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12章 轧钢厂的小突破

轧钢厂的钳工车间,永远充斥着金属碰撞的“叮当”声和砂轮高速旋转的“嗡嗡”声。空气中弥漫着机油、铁锈和汗水的混合气味,工人们穿着厚重的工装,在各自的台案前忙碌,额头上渗出的汗珠很快被车间的热气蒸干,只留下一层薄薄的盐霜。

最近,车间里弥漫着一股焦虑的气氛。

问题出在刀具上。

车间新到了一批高速钢坯料,硬度比以往的材料高出不少,用来加工这批料的锉刀、刨刀磨损得异常厉害。原本一把锉刀能用一个星期,现在三天就得换,不仅影响生产进度,还浪费了大量工具成本。工人们怨声载道,连经验最丰富的王师傅都皱着眉,手里的锉刀刚用了两天,刃口就已经磨圆了。

“这什么破料!简直是吃刀!”一个年轻工人忍不住骂了一句,把手里的锉刀重重摔在台案上,火星溅起。

“别瞎嚷嚷,”王师傅瞪了他一眼,“是咱们的磨制手法不对,跟料没关系。”他拿起那把磨损的锉刀,对着光线仔细看了看,眉头皱得更紧了,“角度没找对,发力也有问题,不磨损才怪。”

林建军站在一旁,默默看着。他早就发现了问题所在。这批高速钢坯料的硬度确实高,但更重要的是,车间里沿用的还是老一套的刀具磨制方法,根本不适合这种新材料。

他脑海里闪过系统奖励的“高速钢刀具磨制技巧”——那里面详细介绍了针对高硬度材料的磨制角度、砂轮转速和冷却方法,能让刀具寿命提升至少三成。之前他只在自己的工具上试过,效果显着,现在看来,正好能解决车间的难题。

“师傅,”林建军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我觉得……可能不是料的问题,是咱们磨刀的方法得改改。”

王师傅抬起头,有些意外地看着他:“哦?你有什么想法?”

周围几个工人也停下手里的活,好奇地围了过来。谁都知道,这新来的学徒脑子活,上手快,但要说能解决连王师傅都头疼的刀具问题,大家还是有些怀疑。

林建军拿起一把磨损的锉刀,指着刃口说道:“您看,这刃口的角度是55度,对付普通钢材没问题,但这批高速钢硬度高,得把角度调到60度,这样受力更均匀,磨损能慢点。还有,磨的时候得用冷却液,不然高温会让刀刃退火,硬度就下来了。”

他一边说,一边拿起砂轮旁的冷却水管,比划着如何在磨制时控制水流,确保刀刃始终处于冷却状态。又拿起一把新的高速钢坯料,在台虎钳上固定好,演示如何用巧劲控制锉刀的走向,让刃口保持均匀的弧度。

他的动作不算熟练,但每一个细节都精准到位,完全符合“高速钢刀具磨制技巧”的规范。尤其是对角度和力度的把控,连王师傅都忍不住点头。

“有点意思……”王师傅摸着下巴,若有所思,“你这法子,试过吗?”

“试过,”林建军点点头,“我自己的那把锉刀,用这法子磨了三次,现在还能用,比别人的耐用多了。”

“那试试!”王师傅当机立断,把自己那把磨损的锉刀递给林建军,“按你说的法子,磨一把我看看。”

林建军深吸一口气,接过锉刀。周围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有怀疑,有期待,还有几分看热闹的意味。他定了定神,调整好砂轮转速,将锉刀的刃口对准砂轮,同时打开冷却水管,细小的水流精准地浇在接触点上,瞬间腾起一阵白雾。

“嗤——”

高速旋转的砂轮与金属接触,发出刺耳的声响,但在冷却液的作用下,并没有产生过多的火花。林建军手腕轻转,控制着锉刀的角度,60度的倾斜角稳定不变,每一次接触都恰到好处,既能磨掉多余的金属,又不会过度消耗刃口。

他的动作越来越流畅,原本有些僵硬的手臂渐渐舒展,身体随着砂轮的节奏微微晃动,仿佛与工具融为了一体。这是系统奖励的技巧与他自身努力结合的结果,也是一个钳工对工具产生“手感”的开始。

周围的议论声渐渐停了,工人们都看呆了。他们磨了一辈子刀,还是第一次见人这么磨——角度精准,力度均匀,还懂得用冷却液控制温度,这手法,比厂里的老技术员都专业!

