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196章 易中海的“孤独离世”

1965年深秋的雨,淅淅沥沥下了整整三天。四合院的青石板路被泡得发胀,踩上去能溅起半寸高的泥水。中院的老槐树下积了一汪水,倒映着灰蒙蒙的天,像一块摔碎的镜子。

东厢房里,易中海躺在冰冷的土炕上,盖着一床打了补丁的旧棉被。他的呼吸像破旧的风箱,每一次起伏都带着令人心悸的停顿,枯瘦的手搭在被子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窗外的雨声敲打着窗棂,把屋里的寂静衬得格外沉重。

这已经是他卧床的第三个月了。自从上次跟傻柱为赡养费闹翻,被林建军那句“该自己承担后果”怼得气血攻心,他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咳嗽带血,浑身水肿,连下床倒杯水的力气都没有。

“傻柱……柱子……”他用尽力气喊着,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空荡荡的屋里没有回音,只有雨声在应和。他知道傻柱不会来——那个被他算计了大半辈子、指望用来养老送终的徒弟,早就搬离了四合院,在汽修厂当学徒,听说上个月还娶了个带孩子的寡妇,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冷风夹着雨丝灌进来,吹得易中海打了个寒颤。阎埠贵背着个药箱走进来,手里拿着包草药,算盘在胳膊底下晃悠。“老易,该喝药了。”他把药包放在桌上,眼神在屋里扫了一圈——桌上摆着个豁口的粗瓷碗,里面剩着小半碗没喝完的稀粥,已经结了层皮。

易中海眨了眨眼,算是回应。这三个月,多亏了阎埠贵偶尔来送药,虽然每次都会念叨着“亲兄弟明算账”,把药钱记在小本子上,但总比没人管强。他想开口说句谢谢,喉咙里却像堵着棉花,只能发出“嗬嗬”的声响。

阎埠贵把草药倒进锅里,在煤炉上熬着,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院里的事:“贾家那老婆子瘫得更厉害了,秦淮茹天天去郊外挖野菜,瘦得像根柴火棍……许大茂前两天被派出所抓了,说是又在外面造谣,幸好没牵扯到咱们院……”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用铅笔头在上面划着:“这是这个月的药钱,一共七毛五,记上了啊,等你好了再还。”其实他心里清楚,易中海怕是好不了了,这笔账多半要成坏账,但记账的规矩不能破——这是他活了大半辈子的信条。

药熬好了,阎埠贵倒在碗里,吹了吹,端到炕边:“来,趁热喝了。”他想扶易中海起来,刚一碰,老人的身体就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像要把五脏六腑都呕出来,嘴角溢出了点血丝。

“唉。”阎埠贵叹了口气,把碗放在一边,“你说你图啥呢?一辈子算计,临了落得这么个下场。”他这话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易中海听,“要是当初别总想着算计傻柱那点养老钱,跟林建军处好关系,现在也不至于……”

易中海的眼睛动了动,浑浊的眼珠里闪过一丝悔意。他想起林建军刚搬来时,自己还想拿捏这个“年轻人”,后来见他技术厉害、为人强硬,又想拉拢他给自己养老,被人家不软不硬地拒了。要是那时候能放下身段,或许……或许现在能有人端碗热汤?

雨下得更大了,院门外传来秦淮茹的声音,带着哭腔:“三大爷!您在家吗?贾大妈她……她又发烧了……”

阎埠贵应了一声,对易中海说:“我去看看,你自己先歇着,药凉了记得热一热。”他拿起药箱往外走,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一眼——易中海已经闭上了眼睛,胸口起伏得更微弱了。

秦淮茹站在雨里,头发和衣服都湿透了,怀里抱着个破布包,里面是刚挖的野菜。“三大爷,您给看看吧,老太太烧得直说胡话。”她的声音抖得厉害,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阎埠贵皱眉:“我哪会看这个?上次给你的草药呢?”

“喝完了……”秦淮茹咬着嘴唇,“我实在没钱买了,您能不能……”

“我可没钱。”阎埠贵打断她,算盘打得噼啪响,“我给老易买药都快赊账了,你还是去街道问问吧。”他绕过秦淮茹,快步往中院走,心里盘算着得赶紧把易中海的药钱要回来,不然真成死账了。

天黑透的时候,雨终于小了点。傻柱骑着辆半旧的自行车回四合院,车后座上绑着个点心匣子——今天是他新婚妻子的生日,他特意回老院拿点东西。刚进中院,就看见阎埠贵站在东厢房门口,脸色凝重。

“三大爷,咋了?”傻柱跳下车,心里咯噔一下。

阎埠贵指了指屋里:“你自己进去看看吧,老易他……怕是不行了。”

