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194章 林卫国的“小学入学”

1965年开春,厂区的老槐树上冒出第一茬嫩芽时,苏岚正拿着尺子给林卫国量身高。孩子站在墙根下,脊背挺得笔直,头顶已经到了苏岚的腰际,比去年足足高了半头。“一米一六,”苏岚在墙上划下一道浅痕,笑着揉了揉儿子的头发,“再过两个月,就能背着书包上学了。”

林卫国的小手攥着个铁皮做的齿轮模型,那是林建军临走前用边角料给他敲的,齿牙磨得光滑。“妈妈,爸爸说上学要学算术,还要学认字,”他仰着脸问,眼睛亮得像浸了水的黑葡萄,“我能像爸爸一样,造出会跑的机器吗?”

“当然能。”苏岚蹲下来帮他理了理衣领,目光落在窗外——院墙上的“重点保护户”木牌被春雨洗得发亮,联防队的脚步声刚从巷口经过。许大茂被派出所警告后老实了不少,这些天没再露面,但苏岚心里那根弦始终绷着,送卫国去托儿所都要绕开四合院的方向。

工厂子弟小学的入学通知是上周送来的,粉红色的纸片上印着“林卫国同学,经审核符合入学条件,请于9月1日到一年级(3)班报到”。苏岚特意去学校打听了,今年新开设了一个“实验班”,专门招收数学和语文基础好的孩子,要通过考试才能进。

“想不想去实验班?”苏岚把通知折好放进抽屉,那里还锁着林建军从三线寄来的信,信里夹着几张他画的“趣味算术图”,用齿轮转动的圈数教乘法,“爸爸说,实验班的老师会教更多有意思的知识。”

林卫国用力点头,把铁皮齿轮往兜里一揣:“我去!我能背出爸爸教的圆周率,还会算齿轮转几圈车能跑多远。”

为了备考,苏岚每天晚上都会抽出一个小时教儿子。她把林建军寄来的图纸翻出来,用上面的零件尺寸教加减法——“这个螺栓长5厘米,那个螺母厚1厘米,加起来是几厘米?”林卫国学得飞快,常常举一反三,指着墙上的挂钟说:“妈妈你看,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也是乘法对不对?”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苏岚批改儿子算术作业时响起,界面上弹出一行柔和的光晕:【检测到林卫国“早期科学启蒙”效果显着,“逻辑思维”属性提升至68(同龄儿童平均为50),“空间想象”潜力激活。奖励“儿童机械原理绘本(手绘版)”,可增强学习兴趣。】

苏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这还是系统第一次针对卫国的成长给出奖励。她按照提示在意识里翻看着那本绘本,上面画着会动的水车、能开门的连杆机构,每一页都有简单的原理说明,像极了林建军的画风。晚上给卫国讲的时候,孩子听得眼睛都不眨,缠着要做绘本里的“筷子提米”实验。

考试那天,苏岚特意请了半天假,牵着卫国的手往学校走。路过菜市场时,远远看见秦淮茹挎着篮子在排队,鬓角的白发比去年多了些,背影佝偻着,不像以前那样总透着股精明劲儿。苏岚下意识地往旁边躲了躲,不想打招呼——林建军说过,这时候少攀扯,对谁都好。

考场设在二年级的教室,三十多个孩子排着队往里走,一个个背着崭新的书包,脸上又兴奋又紧张。林卫国排在中间,小手紧紧攥着苏岚的衣角,直到她蹲下来轻声说:“别紧张,就像平时在家做题一样,爸爸在山里看着你呢。”他才吸了吸鼻子,松开手跑进教室。

等待的时间里,家长们聚在操场边上闲聊。一个穿工装的男人指着公告栏说:“听说实验班就收20个孩子,教得深,将来考中学有优势。”旁边的女人接话:“可不是嘛,我家那小子要是能考上,将来说不定能像林技术员那样,进技术科当干部。”

苏岚站在人群外围,听见“林技术员”三个字时心里一动。林建军在厂里的名声早就传开了,从代食品研发到军工贡献,再到现在支援三线,连不认识的工人都知道技术科有个厉害的林建军。只是这份名声,不知道是护身符,还是将来的麻烦。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林卫国第一个冲出来,举着试卷欢呼:“妈妈!最后一道题我做出来了!问齿轮转10圈,齿条走多远,我用爸爸教的周长公式算的!”