半个多小时后,林建军关掉砂轮,拿起磨好的锉刀,用棉纱擦干净上面的水渍和金属屑,递给王师傅。

阳光下,锉刀的刃口泛着冷冽的青光,60度的角度锋利而匀称,刃口的纹路细密整齐,比新刀还要规整。

“好刀!”王师傅接过锉刀,掂量了一下,又用手指轻轻刮了刮刃口,赞叹道,“这角度,这平整度,绝了!”

他走到一堆等待加工的高速钢坯料前,拿起一块,固定在台虎钳上,用林建军磨好的锉刀试了试。

“沙沙——”

锉刀在钢坯上划过,留下一道均匀的痕迹,阻力明显比用旧方法磨的刀具小了很多,而且刃口几乎没有磨损的迹象。

“成了!”王师傅兴奋地喊道,“这法子管用!比原来的刀具至少耐用三成!”

周围立刻响起一片惊叹声。

“真的假的?这么神?”

“我看看!我看看!”

“建军这小子,藏着掖着啊!有这本事怎么不早说!”

林建军被围在中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是瞎琢磨出来的,还得多向师傅们请教。”

“请教个啥!你这手艺,够当我们半个师傅了!”一个老工人拍着他的肩膀,爽朗地笑道。

消息很快传到了车间主任赵大海那里。他正在为刀具损耗的事头疼,听说有学徒工琢磨出了好法子,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匆匆赶到车间。

“老赵,你来得正好,看看这刀!”王师傅把林建军磨好的锉刀递给赵大海。

赵大海接过锉刀,又看了看林建军加工的钢坯,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他在厂里干了二十多年,一眼就看出这磨制方法的门道——简单实用,还能大幅降低成本,简直是及时雨!

“好小子!林建军是吧?”赵大海拍着林建军的肩膀,力道不小,眼里却满是欣赏,“你这法子,解决了车间的大难题!说吧,想要什么奖励?”

林建军愣了一下,他还真没想过要奖励。

王师傅在一旁提醒:“主任,这小子是孤儿,日子过得紧巴,要不……奖励点粮票?”

赵大海哈哈大笑:“粮票算什么!我做主了,奖励林建军两斤猪肉票,再记一个三等功,月底奖金翻倍!”

“哇!”周围立刻响起一片羡慕的惊叹声。

两斤猪肉票!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可是天大的奖励!平时能吃上点肉星就算改善生活了,两斤猪肉,够一家人过个好年了!

林建军也有些激动,连忙鞠躬:“谢谢主任!谢谢师傅!”

“谢什么!这是你应得的!”赵大海摆摆手,大声对车间的工人们说,“都学着点!这就是钻研技术的好处!从今天起,就按林建军这法子磨刀,谁要是学得好,照样有奖励!”

“好!”工人们齐声应道,看林建军的眼神里,再也没有了怀疑,只剩下敬佩和羡慕。

中午去食堂打饭时,林建军成了焦点。

工人们纷纷跟他打招呼,有请教磨刀技巧的,有拍着他肩膀说“好样的”,还有几个老工人拉着他,要跟他“交流交流”技术心得。林建军一一回应,态度谦逊,既没骄傲自满,也没故作清高,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他打了一份高粱米饭和一勺白菜炖粉条,正找地方坐下,一个不阴不阳的声音响了起来。

“哟,这不是咱们车间的‘技术大拿’吗?刚得了奖励,就吃这个?怎么不买点肉改善改善?”

