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125章 四合院的“安静”与暗流

1958年的秋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沉郁些。四合院的老槐树叶子黄了大半,风一吹就簌簌往下掉,像给青石板路铺了层碎金。院里出奇地安静,贾张氏不再倚着门框骂街,秦淮茹天不亮就去工厂上班,傍晚带着一身疲惫回来,匆匆做饭、哄孩子,连跟邻居搭话的力气都没有。傻柱的身影也少见了,听说他申请了食堂的夜班,想多挣点加班费,避开院里的是非。

这种安静,却像暴风雨前的沉闷,透着说不出的压抑。

阎埠贵蹲在自家门口的石墩上,手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眼睛却像雷达似的扫着中院。他在算“全院口粮账”——这个月粮票又缩了半,贾家的抚恤金据说快花完了,秦淮茹在工厂的工资刚够糊口,傻柱的夜班补助成了院里公开的秘密,连易中海都开始往菜窖里藏红薯,这日子,怕是要更难了。

“爹,算啥呢?”阎解放背着书包放学回来,看到他这副模样,忍不住问,“今天林科长去厂里了,说您留的那几张苏联报纸有用,让我谢谢您。”

阎埠贵的算盘停了,脸上堆起精明的笑:“有用就好,有用就好。”他压低声音,“跟你说,少跟院里人掺和,尤其是贾家。秦淮茹最近总往傻柱的夜班食堂跑,指不定又在打啥主意,咱别沾一身腥。”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这院里的安静是假的。秦淮茹的隐忍、傻柱的躲闪、易中海的叹息,都是憋着劲儿的,指不定哪天就会炸开。只有林建军那边,真正活出了安稳——听说他儿子林卫国满月时,厂长都去道贺了,还给孩子送了个银长命锁,那待遇,院里谁也比不了。

【叮!】

林建军正在军工车间调试“全自动螺栓拧紧机”,系统的提示音突然响起,带着环境分析的冷静:

【检测到四合院进入“低冲突蛰伏期”,各角色因“生存压力”(粮票缩减)和“自我消耗”(内斗疲劳),暂时收敛攻击性,触发“表面平静”状态。】

【暗流监测:秦淮茹的“生存算计”(试图绑定傻柱)、傻柱的“利益权衡”(接济与攒钱的矛盾)、易中海的“养老焦虑”(对傻柱失控的担忧)、阎埠贵的“风险规避”(囤积物资),均在隐性发酵。】

【“训禽”进度:98%,核心干扰源(贾张氏)进入“低活跃期”,次要干扰(秦淮茹、傻柱)处于“内耗状态”,对宿主无实质威胁。】

林建军的手指在操作面板上精准点动,屏幕上的扭矩曲线稳定在“350N·m”——这是为“59式坦克”履带定制的参数,误差不超过±2N·m。他看着数据,心里一片平静。四合院的“安静”,本就是他意料之中的事。生存压力面前,再锋利的爪子也得收一收,先顾着填饱肚子。

中午休息时,他去托儿所看林卫国。小家伙正趴在铺着棉布的小床上,抓着个不锈钢摇铃(林建军用边角料做的),摇得叮当作响,小脸红扑扑的,看到他就咯咯笑,伸手要抱。苏岚坐在旁边织毛衣,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身上,暖得像幅画。

“今天秦淮茹托人带了包红糖,说是谢你上次给的育儿手册。”苏岚递过一个油纸包,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我没收,让那人给送回去了,说‘按规矩来,不用客气’。”

“做得对。”林建军抱起儿子,小家伙立刻抓住他胸前的钢笔,往嘴里塞。“她这是没辙了,想借人情套近乎。粮票紧了,傻柱又躲着她,只能往咱们这儿递话。”他顿了顿,“让王师傅多留意着点,别让她去耳房附近转悠,里面的技术资料不能出岔子。”

苏岚点点头,又说:“听说傻柱跟秦淮茹吵了一架,在食堂门口,好多人都看见了。傻柱说‘再缠我,连夜班都辞了’,秦淮茹哭着跑了。”

林建军并不意外。傻柱的“觉醒”本就带着挣扎,粮票缩减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人在饿肚子的时候,同情心是最不值钱的,傻柱就算再心软,也得先顾着自己——这是生存的本能,谁也逃不过。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林建军离开托儿所时响起:

【“傻柱冲突升级”,其“自我利益”意识压倒“道德绑架”,与秦淮茹的“半绑定”关系出现不可逆裂痕,“觉醒”进度提升至80%。】

【连锁反应:秦淮茹的“寡妇牌”效力降至5%,院里对其“过度依赖”的鄙夷度提升30%。】

傍晚,林建军下班路过四合院,想顺便取些放在耳房的旧技术手册。刚进中院,就看到秦淮茹端着个空碗从傻柱家出来,眼睛红红的,显然又没借到粮票。看到林建军,她的脚步顿了顿,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低下头,快步回了家,连句“打招呼”的客套都省了。

