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盗墓:我在老家挖出了通天地宫 > 第35章

盗墓:我在老家挖出了通天地宫 第35章

作者:没想好CC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2 13:00:53

我愣了一下,随即拼命往前冲。梅生伯平时虽然也说粗话,但这样骂我还是头一遭,看来是真急了,生怕我出事才口不择言。

张弦听到动静问道:出什么事了?

我跑得气喘吁吁,根本说不出话来。这时何晓晴突然关灯,四周顿时陷入黑暗。一只强有力的手将我整个人提起拖到一旁,这力道绝非人力可为。我本能地拔刀刺去,却被对方轻易夺下。

那人捂住我的嘴低声道:是我。

听出是张弦的声音,我立刻安静下来。几分钟后,他松开手说:开灯吧。

见梅生伯安然无恙,我忙问刚才那黏糊糊的东西是什么。梅生伯没好气地说:让你跑你还往回冲,那是拾宝客!幸好遇上的是拾宝客,要是粽子,早把你生吞活剥了!

这话听得我后怕不已。李亨利沉吟道:拾宝客这么急着往里跑,怕是洞里出事了。

梅生伯突然问:莫非是生机棺?

李亨利点点头。张弦看了我一眼就快步向前,我们赶紧跟上。何晓晴小声抱怨:早知道就不来了,这鬼地方到处都是吓人的东西。

梅生伯用纯正的四川话安慰她:你走中间,挨着李老板和张小哥,保准没事。他地道的口音让我有些惊讶。

见何晓晴确实吓坏了,张弦对她笑了笑:有我在尽管放心。要是连我和李老板都应付不来,那你在家看电视都可能被天花板砸到。

听他这么说,何晓晴稍稍放松,勉强笑道:真的假的?你可别骗我。虽然嘴上不信,但看她神情明显安心不少。

李亨利提醒道:古籍有云:貔貅惊梦,财气偏南,大凶之兆。拾宝客往南边去了,大家都打起精神,别把小命交代在这儿,到时候我可顾不过来。

听他讲得神乎其神,虽然不太明白,但想到貔貅毕竟是只没**的蛤蟆,心里便信了大半。这种看似荒诞却又有迹可循的老话,还真说不准真假。我抽出**,暗自庆幸自己机灵,自从得了这把小刀就一直随身带着,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用场。

梅生伯念叨着:男人有了刀,胆气冲云霄。不过在地面上可不能总带着,是祸不是福。他说的就是普通社会的意思,跟下斗的行话相对。

我没搭腔,一行人闷头赶路,洞里只听见鞋底摩擦石头的声响。直到何晓晴的手电照见前方那具青铜棺,她才雀跃道:太好啦!总算到了!

顺着光线望去,那铜棺孤零零摆在溶洞正**,棺面打磨得锃亮,泛着瘆人的绿光。

李亨利瞪了何晓晴一眼:瞎激动什么?何晓晴立刻噤声,转头朝我吐舌头。我以为是冲我扮鬼脸,正要回应,却发现她是对着张弦做的。

我悄悄拉过梅生伯,问他这青铜棺是不是所谓的生机棺。梅生伯瞥了眼李亨利,低声道:也叫镇魂棺,具体我不清楚,但知道它跟长生有关,是救你三叔的关键。话音刚落,张弦和李亨利的目光齐刷刷射过来。

张弦开口道:简单说吧,镇魂棺是用陨铁打造的,能长期保存**,里面的特殊辐射还能促进伤口愈合。

我恍然大悟:类似水晶疗法?张弦点点头。

那现在棺里躺着墓主人吗?

张弦摇头,我刚要松口气,他又补了句:不清楚。

梅生伯打断道:别琢磨这个了,先想想怎么对付拾宝客吧。

我揉着太阳穴一筹莫展。那黏糊糊的巨型蛤蟆,光是模样就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更别说对付了。这时张弦长叹一声,伸手去拔背后的古剑。

你这剑...能劈开那癞蛤蟆吗?我问。

张弦没答话,身影悄无声息地没入黑暗。

他这一走,我心里顿时空落落的。既像突然失去了保护伞,又像是被某种陌生感啃噬着——这个总是形单影只的同伴,明明近在咫尺,心思却永远飘在远方。每次我以为已经摸透他的底细,把他当成交命兄弟时,他就会用我完全看不懂的举动,重新变成谜团。

我意识到自己也有些古怪,虽然对张弦了解不深,却莫名相信他的真诚。这种直觉难以解释,但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往往最可靠。外界的质疑与 ** 都无法动摇这份源自本心的确信。