傻柱推开门,一股浓重的药味和霉味扑面而来。屋里没点灯,借着窗外的微光,他看见易中海躺在炕上,一动不动。他走过去,伸手探了探老人的鼻息,指尖冰凉——已经没气了。

“师父……”傻柱的声音哽咽了。不管怎么说,这是从小看着他长大、教他手艺的师父,就算后来闹翻了,心里总还有份情分。他想起小时候,易中海总把舍不得吃的白面馒头偷偷塞给他,想起自己结婚时,老人偷偷塞给他五块钱……

“什么时候的事?”傻柱问,声音沙哑。

“刚才我来看,人就没气了。”阎埠贵叹了口气,“走得挺安详,没遭罪。”他看了看傻柱手里的点心匣子,又看了看炕上的易中海,心里的算盘停了——这下,药钱彻底要不回来了。

傻柱蹲在炕边,默默地烧了壶水,给易中海擦了擦脸和手。老人的脸瘦得脱了形,皱纹里还沾着没擦干净的药渣。傻柱看着,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老人冰冷的手背上。

“对不起……师父……”他哽咽着说,“我不该跟您吵架,不该不管您……”可他心里清楚,就算再来一次,他还是会选择离开——那时候的他,已经被贾家拖得喘不过气,根本没能力再养一个老人。

第二天一早,街道办事处的人来了,给易中海盖上白布,抬上了板车。院里的人都站在门口看着,没人说话。秦淮茹抱着贾梗,低着头,肩膀微微耸动;阎埠贵拿着小本子,站在一旁,像是在计算着什么;许大茂躲在西厢房门口,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里却藏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傻柱跟在板车后面,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那是易中海写的遗嘱,把东厢房留给了他,条件是让他“风光大葬”。可傻柱兜里只有几块钱,连口像样的棺材都买不起,最后只能跟街道申请了个最便宜的薄皮棺材。

出殡那天,天放晴了。傻柱一个人拉着板车,往火葬场走。路过厂外平房时,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进去——他知道林建军不在家,苏岚一个女人家,没必要让她掺和这些事。

苏岚是从联防队员嘴里听说易中海去世的消息的。她正在给林卫国缝棉衣,听到消息时,手里的针线顿了顿,随即又继续缝起来,动作没什么变化。

“妈妈,易大爷死了?”林卫国仰着脸问,手里拿着林建军寄来的机械模型,“就是那个总爱摸我头的老爷爷吗?”

“嗯。”苏岚点点头,把最后一针缝好,打了个结,“人老了,总会走的。”她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二十块钱和两条白布,“卫国,跟妈妈去趟四合院,给易大爷送个花圈。”

四合院的东厢房已经空了,门上贴着封条。苏岚把花圈放在门口,白纸上写着“邻里林建军、苏岚、林卫国敬挽”。她没进去,也没跟院里人打招呼,放下花圈就带着卫国离开了。

走在巷口时,苏岚回头看了一眼。阳光照在四合院的灰瓦上,亮得有些刺眼。那个曾经被易中海牢牢掌控、算计来算计去的院子,如今只剩下几个各怀心思的人,像一盘下到残局的棋。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苏岚脑海里响起,带着一丝尘埃落定的平静:

【检测到“四合院核心人物”易中海离世,“训禽”计划阶段性成果确认:旧有利益格局瓦解,潜在冲突源减少。】

【奖励“人情往来应对指南”(简易版),可有效处理街坊邻里关系,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苏岚看着那本虚拟指南,轻轻叹了口气。她知道,易中海的死,不仅仅是一个老人的离去,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四合院的天,要变了。

傍晚,苏岚给林建军写信,在信的末尾提了一句:“易大爷走了,我让卫国去送了花圈。院里很平静,勿念。”她没写傻柱的愧疚,没写秦淮茹的落魄,也没写阎埠贵的算计——这些都不重要了。

窗外的夕阳把云彩染成了金红色,像一幅温暖的画。林卫国在院子里玩着齿轮模型,嘴里哼着学校教的儿歌。苏岚看着儿子的背影,又看了看远处工厂的烟囱,心里清楚,不管四合院怎么变,她和林建军要做的,始终是守好这个家,守好心里的那点光。

而在千里之外的三线工地,林建军收到信时,正在灯下绘制零件图纸。他看着那句“院里很平静”,笔尖在纸上停顿了片刻,随即继续画下去。易中海的结局,他早有预料——一个把算计当日子过的人,终究会被算计反噬。

他在回信里写道:“知道了。人各有命,不必介怀。照顾好自己和卫国,等我回来。”写完,他把信纸折好,塞进信封,又拿起笔,在图纸上标注出一个关键尺寸——那里,才是他该专注的地方。

夜色渐深,三线工地的帐篷里亮起了点点灯火,像撒在山里的星星。林建军放下笔,走到帐篷外,望着满天繁星,心里一片清明。旧的故事结束了,新的考验还在等着,他能做的,就是一步一步,稳稳地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