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350章 系统阶段总结

1999年的最后一个夜晚,中关村的夜空被跨年的烟火照亮,绚烂的光轨在深蓝的幕布上划出转瞬即逝的图案。建军科技的办公楼上,只有林建军的办公室还亮着灯,窗玻璃映出他伏案的身影,桌上摊着厚厚的一叠报表,从1984年的精密仪器厂初创账目,到1999年的集团财务年报,像一部摊开的历史书。

“爸,还没休息?”林卫国端着杯热茶走进来,身上还带着研发中心的寒气。第三代移动通信芯片的流片刚成功,团队正在楼下的食堂庆祝,跨年的欢呼声隐约可闻,“晓阳刚才打电话来,说他们少年班搞了个AI跨年晚会,他编的程序能自动生成对联。”

林建军抬起头,揉了揉发酸的眼睛,镜片后的目光依旧清亮。他拿起桌上的一张老照片,是1984年在旧厂房前拍的,他和郑师傅、小马等人站在“建军精密仪器厂”的木牌下,身后是锈迹斑斑的机床,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青涩的憧憬。“你看这张照片,那时咱们最大的梦想是月产500把千分尺,现在却在做5G芯片,连孙子都开始搞人工智能了。”

林卫国接过照片,指尖拂过父亲年轻的脸庞。1984年他刚上大学,还记得每次回家,父亲都会兴奋地展示新做出的量具,说“这精度又提高了0.01毫米”。那时的他不懂,这些冰冷的金属零件里,藏着一个父亲对技术的滚烫初心。“时代推着咱们往前走,也多亏了您当年的坚持。”

“不是我一个人的坚持。”林建军摇摇头,目光扫过墙上的荣誉榜——“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863计划突出贡献单位”“中国半导体领军企业”……每一块奖牌背后,都是团队的汗水,是时代的机遇,也少不了那个神秘系统的默默助力。从1977年的高考考点预测,到1999年的AI趋势预判,系统像一位隐形的导师,在每个关键节点都给出恰到好处的指引,却从不过度干预,始终让他自己掌舵。

就在这时,熟悉的提示音在意识深处响起,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清晰、沉稳,带着跨越二十多年的厚重感。

【叮!】

【检测到宿主完成第五阶段核心任务“改革春风,大展宏图”(1977-1999),进入阶段性总结环节。】

【任务完成度评估:90%。】

【关键节点达成情况:】

【1. 科技创业:从精密仪器厂到建军科技集团,完成从0到1的突破,自主技术覆盖量具、半导体、移动通信等领域,达成“填补技术空白”目标。】

【2. 家庭传承:林卫国从留学归国到当选院士,完成技术接力;林晓阳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开启第三代传承,达成“三代接力”目标。】

【3. 时代融入:深度参与改革开放进程,从应对价格双轨制到抵御亚洲金融危机,从参与863计划到企业上市,达成“顺势而为”目标。】

【4. 过往了结:四合院旧人各得其所,恩怨彻底封存,达成“因果闭环”目标。】

林建军静静地听着,过往的画面像电影般在脑海中闪过:1977年林卫国挑灯夜读的灯光,1984年旧厂房里第一台磨床的轰鸣,1989年研发光刻胶时实验室的彻夜通明,1997年香港回归时全厂收看直播的沸腾,1999年林晓阳拿着少年班录取通知书的笑脸……这些碎片拼在一起,就是他这二十多年的人生轨迹。

【未达成项分析:】

【1. 国际市场占有率未达预期(当前12%),需加强全球化布局。】

【2. 基础理论研究投入占比不足(当前8%),需平衡应用与基础研究。】

【3. 家族传承细节待完善(如林晓阳的国情认知需深化)。】

“看来还有不少功课要补。”林建军低声自语。他从不认为系统的评估是最终标准,但这些提示确实点出了问题所在——过于专注国内市场,对基础研究的耐心不足,这些都是企业迈向更高阶段的阻碍。

【阶段奖励发放:】

【1. 核心奖励:《国家科技战略前瞻报告(2000-2020)》】

【内容涵盖:移动通信升级路径(3G到5G)、互联网技术融合机遇、新能源材料突破方向、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建议等,为企业战略布局提供顶层指引。】

信息流如潮水般涌入脑海,林建军眼前瞬间展开一幅清晰的未来图景:2000年代的3G标准之争,2010年代的智能手机浪潮,新能源汽车对半导体的新需求,人工智能在医疗、农业领域的落地场景……这些不是模糊的猜测,而是带着具体数据和时间节点的预判,像一张精准的航海图。