苏岚接过试卷,上面的红勾几乎连成了线,最后那道附加题旁边,老师用红笔写着“思路清晰,有创造力”。她刚要说话,就看见教导主任笑着走过来:“你是林卫国的妈妈吧?这孩子真不错,数学考了满分,语文也拔尖,实验班肯定没问题。”

开学那天,苏岚给卫国缝了个新书包,用的是林建军旧工装拆下来的蓝布,结实耐脏。书包里除了课本,还放着那本系统奖励的手绘绘本,以及林建军寄来的小抄本——上面抄着乘法口诀,每句后面都画着个小小的齿轮。

送儿子到教室门口时,苏岚特意看了看班主任的名字:李老师,女,四十多岁,戴着副黑框眼镜,说话温和却透着严谨。“苏同志放心,卫国这孩子基础好,就是性子有点闷,”李老师笑着说,“我们实验班注重动手能力,这周五有手工课,让他带点废旧零件来,咱们做小发明。”

苏岚心里一暖,这正是林建军希望的——让孩子在玩中学,不读死书。她谢过李老师,转身往回走,刚出校门就撞见了阎埠贵。老头背着个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看见苏岚就停下脚步,脸上堆着笑:“苏医生,听说卫国考上实验班了?真厉害,随他爸。”

“三大爷客气了,孩子还小,得慢慢教。”苏岚客气地应着,脚步没停——她不想跟院里人多聊,尤其是阎埠贵,总爱打听东家长西家短。

阎埠贵看着她的背影,算盘珠子在袖子里噼里啪啦响了一阵。他刚才去学校是给三儿子阎解放办转学,想让孩子离四合院远点,免得被许大茂带坏。看见林卫国进了实验班,心里又是羡慕又是感慨:“这林家,是真的立起来了,不像贾家……”他摇摇头,加快脚步往家走,得赶紧把这事记在账本上,算是“邻里动态观察”。

苏岚回到家,发现信箱里多了一封寄自四川的信,邮票盖着“内详”的戳。她的心一下子提起来,快步走进屋锁上门,拆开信封——里面除了林建军的信,还有一本用油布包着的小册子,封面上写着《趣味物理实验手册(儿童版)》。

信里的字迹比以前潦草,大概是在工地上写的:“岚,见字如面。三线这边一切安好,发动机项目又有新进展,等稳定了就申请探亲。卫国上学了,把这本手册给他,里面的实验用家里的废品就能做,注意安全。别担心我,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苏岚摩挲着那本手册,纸页边缘有些磨损,显然是林建军自己手抄的,里面画着用蜡烛和铁皮做蒸汽机、用磁铁和线圈做简易马达的步骤,每个实验旁边都标着“适合6-8岁”“需家长陪同”。她忽然想起林建军以前说的:“技术要从娃娃抓起,咱们的国家,将来得靠他们。”

傍晚接卫国放学,孩子一进门就嚷嚷:“妈妈,李老师夸我了!说我算题快,还让我当数学小组长呢!”他从书包里掏出一张画,上面是他用圆规画的齿轮组,旁边歪歪扭扭写着“我的发明”。

苏岚把手册递给儿子,看着他眼睛发亮的样子,忽然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许大茂的阴鸷、四合院的是非,似乎都被这温暖的灯光和孩子的笑声冲淡了。她知道,只要一家人的心在一起,哪怕隔着千山万水,也能守住这份安稳,等着团聚的那一天。

窗外的槐树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跳着,衔走了去年剩下的枯枝。苏岚望着那抹新绿,轻轻舒了口气——春天来了,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而林卫国摊开手册,指着蒸汽机的图纸问这问那的声音,像是给这个春天,添上了最动听的注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