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182章 核潜艇材料的“外围突破”

1964年的初春,寒意还没散尽,轧钢厂的广播里突然响起紧急集合的通知。林建军正在车间指导工人焊接炮管,手里的焊枪还冒着青烟,就被厂长刘建国一把拉到办公室。“建军,有紧急任务。”刘建国的脸色异常严肃,把一份盖着“绝密”印章的文件推过来,“上级点名要你去北京,参与一个特殊项目的外围技术支持,具体是什么,到了那边才知道。”

林建军的心跳漏了一拍。这种级别的保密文件,他只在参与高射炮研发时见过一次。“厂长,厂里的军工订单……”

“我已经安排赵小刚接手了。”刘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沉重,“这个项目比咱们所有订单都重要,是国家的‘定海神针’,你必须全力以赴,不能出任何差错。记住,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

当天下午,林建军就登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软卧包厢里还有两位穿着中山装的陌生人,彼此都默契地保持沉默,只有火车轮轨的撞击声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林建军看着窗外飞逝的景物,心里琢磨着“定海神针”到底指什么——能让国家如此重视的项目,绝不会是普通的工业产品。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火车的颠簸中响起,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检测到宿主进入“国家顶级保密项目”辐射范围,触发“国防重器”任务链,当前权限:外围辅助。】

【任务目标:为“核潜艇耐压壳体”焊接提供技术支持(外围),奖励根据贡献度判定。】

【背景资料(权限解锁):核潜艇耐压壳体需承受数百米深海压力,其低合金钢焊接质量直接决定潜艇安全,目前存在“焊接应力集中导致开裂”的技术瓶颈,合格率仅60%。】

林建军的呼吸骤然停滞。核潜艇!这可是国家最核心的国防重器!他虽然只是外围辅助,却依然感到一股热血冲上头顶——能为这种国之重器出份力,是每个技术人员的荣耀。

抵达北京后,他们被直接送到郊区的一处研究所。这里戒备森严,门口有荷枪实弹的哨兵,进出需要多重证件。林建军被分配到焊接工艺组,组长是位姓黄的老工程师,头发已经花白,说话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小林同志,欢迎加入。我们现在遇到的难题,是20mnNimo低合金钢焊接后,应力消除不干净,导致壳体试压机时出现微裂纹。”

黄工指着一张x光片,上面密密麻麻的纹路像蜘蛛网:“你看这些裂纹,平时检测不出来,到了深海压力下就会急剧扩展,这是要出人命的!”

林建军看着图纸上的焊接参数,传统的“整体退火”工艺需要将整个壳体加热到600c,不仅能耗巨大,还容易导致壳体变形。他想起自己在轧钢厂处理炮管焊接应力的经验,或许可以从“局部应力消除”入手。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研究所的保密网络环境中响起,界面上的应力云图清晰得令人心惊:

【签到“核潜艇研究所(外围)”成功,获“低合金钢焊接应力消除方案(优化版)”:

?\t核心创新:采用“电脉冲辅助加热”替代传统整体退火,针对焊缝区域进行局部应力消除,能量集中在2mm深度,避免壳体变形;

?\t工艺参数:脉冲电流150A,频率50hz,保温时间30分钟,可使焊接残余应力降低85%(传统工艺仅60%);

?\t设备改造:利用现有焊接电源加装脉冲模块,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1\/10,适合快速量产。】

【应用价值:该方案可使耐压壳体焊接合格率提升至90%,为核潜艇量产奠定基础,系统判定“核心辅助贡献”。】

林建军按捺住内心的激动,连夜画出方案图纸。第二天一早,他拿着图纸找到黄工:“黄工,您看能不能试试局部电脉冲加热?这样既能消除应力,又不会让壳体变形。”

黄工接过图纸,眉头从紧锁到舒展,最后猛地一拍桌子:“这个思路好!我们怎么没想到!局部加热,能量集中,对,就该这么办!”他立刻召集会议,安排实验验证。

实验过程充满波折。第一次试焊时,脉冲电流过大,把焊缝烧出了个小孔;第二次频率没控制好,应力消除效果不理想。林建军守在焊接控制台前,连续三天没合眼,反复调整参数,手指被电弧灼伤也浑然不觉。

“小林,休息会儿吧,你都快站不住了。”黄工递过来一杯热豆浆,眼里满是心疼,“年轻人也不能这么拼。”

“没事,黄工。”林建军抹了把脸上的油污,眼睛里布满血丝,“再试最后一次,参数已经调到最佳了。”

这一次,电脉冲焊机发出稳定的嗡鸣,焊缝区域在红外测温仪下呈现均匀的橙红色。冷却后,x光检测显示——无任何微裂纹!应力测试结果显示,残余应力值远低于安全阈值!

