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126章 林建军的“技术护城河”

1958年冬,轧钢厂的精密加工车间里,空气里弥漫着切削液的味道,一台崭新的“数控镗床”正在高速运转,金属碎屑像银色的雪花,簌簌落在收集槽里。林建军盯着显示屏上的参数,“主轴转速3000r\/min,进给量0.15mm\/r”,这是铬钼合金钢应用于机床主轴的首次试生产,加工精度稳定在0.005mm以内,比苏联进口设备的标准还高出0.002mm。

“成了!”技术员赵小刚激动地攥紧拳头,手里的游标卡尺差点掉在地上,“林科长,这主轴的刚性测试数据出来了,比普通钢材的使用寿命提升了50%,完全符合军工机床的要求!”

林建军的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意。为了这一天,他熬了三个多月,从铬钼的配比调整到热处理工艺优化,每一个参数都经过上百次试验,系统奖励的“铬钼合金钢配方”只是基础,真正的突破在于将实验室数据转化为工业化生产的稳定工艺——这才是别人抢不走的“技术护城河”。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机床的轰鸣声中响起,带着明确的成果判定:

【“铬钼合金钢机床主轴”试生产成功,标志着宿主在“特种钢材应用”领域形成“技术壁垒”,触发“不可替代性”效应,工厂对宿主的技术依赖度提升至70%。】

【奖励发放:“高强度钢焊接缺陷检测图谱”(含x射线探伤标准);“军工机床精度校准手册”;获“一机部技术评审专家”资格(可参与国家重大项目评审)。】

一股成就感涌上心头,林建军拍了拍赵小刚的肩膀:“通知质检科,按最高标准验收,合格的主轴直接送军工车间装配,下个月的‘60式装甲车’生产线就靠它们了。”

他走到车间的公告栏前,那里贴着一张“技术革新光荣榜”,他的名字赫然在列,旁边标注着“铬钼合金钢应用——填补国内空白”。厂长刘建国特意在名字下方画了红线,批了一行字:“向林建军同志学习,把技术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这不仅是荣誉,更是护身符。在“大跃进”的狂热里,多少工厂为了“放卫星”虚报产量,唯有轧钢厂的军工车间,靠着实打实的技术突破,稳稳占据着“重点保障单位”的位置,这其中,林建军的技术贡献功不可没。

【叮!】

【“技术权威”形象巩固,触发“政治庇护”效应:上级对工厂的“跃进指标”考核适当放宽(因军工任务优先),宿主因“不可替代性”获得“容错空间”,可拒绝非必要的形式主义任务。】

林建军刚走出车间,就看到生产科的老张急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份“跃进指标表”,脸上带着为难:“林科长,厂长让各车间报‘年底冲刺产量’,咱们……是不是也得往上提提?”

“提多少?”林建军接过表格,上面的“当前产能80吨\/月”被人用红笔圈住,旁边写着“建议120吨”。

“至少100吨吧,不然……”老张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怕被说“拖后腿”。

林建军在表格上写下“90吨”,理由栏填得清清楚楚:“铬钼合金钢热处理需24小时恒温,无法压缩工时,超额将导致硬度不达标,影响军工验收。”他把表格递回去,“你跟厂长说,这是最大产能,多一吨都保证不了质量。”

老张看着那行理由,叹了口气:“也只有你敢这么写。”他拿着表格走了,脚步却比来时轻快——有林建军这句话,他也好跟厂长交差。

林建军的“技术护城河”,不仅是过硬的工艺,更是敢于说“不”的底气。在这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这份底气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

【叮!】

系统的提示音带着行为分析:

【宿主通过“技术参数”成功拒绝不合理指标,“技术权威”的“政治免疫”功能激活,工厂高层默认其“实事求是”的生产节奏,触发“良性互动”模式。】

消息传回四合院时,阎埠贵正蹲在门口,往煤堆里掺锯末——这是他琢磨出的“省煤法子”,能多烧两天。听到王师傅说林建军又搞出了“新技术”,连厂长都让着他,手里的铁锹顿了顿:“这小子,是把技术玩成了铁饭碗啊。”

他看着中院贾家紧闭的门,心里盘算着:秦淮茹昨天去街道申请“特困补助”被拒了,理由是“有劳动能力,不符合条件”;傻柱的夜班补助被扣了一半,说是“食堂效益不好”;易中海的咳嗽声越来越重,却舍不得去医院拿药……这院里,也就林建军活得最踏实,手里有技术,家里有存粮,连儿子林卫国都养得白白胖胖,跟院里的瘦猴们比,简直是两个世界。

【叮!】

系统的提示音捕捉到阎埠贵的心理活动:

【“阎埠贵”对宿主的“技术崇拜”加深,其“生存策略”向“技术依附”倾斜(通过资料交换获取庇护),对四合院“内斗”的参与度降至10%。】

林建军回四合院取“x射线探伤仪使用手册”时,正好撞见秦淮茹从傻柱家出来,手里拿着半块窝头,脸上带着屈辱的红。看到林建军,她像被针扎了似的,慌忙低下头,快步往家走,连脚步声都透着慌乱。

傻柱站在门口,对着墙根抽烟,看到林建军,把烟头摁灭在地上,闷声说:“她快断粮了,棒梗饿得起夜……我就剩这点了。”

“你自己决定就好。”林建军的语气平淡,“但记住,救急不救穷,填不满的坑,别硬填。”

傻柱的肩膀颤了颤,没说话,但林建军看出他眼里的松动——那点“不好意思拒绝”的心思,正在被持续的消耗磨得越来越淡。

贾张氏从窗户缝里看到这一幕,往地上啐了口唾沫,骂骂咧咧地缩回炕角。她最近又开始偷邻居的煤,被阎埠贵抓了现行,被迫帮着阎家占厨房的灶台,心里憋着一股火,却不敢再闹——林建军上次处理贾东旭事故的狠劲,她还记得,真把人惹急了,自己怕是连抚恤金都保不住。

【叮!】

【“四合院人物行为收敛”,宿主的“技术权威”形成隐性威慑,各角色对“越界行为”的风险评估提升,触发“自我约束”效应。】

【“训禽”进度:99%,仅剩“极端生存压力下的铤而走险”风险未清除。】

林建军取了手册,锁好耳房,转身离开时,看到易中海背着药包从外面回来,咳嗽得直不起腰。老头看到他,浑浊的眼睛亮了亮,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蹒跚着回了屋。

林建军知道他想说什么——无非是想让自己在厂长面前“美言几句”,争取点额外的医疗补助。但他没打算插手,规矩就是规矩,易中海的工龄和贡献都有记录,按规定来最公平,滥开特例,只会让更多人钻空子。

走出四合院,寒风卷着雪沫子打在脸上,林建军却觉得心里踏实。他去供销社给苏岚买了两尺蓝布,想给她做件新棉袄,又给林卫国买了个拨浪鼓(用工业券换的),小家伙最近长牙,总爱啃东西。

“林科长,您也来赶集?”供销社的售货员笑着打招呼,“您那技术真神了,听说军工局都来人考察了,想把您的铬钼合金钢技术推广到全国呢。”

“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林建军接过布包,心里清楚,这“技术护城河”不仅护着自己,也护着工厂的军工订单,护着那些靠扎实技术吃饭的工人,在这个狂热的年代里,守住了一块“实事求是”的阵地。

【叮!】

【“技术推广”事件触发,宿主获得“国家技术进步奖”提名,系统奖励“特种钢材国际标准对照手册”(含美、苏、德三国技术参数),为后续“国际接轨”奠定基础。】

回到家,苏岚正在给林卫国织毛衣,小家伙坐在摇车里,抓着林建军做的不锈钢小玩具,咯咯笑得正欢。“今天厂里来人了,说要给你记一等功。”苏岚抬起头,眼里闪着骄傲的光,“还说要给咱们分套新家属楼,带阳台的那种。”

“新楼不急,先把技术吃透。”林建军把蓝布放在桌上,拿起毛衣针,笨拙地想帮忙,却把线团弄散了,惹得苏岚又气又笑。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工厂的方向传来隐约的机器轰鸣,那是铬钼合金钢生产线在加班,为“60式装甲车”赶制零件。四合院的方向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和算盘声,像被风雪困住的困兽,在狭小的天地里挣扎。

林建军知道,“大跃进”的余波还未平息,即将到来的困难时期会更加严峻,四合院的矛盾也会在生存压力下重新爆发。但他不再担心,铬钼合金钢铸就的“技术护城河”,既能抵御外界的风浪,也能护住家里的温暖,这就足够了。

【叮!】

【“技术护城河”构建完成,宿主在工厂的“不可替代性”达到90%,获得“军工系统技术顾问”终身资格,可参与制定《国家特种钢材标准》。】

【“训禽”进度:99%,四合院“禽兽”已无法对宿主构成实质威胁,仅剩“极端环境下的生存冲突”待清除。】

林建军抱着林卫国,看着他亮晶晶的眼睛,突然想起给儿子取的名字——“卫国”。保卫国家,不仅是扛枪打仗,更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把技术做硬,把日子过稳,让脚下的土地,真正长出希望。

雪还在下,但精密加工车间的灯光亮得耀眼,像黑夜里的航标,指引着踏实前行的方向。而那座困着“禽兽”们的四合院,终将在时代的风雪里,慢慢显露出各自选择的结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