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33章 军功兑换,坦克技术蓝图

三等功的军功章被林建军小心地别在棉衣内侧,冰冷的金属贴着胸口,却像一团火,灼烧着他的热血。自从系统解锁“军功兑换”功能后,他就一直在期待这一刻——这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换取技术蓝图的“硬通货”。

坑道里的油灯忽明忽暗,战士们大多已经睡熟,只有值岗的哨兵脚步声在远处回荡。林建军蜷缩在睡袋里,借着微弱的光线,集中意念呼唤系统,眼前立刻浮现出半透明的兑换面板,上面的选项在火光中闪烁着微光:

【当前可兑换选项(三等功级):】

【1. 战场机械维修进阶技巧(含装甲车辆应急抢修方案)】

【2. 压缩饼干一箱(100块,高能压缩,保质期1年)】

【3. 俄语军事术语手册(进阶版,含坦克、火炮专业词汇)】

【4. t-34坦克简易维修手册(全彩图解版)】

林建军的目光在选项上逡巡,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压缩饼干能解燃眉之急,但他更看重长远价值;俄语手册实用,却不及技术资料稀缺;最终,他的视线停留在了“t-34坦克简易维修手册”上——不,不对,系统面板最下方还有一行小字:“更多隐藏选项可通过‘深度兑换’解锁”。

“深度兑换。”林建军在心里默念。

面板瞬间刷新,一个全新的选项弹了出来,带着醒目的红色标记:

【隐藏选项:t-34坦克改进蓝图(初级)——消耗1次三等功军功,可获得发动机功率提升10%、履带耐磨性增强15%的关键参数及结构示意图,含苏联军工部门未公开的优化方案。】

林建军的呼吸骤然急促。t-34坦克是当前志愿军装甲部队的主力装备,火力猛、机动性强,但也存在明显短板: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功率衰减严重,履带容易被冻土磨损。这张改进蓝图,简直是为志愿军量身定做的!

“兑换!”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确认。

【叮!军功兑换成功!“t-34坦克改进蓝图(初级)”已存入系统空间,附带“参数解析说明”一份。】

一股信息流涌入脑海,蓝图的细节在眼前清晰展开:发动机的喷油嘴角度需调整3度,活塞环材质应更换为含镍合金,履带板表面需增加菱形防滑纹……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动,背后是无数次试验积累的军工智慧。林建军甚至能看到蓝图边角处用俄文标注的“1949年试验版”字样,显然是苏联尚未大规模应用的技术。

“这玩意儿要是能送回国内……”林建军攥紧了拳头,心脏砰砰直跳。新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坦克制造更是从零起步,这张蓝图不仅能提升志愿军的装备性能,更能为国内的坦克研发提供关键参考,至少能少走三年弯路。

“咋了?睡不着?”赵大勇翻了个身,揉着眼睛坐起来,后背的绷带在月光下泛着白,“是不是冻着了?我这儿还有件多余的棉衣。”

“不是,”林建军压低声音,把蓝图从系统空间取出——此刻它已变成一本厚厚的牛皮纸手册,封面上印着红星和齿轮图案,看起来与普通军手册无异,“你看这个。”

赵大勇凑过来看了几眼,挠挠头:“这不是坦克图纸吗?跟咱们修的t-34好像不太一样。”

“是改进版的。”林建军指着发动机参数,“按这个改,坦克能跑得更快,履带也更耐磨,特别适合朝鲜的地形。”

赵大勇眼睛一亮:“那赶紧给上面送啊!有这宝贝,咱们的坦克就能把美国鬼子的巴顿坦克揍得找不着北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林建军合上手册,“但这蓝图涉及苏联的技术机密,直接上报恐怕会有麻烦,得找个稳妥的方式。”

他想到了安德烈顾问。作为苏联派驻的军械专家,安德烈不仅懂技术,更清楚中苏之间的技术合作边界。由他出面转递,既能保证蓝图的真实性,又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第二天一早,林建军找到正在检查装备的安德烈,把手册递了过去:“顾问同志,这是我根据战场维修经验,结合咱们的t-34性能数据,总结出的一点改进想法,您帮我看看有没有道理。”

他刻意隐瞒了蓝图的来源——在这个年代,“系统”这种超自然存在,说出来只会引来麻烦。

安德烈起初漫不经心地翻着,可越往后看,眉头皱得越紧,蓝眼睛里渐渐燃起震惊的光芒。当看到发动机喷油嘴的优化方案时,他猛地抬起头,死死盯着林建军:“这……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算是吧。”林建军含糊其辞,“修得多了,就琢磨出点门道,可能不太成熟……”

“成熟?这简直是天才的构想!”安德烈激动地用俄语大喊,声音引来周围战士的侧目。他指着履带改进示意图,语速飞快,“我们的设计师研究了三年都没解决的低温磨损问题,你竟然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就……不可思议!”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失态,清了清嗓子,改用生硬的中文说:“林同志,这份方案非常重要,我必须立刻向莫斯科汇报,同时转交给你们的军工部门。你同意吗?”