实验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黄工激动得抱住林建军,眼泪都流了出来:“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小林,你立大功了!”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掌声中响起,带着任务完成的庄重:

【“焊接应力消除方案”验证成功,耐压壳体焊接合格率提升至92%,提前三个月突破技术瓶颈,获“核心辅助贡献”认定。】

【奖励发放:“国防科技贡献奖”(保密),证书编号:GFKJ-1964-073,系统解锁“特种材料焊接数据库”(外围权限)。】

一个月后,林建军结束任务返回轧钢厂。离京前,研究所为包括他在内的外围技术人员举行了简短的颁奖仪式。没有鲜花,没有媒体,只有所长亲自颁发的暗红色证书,上面印着“为国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烫金大字。

“林同志,”所长握着他的手,语气郑重,“你的方案我们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不过发明人会署集体名称。这不是不信任你,是保密需要。”

“我明白。”林建军把证书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口袋,“能为国家做点事,比什么都重要。”

回到轧钢厂,刘建国在办公室单独接待了他。看到那本暗红色证书,老厂长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最后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没给咱们厂丢脸!这个奖,比什么劳模都金贵!”

消息在极小范围内传开,傻柱特意请林建军喝了顿酒,没问具体是什么项目,只是一个劲地敬酒:“师傅,您是真有本事!我这辈子要是能像您一样,为国家干点大事,死也值了!”

林建军笑着给他满上酒:“干大事不在大小,把自己的活干好,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你把汽修技术练精,让每辆卡车都安全运行,也是大功一件。”

阎埠贵听说林建军得了“国家秘密奖”,特意跑来打听,想看看能不能学点技术。“建军,你这肯定是搞出啥厉害材料了,”老头的算盘打得噼啪响,“给透个风,咱农民能不能用上?比如……让锄头更结实点?”

林建军被他逗笑了,从包里拿出本《金属材料基础》:“这个你拿去看,里面的热处理知识,对你琢磨锄头肯定有用。”他没提核潜艇半个字,保密纪律刻在心里。

秦淮茹在院里晾被子时,听到阎埠贵和傻柱的议论,知道林建军又立了大功。她默默地把被子晒得更平整些,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这个曾经被她视为“冷漠”的男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这个国家,也守护着他们这些普通人的安宁。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林建军整理带回的资料时响起,带着深远的影响评估:

【“核潜艇材料技术”贡献产生长期效应:

?\t个人层面:获“国家核心技术人才库”备案(保密),未来将优先参与国防项目,“技术权威”从民用工业扩展至国防领域;

?\t工厂层面:轧钢厂因林建军的贡献,被纳入“国防材料协作单位”,获得特种钢材生产配额,提升厂级地位;

?\t隐性价值:该方案的“局部应力消除”思路被应用于其他军工领域(如坦克装甲、飞机起落架),系统判定“技术辐射效应”启动,国家隐性贡献点 200。】

晚上,林建军把那本暗红色证书锁进保险柜最深处。苏岚给他端来洗脚水,没多问项目内容,只是轻声说:“累坏了吧?看你瘦的。”

林建军握住妻子的手,看着窗外万家灯火,心里一片安宁。他知道,自己参与的只是庞大国防工程中的一个小小环节,但正是无数这样的环节,筑起了国家的安全防线。

“苏岚,”他轻声说,“我们现在能安稳过日子,就是因为有这些‘定海神针’在守护。”

苏岚点了点头,给丈夫的脚盆里又加了些热水:“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只是别太累了,家里还有我和卫国呢。”

林卫国从里屋跑出来,手里拿着个玩具潜艇,是他用牙膏盒做的:“爸爸,老师说潜艇能在水里打仗,你见过真的吗?”

林建军抱起儿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见过,可厉害呢。等卫国长大了,也学技术,造更厉害的潜艇好不好?”

“好!”小家伙搂着爸爸的脖子,笑得像颗小太阳。

车间的方向传来夜班的汽笛声,悠长而坚定。林建军知道,他的技术之路还很长,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但只要想到自己的工作能让家人安稳,让国家强大,所有的辛苦就都有了意义。

这或许就是技术人员的宿命——不求名利,默默耕耘,用一个个精准的参数,一条条坚实的焊缝,为国家的崛起,铺就一条通往星辰大海的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