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176章 军工订单的“特殊要求”

1962年的秋天,空气里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紧张。轧钢厂的广播不再播放农业新闻,取而代之的是“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激昂口号,车间里的红色标语又新刷了一遍,连平时爱开玩笑的老工人,脸上都多了几分凝重。林建军正在调试一台精密镗床,床头的收音机里,播音员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边境局势持续紧张,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厂长刘建国突然推开车间门,军绿色的文件袋在他手里晃出棱角,脸上的皱纹比平时深了好几道:“建军,马上来办公室!有紧急任务!”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路过镗床时,指节无意识地在床身上敲了两下——这是厂里有重大军工任务时的暗号。

林建军心里咯噔一下。去年参与“61式坦克”履带板生产时,厂长也是这个神情。他把扳手递给徒弟赵小刚:“按参数再校一遍,我去去就回。”

厂长办公室里,烟雾缭绕。两个穿军装的人坐在沙发上,肩章上的星徽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光,面前的茶几上摊着张图纸,上面画着根粗壮的钢管,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高射炮炮管,材质30crmnSiNi2A,长度4.5米,壁厚均匀度误差≤0.5mm,冲击韧性≥110J\/cm2。”

“林科长,这位是军区装备部的王参谋,这位是军工研究所的李工。”刘建国搓着手,语气里带着罕见的紧张,“上级给我们厂下了紧急订单,要在一个月内生产出五十根高射炮炮管钢材,这是……前线急需的。”

王参谋站起身,军靴在地板上踏出沉重的声响:“林科长,直说了吧,我们已经找了三家钢厂,试生产的炮管都不合格,脆性太大,低温下容易断裂。研究所的李工说,你们厂在球墨铸铁工艺上有突破,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李工推了推眼镜,指着图纸上的断裂截面示意图:“关键是冲击韧性。30crmnSiNi2A这种合金钢,焊接后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温度控制稍微差一点,就达不到指标。我们的要求是,-40c低温冲击韧性必须达标,这对冶炼和热处理都是极大的考验。”

林建军的手指划过图纸上的温度曲线,眉头渐渐皱起。这种高合金钢的冶炼,难点在于合金元素的均匀分布和焊接后的应力消除,尤其是低温韧性,差一点都可能导致炮管在实战中炸膛。一个月五十根,时间太紧张了。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带着金属般的冷硬质感,与军工任务的严肃性完美契合:

【检测到“紧急军工订单”需求,触发“国防技术攻关”任务,奖励“30crmnSiNi2A钢冶炼温度控制曲线(优化版)”:

?\t核心参数:电弧炉冶炼温度1620c±5c(传统工艺为1580c),保温时间延长至90分钟,确保合金元素完全溶解;

?\t焊接工艺:采用“多层多道焊”,层间温度控制在250c-300c,每道焊缝后立即进行200cx1小时低温回火,消除80%焊接应力;

?\t低温处理:最终热处理增加“-70c深冷处理”2小时,促进残余奥氏体转变,使-40c冲击韧性提升至130J\/cm2以上。】

【任务要求:一个月内完成五十根炮管钢材生产,合格率≥95%。完成奖励“军工技术权限”(可查阅部分公开国防技术资料),失败将影响“国家隐性贡献点”积累。】

林建军的眼神亮了。系统给出的温度曲线,比李工带来的标准高出40c,这正是解决脆性问题的关键!他拿起铅笔,在图纸上快速演算:“厂长,王参谋,这活儿我们接了!但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把电弧炉车间腾空,专人专炉;第二,热处理车间加装深冷设备,我们自己改造也行。”

刘建国一拍桌子:“没问题!我现在就去协调,电弧炉车间的民用订单全部推迟,一切为军工让路!”

王参谋紧紧握住林建军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林科长,前线的战士能不能少流血,就看你们的了!需要什么支援,尽管开口!”

接下来的一个月,轧钢厂变成了不眠之城。林建军把铺盖搬到了车间,吃住都在电弧炉旁边。赵小刚负责监测冶炼温度,眼睛熬得通红,手里的红外测温仪从不离手:“师傅,1618c,稳定住了!”

李建国守在热处理炉前,每道焊缝的回火时间都精确到秒:“第七根炮管的层间温度280c,符合要求!”

林建军则盯着深冷处理设备,这是用老式冷库改造的,温度能降到-80c。他裹着军大衣,每隔半小时记录一次数据:“深冷处理后,硬度hRc38,刚好在标准范围内。”

苏岚每天晚上都来送夜宵,保温桶里装着掺了肉干的红薯粥,看着丈夫布满血丝的眼睛,心疼得直掉泪:“要不歇一小时?卫国在梦里都喊爸爸。”

“等这批活儿完了,好好陪他。”林建军扒了两口粥,又扑回车间——第三十根炮管的冲击韧性试验结果出来了,125J\/cm2,还差一点。他调整了深冷处理时间,从2小时延长到2.5小时。

阎埠贵听说厂里在赶制“打仗用的钢管”,特意蒸了两锅红薯窝窝头送来,蹲在车间外的雪地里,看着通红的电弧炉,嘴里念叨:“这可是保家卫国的大事,咱帮不上别的,送点热乎的总该行。”他没敢进去打扰,放下窝窝头就走,算盘珠子在口袋里硌得慌,却觉得这次的账算得最值。

傻柱从汽修厂下班后,也跑来帮忙搬运钢材,虽然不懂冶炼,却有的是力气:“师傅,您指哪我搬哪,保证耽误不了事!”他看着通红的钢水从炉子里流出来,像一条火龙,心里第一次觉得,自己离“保家卫国”这么近。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第四十五根炮管检测合格时响起,带着任务完成的铿锵:

【“高射炮炮管钢材”试生产成功,-40c低温冲击韧性达132J\/cm2,远超要求标准,合格率100%,提前5天完成订单。触发“军工品质”效应,该厂被列为“国防军工重点供应商”,宿主获“军工技术骨干”认证,系统奖励“炮管内膛精密加工工艺”。】

最后一根炮管装上军车那天,王参谋带着战士们向车间工人敬礼,军礼整齐划一,在寒风中透着股决绝。“林科长,我代表前线战士谢谢你!”他递过来一张纸条,上面是个地址,“这是军工研究所的地址,李工说,你有空可以去坐坐,那里有很多技术资料或许对你有用。”

林建军握紧纸条,看着军车消失在路的尽头,心里突然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豪情。车间的广播里,又响起了那首熟悉的歌:“……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苏岚裹着围巾站在车间门口,眼里闪着光:“卫国说,爸爸造的钢管能打跑坏蛋,是大英雄。”

林建军笑了,把妻子和赶来的儿子搂在怀里。寒风卷着雪花掠过厂房,却吹不散车间里的热气和工人们脸上的骄傲。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边境的局势还很紧张,还有更多的军工任务在等着他。但他不怕——手里的技术,就是最坚硬的盾牌,能护住身后的家人,护住这片土地上的安宁。

夕阳把车间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柄巨大的钢枪,直指苍穹。林建军看着手里的“军工技术骨干”认证,突然明白,技术不仅能用来谋生,能用来改善生活,更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成为最有力的武器。而他,愿意做这武器上最坚韧的那道锋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