的功夫充会儿电,一天都够用”。

苹果中国区的负责人带着团队来“取经”,看到“建军智联”的充电模块时,忍不住感叹:“我们的工程师认为这是物理极限,你们怎么做到的?”

林卫国笑着递过专利证书:“我们有128项快充相关专利,从充电器到电池,从算法到材料,形成了完整的保护圈。就像我父亲说的,‘技术壁垒不是一天建成的,但建成了,就是护城河’。”

年底的财报显示,“建军科技”智能手机业务营收突破80亿,市场份额达到20%,仅次于诺基亚和三星,把一众国产厂商甩在了身后。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快充技术成了行业标杆,华为、小米等厂商纷纷上门寻求技术授权,“中国快充”成了继“中国高铁”之后的又一张科技名片。

庆功宴上,老周端着酒杯,敬了林卫国满满一杯:“林总,当初是我目光短浅了。这弯道超车,咱们真的做到了!”

林卫国把酒一饮而尽,目光投向坐在主位的父亲。林建军正和郑师傅聊着什么,脸上带着欣慰的笑。他突然明白,所谓“弯道超车”,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在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抓住时代的转折点,用差异化优势实现突破——就像当年他们用28纳米芯片突破技术封锁,用钙钛矿电池应对反倾销,核心都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喧闹中响起,带着战略成功的清朗:【“智能手机弯道超车”达成,快充技术成为中国手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符合“技术差异化”战略。】

【奖励“快充生态扩展方案”:包含车载快充、无线充电座、太阳能充电宝等周边技术,构建快充生态链。】

林建军看着方案里的“充电桩 快充手机”联动构想,突然对林卫国说:“下一步,把快充技术用到新能源汽车上。手机能快充,汽车为什么不能?”

林卫国眼睛一亮,这正是他想说的。宴席散后,父子俩站在水立方的广场上,望着夜空中的LEd屏幕,上面正播放着“建军智联”的广告:一个年轻人用手机扫码解锁共享单车,骑到地铁站时,把手机放在站台的快充桩上,等车来的功夫,电量从10%涨到了90%。

“爸,您看,这就是技术改变生活。”

“是啊,但不能停在这。”林建军望着远处的中关村,“智能手机只是一站,前面还有5G、物联网、人工智能……路还长着呢。”

夜风里,仿佛还能听到发布会现场的掌声。林卫国知道,这场“弯道超车”的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就像系统奖励的生态方案,技术的价值从来不是孤立的,它会像水一样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而他们要做的,就是持续挖掘技术的潜力,在每个时代的转折点上,都能稳稳地握住方向盘,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而这,或许就是“建军科技”能从精密仪器厂成长为科技巨头的秘诀——永远保持对技术的敬畏,永远保持对时代的敏感,永远相信:只要敢想敢干,中国企业就能在全球竞争中,跑出属于自己的加速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