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143章 林卫国的“启蒙教育”

1959年的冬阳带着稀薄的暖意,透过厂外平房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长方形的光斑。林卫国坐在铺着棉布的爬行垫上,手里攥着个迷你扳手——这是林建军用不锈钢边角料做的玩具,边缘打磨得光滑,不会伤手。小家伙咬着扳手,口水顺着下巴往下淌,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父亲手里的齿轮模型,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这是主动轮,”林建军拿起个直径5厘米的塑料齿轮(工厂废料加工的),轻轻碰了碰儿子手里的扳手,“那个是从动轮,它们咬在一起,就能带动机器转起来,像爸爸车间里的机床一样。”

苏岚端着小米粥从厨房出来,看到父子俩的互动,忍不住笑:“他才一岁多,听得懂吗?别让扳手硌着牙。”她把粥碗放在桌上,里面掺了点细粮粉,是林建军用“特殊补助”换的,专门给林卫国熬粥。

“听不懂也得听。”林建军把齿轮模型放在爬行垫上,组装成简单的传动装置,摇动摇柄,齿轮“咔哒咔哒”转起来,林卫国的眼睛瞬间亮了,丢下扳手就去抓转动的齿轮,小胳膊小腿在垫子上扑腾,像只笨拙的小企鹅。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齿轮转动声中响起,带着教育效果的判定:

【检测到宿主对“林卫国”实施“早期机械启蒙”,通过“触觉刺激(扳手) 视觉引导(齿轮转动) 语言描述(机床类比)”,激活婴儿“机械认知”潜能,系统评估“机械敏感度”提升至60%(普通婴儿平均为20%)。】

【奖励发放:“儿童机械认知图册”(含动物造型齿轮、简易杠杆原理)、“触觉刺激训练方案”(通过不同材质玩具提升感知能力),长期坚持可使“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发育提前6-12个月。】

林建军翻开图册,上面画着长鼻子大象造型的齿轮组,象牙是两根杠杆,鼻子是传送带,色彩鲜艳,线条简单。他指着大象的鼻子:“卫国你看,这个像不像车间里的传送带?能把零件从这边运到那边。”

林卫国的小手在图册上拍打着,嘴里发出“啊——”的长音,像是在回应。他抓起一个橡胶材质的齿轮,又摸了摸金属扳手,小眉头皱了皱,似乎在分辨材质的不同,逗得苏岚直笑:“这孩子,还真跟你一样,对这些铁家伙感兴趣。”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林卫国触摸不同材质时响起:

【“触觉刺激”生效,婴儿“材质分辨能力”初步形成,对“金属”“塑料”“橡胶”的触感记忆留存率提升40%,为后续“精细动作”发展(如握笔、操作工具)奠定基础。】

下午,林建军从车间带回一套“儿童版机械图纸”——这是他根据系统奖励的图册,用描图纸放大绘制的,上面有简化的坦克履带、自行车链条,标注着“1、2、3”的数字,对应不同的零件。他把图纸铺在地板上,指着履带的链节:“这是1号零件,那个是2号,它们要一个扣一个,才能让坦克跑起来。”

林卫国趴在图纸上,用手指戳着数字“1”,嘴里发出“哒”的声音。林建军惊喜地发现,儿子似乎对数字更敏感,每次戳到数字,眼睛都会亮一下。他赶紧找来数字卡片(用硬纸板做的),抽出“1”和“2”,在儿子面前晃了晃:“这是1,这是2,1加1等于2,就像爸爸加妈妈,等于我们一家三口。”

苏岚在一旁缝衣服,听着丈夫笨拙的讲解,嘴角噙着笑。她知道林建军的心思——他没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从学徒一步步摸爬滚打才有今天,所以格外重视儿子的启蒙,哪怕孩子还听不懂,也要把“技术”的种子早早埋下。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林卫国抓起数字卡片时响起:

【“数字认知”启蒙启动,婴儿对“符号与数量”的关联感知萌芽,系统预测“数学能力”发育速度提升25%,建议引入“实物计数”(如用积木块数数量)强化效果。】

林建军立刻找来六块方形积木(木头做的,边角圆润),在儿子面前摆成两排,每排三块:“这是3,那也是3,合起来是6,够我们吃两顿窝窝头了。”他故意把数字和食物联系起来,既符合当前的生活场景,又能加深记忆。

林卫国果然被吸引了,抓起积木就往嘴里塞,被林建军轻轻拿开,换成咬不烂的塑料数字。小家伙不依不饶,挥舞着手臂抗议,林建军顺势把他抱起来,指着窗外工厂的烟囱:“你看那个大烟囱,里面出来的烟,像不像爸爸画的数字‘9’?”

苏岚看着父子俩的背影,阳光落在他们身上,镀上一层金边。她想起刚结婚时,林建军说“要让儿子学技术,不当睁眼瞎”,那时她还觉得太早,现在看来,他是把对未来的期待,都融进了这些琐碎的启蒙里。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晚饭前响起,带着阶段性评估:

【“林卫国启蒙教育”首日效果:1 机械认知萌芽(对齿轮转动关注度持续15分钟);2 数字敏感度提升(对数字卡片抓取频率高于玩具);3 亲子互动质量评分90分,显着提升家庭情感联结。】

【长期效益预测:若持续启蒙,6岁前可掌握基础加减法,8岁可理解简单机械原理,“技术传承”成功率提升至70%。】

晚饭时,林卫国坐在特制的小木椅上,手里抓着个齿轮玩具,居然安安静静地吃完了小半碗粥,还学着大人的样子,用勺子敲了敲碗,发出“当当”的声音。

“这孩子,今天真乖。”苏岚给儿子擦了擦嘴,“以前吃饭总哭闹,看来是玩累了。”

“是开窍了。”林建军看着儿子满足的笑脸,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车间里的技术难题、院里的是非纠纷,在这一刻都显得微不足道。他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两块水果糖——这是工厂奖励给技术骨干的,他一直没舍得吃,现在剥开一块,小心翼翼地塞进儿子嘴里。

林卫国含着糖,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咯咯的笑声像银铃一样,回荡在温暖的屋里。窗外的风还在刮,工厂的方向传来隐约的机器轰鸣,那是夜班工人在赶制军工零件,而这间小屋里的温馨,却比任何喧嚣都更有力量。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睡前故事时间响起,带着温馨的总结:

【“家庭启蒙”事件完成,宿主“父亲角色”认知深化,苏岚“教育参与度”提升至80%,林卫国“情绪稳定度”提高,触发“幸福家庭”效应,宿主“技术攻关”疲劳值降低10%。】

林建军给儿子讲“坦克爷爷和小齿轮”的故事——这是他编的,说有辆坦克的履带坏了,小齿轮们齐心协力,帮它修好了,最终赶上了阅兵式。林卫国听得入迷,小脑袋靠在父亲怀里,很快就睡着了,嘴角还挂着糖渣。

苏岚收拾着散落的玩具,轻声说:“明天我把那些图纸贴在墙上,让卫国醒了就能看见。”她拿起那张坦克履带图,上面的链节画得像小火车,“你画得真好看,不像图纸,像画儿。”

“只要他喜欢,我天天画。”林建军把儿子放进摇篮,掖好被角,“等他再大点,我带他去车间,看看真正的机床,比玩具壮观多了。”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墙上的图纸上,那些简单的线条仿佛活了过来,变成转动的齿轮、奔跑的坦克,编织着一个关于技术与传承的梦。林建军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他要教儿子的,不只是数字和齿轮,还有踏实、坚韧、永不放弃的匠人精神,就像铬钼合金钢一样,历经锤炼,终成栋梁。

四合院的方向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和算盘声,像遥远的背景音。林建军看着熟睡的妻儿,心里一片踏实——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艰难,只要这个小家里的灯火不灭,希望就永远都在,而那些关于技术的种子,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