【2. 解锁奖励:“家族传承”终极奖励——“科技家风”凝聚】

【效果:强化家族成员对“科技报国”理念的认同感,提升跨代协作效率,使林氏家族的技术传承形成自驱机制。】

一股温暖的信息流漫过意识,林建军仿佛能感受到这种“家风”的实体化——是他对林卫国说的“技术没有国界,但技术人有祖国”,是林卫国对林晓阳讲的“算法要懂国情”,是三代人共同遵守的“踏实做事,不务虚名”,这些无形的精神财富,此刻被系统赋予了可传承的生命力。

【总结:第五阶段任务超额完成核心目标,宿主从技术骨干成长为科技企业家,家族传承体系初步建成,企业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下一阶段主线任务:“引领未来”(2000- ),具体内容将在新世纪开启后解锁。】

系统提示音消失后,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窗外传来的跨年倒数声:“10,9,8……”

“爸,您怎么了?”林卫国注意到父亲的神情异样,关切地问。

林建军回过神,拿起那份“前瞻报告”的虚拟摘要,递给儿子看——在现实中,它化作了一份打印整齐的文档,标题用加粗的黑体字写着“建军科技2000-2020战略规划”。“你看这个,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专利布局,我们得提前动手,不能再像GSm时代那样跟在别人后面。”

林卫国接过报告,越看越心惊,上面的技术路线图与他和团队的预判高度吻合,却更细致,更具前瞻性。“爸,这是……”

“是咱们未来十年的路。”林建军走到窗前,烟火正好在此时绽放,照亮了他鬓角的白发,却照不熄他眼里的光,“系统刚才做了阶段总结,说咱们完成了90%的任务。剩下的10%,还有下个阶段的‘引领未来’,得靠咱们父子,加上晓阳那代人一起完成。”

他想起系统对“未达成项”的分析,对林卫国说:“明年在德国建个研发中心,把欧洲的通信技术人才挖过来;再拿出营收的15%投基础研究,特别是材料和算法领域,别怕短期看不到回报;晓阳那边,寒假让他去农村待阵子,看看AI怎么帮农民干活,别让他在实验室里待傻了。”

林卫国连连点头,他知道父亲这些决定背后,是对系统提示的深刻理解——真正的科技强国,不仅要做应用创新的跟随者,更要做基础研究的引领者;真正的家族传承,不仅要传递技术,更要传递“技术为谁服务”的初心。

跨年的钟声敲响时,郑师傅带着一群老伙计涌进办公室,每个人手里都举着酒杯,车间的轰鸣声和远处的烟花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特别的交响曲。“林总,林工,新年好啊!”郑师傅的嗓门依旧洪亮,“咱们的芯片明年肯定大卖,产值突破200亿!”

“不止200亿。”林建军接过酒杯,和大家一一碰杯,酒液在杯中摇晃,映出窗外璀璨的烟火,“咱们要让中国的芯片,装在全世界的手机里;要让中国的AI,帮全世界的农民种地;要让‘建军科技’这四个字,成为‘中国创造’的招牌!”

欢呼声淹没了他的话音,年轻的工程师们唱起了厂歌,旋律里有轧钢厂的铿锵,有实验室的灵动,还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林建军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觉得系统的“90%完成度”或许另有深意——它不是终点,而是提醒,提醒他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有更高的山要爬。

夜深了,人群渐渐散去,林建军独自站在办公室,看着墙上的时钟跳过零点,进入2000年。桌上的新旧报表叠在一起,旧的纸张已经泛黄,新的还带着油墨香,却同样记录着奋斗的足迹。他拿起笔,在“2000-2020战略规划”的扉页写下:

“科技报国,不是一代人的事,是代代相传的接力。我们这代人打下了基础,你们要实现突破,晓阳他们要走向引领。记住:技术会过时,设备会淘汰,但那颗‘要让国家变强’的心,永远不能变。”

放下笔,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系统的奖励很珍贵,但更珍贵的是这二十多年来锤炼出的信念,是家族三代人凝聚的共识,是团队上下一心的力量。这些,才是应对未来挑战的真正底气。

窗外的烟火已经落幕,天边泛起微光,新的千年在寂静中拉开序幕。林建军知道,第五卷“改革春风”的故事结束了,但属于他们的“引领未来”之路,才刚刚开始。而这条路,注定比过去的二十年,更宽广,也更壮阔。

【主线任务“科技强国”阶段性完成,下一阶段:“引领未来”。】

意识里的提示音仿佛是新世纪的号角,林建军站起身,推开办公室的门,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大步走向研发中心——那里,林卫国和团队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键盘敲击声在寂静的走廊里回荡,像在为新的征程,奏响序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