“当然同意。”林建军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这本来就是为了提升志愿军的战斗力,能派上用场就好。”

安德烈深深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他显然不信这是一个年轻学徒能凭空琢磨出来的,但此刻也顾不上追问,抱着手册就匆匆走向通信帐篷。

王铁牛凑过来,捅了捅林建军的胳膊:“这蓝图真有那么神?能让安德烈那老毛子这么激动?”

“应该吧。”林建军笑了笑,“至少能让咱们的坦克少出点故障。”

【叮!检测到宿主将关键技术转化为实际战斗力,推动“科技报国”支线任务进展,获得奖励:“军工信任度 10”——可优先获取中苏军工合作信息;“基础材料学(金属篇)”——为后续研发奠定理论基础。】

林建军心中一暖。系统的奖励总是精准地指向他的需求,基础材料学正是他目前欠缺的——光有蓝图不够,还得知道用什么材料实现。

下午,团部的通讯员突然来到维修连,指名要见林建军。当他跟着通讯员走进团部帐篷时,发现里面坐满了人:团长、政委、后勤部长,还有安德烈和几位戴着眼镜的技术军官,气氛严肃得让人心跳加速。

“林建军同志,坐。”团长指了指面前的小马扎,开门见山,“安德烈顾问转来的t-34改进方案,我们已经看过了,非常出色!总部命令,让你详细说明方案的技术细节,配合军工部门尽快落地实施。”

林建军定了定神,从基础原理讲起,结合系统奖励的“基础材料学”知识,解释为什么选择含镍合金、菱形防滑纹的设计优势,甚至提出了用国内现有的鞍山钢铁厂的钢材进行替代的可行性。

他的讲解条理清晰,数据详实,连几位技术军官都频频点头。当说到低温环境下发动机的启动优化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激动地站起来:“小林同志,你这想法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去年冬天,有三分之一的坦克因为启动不了贻误了战机……”

会议一直开到深夜,最终形成决议:由林建军牵头,组建临时技术小组,在前线选取10辆t-34进行改装试验;同时将方案加急送回国内,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组织专家研究,尽快实现量产。

走出团部帐篷时,雪已经停了,月亮在云层中穿梭,给雪地镀上一层银辉。赵大勇和王铁牛还在外面等着,见他出来,连忙迎上去:“咋样?没为难你吧?”

“没有,”林建军笑着摇头,“还让我牵头搞改装试验呢。”

“真的?那太好了!”赵大勇乐得直搓手,“我就知道你小子有出息!”

回坑道的路上,林建军抬头望着满天繁星,突然想起北平的四合院。此刻的阎埠贵大概还在算计着几两煤球,贾张氏或许又在骂街,易中海则在琢磨着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威……那些曾经让他头疼的琐事,如今看来竟有些遥远。

他摸了摸胸口的军功章,又想起系统空间里的技术蓝图,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这场战争不仅是为了保家卫国,更是为了给新中国争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而他,一个来自未来的工程师,或许真的能凭借这些技术,让祖国的工业发展少走些弯路。

“等战争结束,”林建军轻声对自己说,“一定要把这些技术都带回国内,造咱们自己的坦克、自己的火炮。”

赵大勇没听清,问:“你说啥?”

“没什么。”林建军笑了笑,加快了脚步,“赶紧回去睡觉,明天还要修坦克呢。”

坑道里的油灯依旧昏暗,但林建军的心里却亮堂得很。他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或许布满荆棘,却充满了意义。军功兑换的不仅是蓝图,更是沉甸甸的责任——用技术让祖国强大起来,这才是对牺牲战友最好的告慰,也是对那个动荡年代最有力的回应。

夜色渐深,林建军在睡梦中仿佛看到一辆辆崭新的国产坦克驶下生产线,履带碾过大地,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那声音里,有他的汗水,更有无数像他一样默默奉献的中国人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