走近几步后,我发现了躲在棺材后的拾宝客。它鼓动着腮帮,警惕地注视着我们,模样十分诡异。

65 那只巨大的青蛙让我心头一惊。李亨利将吴敌交到我手中,叮嘱道:等我喊的时候,立刻把他放进棺材,动作要又快又准。

确认我明白后,他才走向青铜棺。我紧张得心跳加速,脑海中不断闪现西阳地宫里给龙脸尸滴血的场景,双腿不由自主地发抖。

梅生伯拍了拍我的肩膀,有力的手掌让我稍稍平静。当李亨利距离镇魂棺不足三米时,拾宝客突然凶猛地扑了出来,速度快得惊人。

我惊出一身冷汗,后脑勺的伤口又开始渗血。李亨利敏捷地踢开拾宝客,迅速往东南方向跑去。蛙人怪紧追不舍,在地上留下一道绿色黏液。

黑暗中传来金属碰撞声,短暂的火光中映出张弦的面容——准确说是他与拾宝客近在咫尺的对峙。蛙人怪的长舌痛苦地扭曲着,爪子死死抓住插在腹部的古剑,内脏流了一地,场面骇人。

我花了几秒才反应过来,原来刚才的火星是剑身与它腹中金属碰撞产生的。这时李亨利已跑去开棺,我赶紧上前准备安置吴敌。

棺盖掀开的瞬间,青赤色的火焰骤然腾起,照亮了整个溶洞。火焰包围着李亨利,吓得重伤的拾宝客发出凄厉的尖叫。

虽然惊讶,但我看到李亨利向我露出神秘的微笑并招手示意。我猜测这可能是一种低温燃烧的化学反应,便上前将吴敌放入空棺中,与众人合力盖上棺盖。

询问火焰缘由时,李亨利轻描淡写地说:只是磷火而已。但我注意到棺内并无遗骨,明白他有所隐瞒,也就不再追问。

张弦皱起眉头,梅生伯连忙推了我一下:别在这儿耽搁了,棺材里没啥好东西,往里面去瞧瞧。

我们在幽暗的洞穴中前行了约莫半小时,拐弯处突然传来何晓晴惊恐的尖叫,紧接着是手电筒落地的声响,四周顿时陷入一片漆黑。

我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这手电要是摔坏了可麻烦大了,这可是上亿年前形成的洞穴,要是没了光源,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早知道就该我来拿手电,总比这丫头片子靠得住。

正慌乱地摸索手机时,张弦已经利落地捡起手电筒重新点亮,顺手递给了我。我赶紧往何晓晴惊叫的方向照去,只见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几具衣着完好的骷髅,看服饰像是专业考古人员。仔细数了数,共有四具遗骸。

张弦蹲下身仔细翻找,从一具骷髅的上衣口袋摸出张类似名片的物件。我们凑近细看,是张绿色镶边的考古工作证,可惜照片和字迹都被尸水浸得模糊不清。要不是我以前研究过这类证件,根本认不出来。

梅生伯神色凝重地告诉大家,这是八十年代考古队使用的证件,现在早已更新换代了。何晓晴也点头证实,说在外公家见过类似的。李亨利沉声道:这些人八成是被盗墓贼害死的,见财起意。再找找看有没有更有价值的线索。

我注意到梅生伯意味深长地看了李亨利一眼,却终究没说什么。

在骸骨堆里翻找时,我意外摸到一个用塑料布包裹严实的笔记本。虽然边缘有些泛黄剥落,但整体保存尚好。

把手电交给梅生伯后,我小心翼翼地翻开这本绿色封皮的日记。第一页工整地写着:1992年4月16日,我们六人小组奉命抵达安县,开启华夏文明宝库的发掘工作。马光群。

与同伴们交换过眼神后,我继续往后翻阅。

1992年4月19日,经过两天紧张筹备,今日正式动工。全体队员热情高涨,预计明日即可完成地面作业井的开凿。

接连几页都是日常工作的流水账,看得我昏昏欲睡。正想放弃时,下一页的内容突然抓住了我的眼球。

1992年4月日,阴。尽管气候反常,同志们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昨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的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必将为古蜀文化研究写下新篇章。赵队长设宴庆贺,众人尽兴而归。(24日上午补记)

我急切地翻开下一页。

1992年4月24日。工程进展受阻。方才还见阳光,转眼便细雨蒙蒙,看来近期都将持续阴雨。虽然设备简陋,但同志们**高涨,全力为社会主义考古事业贡献力量。

再往下翻,一行行文字让我心头涌起重重疑云。

1992年4月27日,暴雨倾盆。由于洞口坍塌,我们被困在地下已四天之久。小李携带的干粮耗尽,仅存一壶凉水。然而今日的勘探意义非凡,堪称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发现,但眼下我们该如何维持生命?

翻阅日记时,这个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不禁为当年的考古队员担忧起来,继续向后浏览。

1992年4月28日,我明白救援无望,此次行动属于绝密级别。所幸地下考古区连接着天然溶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令人惊奇的是暗河中游弋着奇特的盲鱼,味道鲜美,这让我们重获生机。

1992年5月1日,溶洞似乎没有尽头,我们已跋涉数日。为捕捉鱼类充饥,竟又回到了地下古城。我们迷失了方向。

同日的另一篇记载:今天是劳动节,这个光荣的日子里,赵队长激励队员们要保持坚强。或许我们永远无法脱困,但仍要完成神圣的使命。

令人费解的是,马光群在5月1日这天连续记录了三篇日记。翻到下一页,日期依然是5月1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