林建军抬头,看到傻柱端着一个盛满红烧肉的饭盒,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他身后跟着几个食堂的工人,眼神里都带着看热闹的意味。

显然,林建军得奖的事,已经传到食堂了。

傻柱的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他在食堂干了这么多年,论厨艺,厂里没人比得过他,但论技术,他连个学徒都不如。林建军刚来一个多月,就凭着“磨刀子”得了奖励,还让车间主任当众表扬,这让他觉得脸上有点挂不住。尤其是想到自己之前还因为贾张氏的事跟林建军吵过架,现在见他受这么多人追捧,心里更是酸溜溜的。

“我觉得挺好。”林建军没抬头,扒了一口饭,语气平淡。

“挺好?我看是舍不得吧?”傻柱走到他面前,把饭盒往桌上一墩,红烧肉的香味立刻弥漫开来,“也是,孤儿出身,哪见过这么好的奖励?要不,哥分你两块肉?就当……恭喜你了。”

他的语气里带着施舍的意味,眼神里却满是挑衅。

周围的工人都看了过来,等着看林建军的反应。

林建军放下筷子,抬起头,看着傻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傻柱哥,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这人有个毛病,无功不受禄。这猪肉票是我凭本事挣来的,想吃肉,我自己会买,就不劳你费心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傻柱的饭盒,意有所指地补充了一句:“再说,你的肉,还是留给需要的人吧。比如……后院的秦姐?”

这话戳中了傻柱的痛处。

他给秦淮茹送肉的事,厂里不少人都知道,背地里都笑他“傻”,为了一个寡妇掏心掏肺。现在被林建军当众点破,傻柱的脸“唰”地一下红了,又羞又气。

“你他妈说什么?!”傻柱猛地一拍桌子,饭盒里的红烧肉都震了出来,“我给谁送肉关你屁事!你个小畜生,刚得了点奖励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我只是实话实说。”林建军依旧平静地看着他,“傻柱哥,与其在这儿跟我置气,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提升自己。食堂的工作虽然安稳,但没点真本事,迟早会被淘汰。”

“我被淘汰?轮得到你教训我?”傻柱气得浑身发抖,伸手就要去推林建军。

“住手!”

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

赵主任和王师傅正好走进食堂,看到这场景,眉头都皱了起来。

“傻柱!你干什么!”赵主任厉声喝道,“在食堂打架,想被开除吗?”

傻柱的手僵在半空,看到赵主任,气焰顿时矮了半截,嘟囔道:“主任,我……我就是跟他开个玩笑……”

“有你这么开玩笑的吗?”赵主任瞪了他一眼,“建军是车间的技术骨干,刚为厂里解决了大难题,你不向人家学习也就算了,还来找茬,像话吗?”

傻柱被骂得抬不起头,脸涨得通红。

王师傅也走上前,拍了拍林建军的肩膀,对赵主任说:“主任,没事,年轻人闹点别扭,说开了就好了。建军,咱们走,我请你喝瓶汽水。”

“哎,好。”林建军点点头,拿起自己的饭盒,起身就走。

经过傻柱身边时,他停下脚步,低声说:“傻柱哥,与其嫉妒别人,不如好好练练手艺。厂里马上要征兵了,真到了前线,靠的是真本事,不是嘴皮子。”

说完,他不再理会傻柱铁青的脸色,跟着赵主任和王师傅离开了食堂。

食堂里,傻柱站在原地,手里还攥着拳头,周围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他身上,让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林建军最后那句话,像一根刺,扎进了他的心里。

征兵……前线……真本事……

他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这样浑浑噩噩地在食堂混日子,靠着给秦淮茹送肉找存在感,到底有没有意义。

而车间外,林建军拿着王师傅买的汽水,看着远处高耸的烟囱,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解决了车间的难题,得了奖励,还怼了傻柱,这一天,过得挺值。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在轧钢厂,在这个年代,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有信心,凭着自己的双手和脑子,再加上系统的帮助,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手里的汽水冒着细密的气泡,带着淡淡的甜味,像极了这个充满挑战,却也暗藏希望的年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