傻柱站在自家门口,手里捏着个干硬的窝头,看到林建军,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挠着头说:“她……她来借粮,我没给。”

“应该的。”林建军的语气平淡,“你自己的口粮也不宽裕,顾好自己最重要。”

傻柱的眼睛亮了亮,像是得到了某种许可,紧绷的肩膀松弛下来:“我也是这么想的,可……”他没说下去,但林建军懂他的意思——心里那点“过不去”的坎,还得自己慢慢磨。

易中海背着手从东厢房出来,看到他们说话,脚步顿了顿,最终还是叹了口气,转身回了屋。他最近很少再管院里的事,听说他去工厂申请了“职工互助养老名额”,被驳回了,理由是“未满六十,不符合条件”。这打击让他蔫了不少,往日的“权威”荡然无存,连走路都佝偻着背,像棵被霜打了的老槐树。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林建军走进耳房时响起:

【“易中海权威崩塌”完成,其“道德调解者”形象彻底破产,四合院“无主状态”形成,各角色进入“自我博弈”阶段。】

【“训禽”进度:98.5%,仅剩“潜在**牵连风险”未清除。】

林建军取了手册,锁好耳房。路过贾家时,门虚掩着,能看到贾张氏蜷缩在炕角,对着一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玉米粥发呆,秦淮茹在灶台边给棒梗缝补衣服,灯光昏暗,映得两人的影子在墙上晃来晃去,像幅凄清的画。

他没有停留。同情解决不了问题,规矩才能守住底线。秦淮茹若能早点明白“靠自己”比“靠别人”靠谱,也不至于落到这步田地。

阎埠贵听到动静,从自家窗户探出头,看到林建军离开的背影,又看看贾家的灯光,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了一阵,嘴里念念有词:“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话不假……”他转身从床底下拖出一个麻袋,往里面又塞了两个红薯,这是他从乡下亲戚那换来的,准备留着过冬。

【叮!】

系统的提示音捕捉到这一幕:

【“阎埠贵囤积”行为加剧,其“风险规避”策略升级为“物资储备”,与宿主的“家庭防御”形成隐性呼应(均为应对困难时期)。】

【奖励:“1959年物资紧缺预警清单”(含粮食、药品、燃料),可辅助家庭储备规划。】

林建军回到家时,苏岚正在给林卫国喂奶。小家伙吃得正香,小脸红扑扑的,听到开门声,含糊地“咿呀”了一声。“今天厂里说,下个月可能要发‘代食品’(红薯叶、糠麸),让大家有个准备。”苏岚的语气带着一丝担忧,“咱们的粮本够不够?”

“放心,我早托乡下亲戚买了些粗粮,藏在地窖里了。”林建军拿出系统奖励的“预警清单”,上面“1959年春:面粉供应减半”“1959年秋:煤票缩量”的字样触目惊心,“还有这个,照着清单再备点药品和煤油,有备无患。”

苏岚接过清单,看着上面详细的“储备量计算公式”,忍不住笑了:“你啊,连过日子都像搞技术,一点不含糊。”

“过日子比搞技术还重要。”林建军抱着儿子,看着他满足的睡颜,心里一片踏实。四合院的暗流再汹涌,也冲不到这里。他有技术傍身,有家庭作盾,有提前储备的物资,足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浪。

夜深了,四合院彻底沉寂下来。只有阎埠贵家还亮着灯,算盘声断断续续,像在计算着艰难的日子;贾家的灯灭得最早,秦淮茹大概是累极了,连咳嗽声都轻得像叹息;傻柱的屋里传来翻箱倒柜的声音,许是在找藏起来的干粮;易中海的房间一片漆黑,只有窗外的月光,照着他孤独的剪影。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寂静中响起,带着阶段性总结:

【“四合院蛰伏期”评估完毕,表面平静下的暗流已不足以构成实质威胁,宿主“物理隔离 规则坚守”策略全面奏效。】

【“训禽”进度:98.5%,距离第二阶段目标(初驯群禽)仅剩1.5%,需完成“困难时期的家庭防御”即可达成。】

【提示:真正的“训禽”,不是让对方屈服,而是让其明白——各自安好,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林建军站在窗前,看着四合院方向的沉沉夜色,怀里的林卫国咂了咂嘴,睡得正香。他知道,这安静只是暂时的,粮票缩减的压力、“大跃进”的余波、即将到来的困难时期,都会让院里的矛盾重新激化。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技术是他的铠甲,家庭是他的堡垒,规则是他的盾牌。无论四合院的暗流如何汹涌,他都会像守护军工质量一样,守住自己的小日子,守住怀里的希望。

至于那些还在泥潭里挣扎的“禽兽”们,终将在一次次的碰壁中明白:算计换不来温饱,眼泪求不来安稳,唯有脚踏实地,守住本分,才能在艰难的岁月里,挣得一席之地。

窗外的风渐渐停了,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像一幅未完的画,预示着更复杂的未来,也映照着林建军愈发坚定的脚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