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364章 向北!向北!—“西伯利亚开拓团”

当江南的最后一丝暖意尚未完全褪去,北方的归化城——这座被顾昭命名为“北方之心”的草原新都,却早已是寒风凛冽,一片肃杀。

然而,就在这如刀子般刮过城头的寒风中,一股与季节截然相反的、混杂着狂热与希望的气息,正在城市的北门外集结、升腾。

这是一支任何时代的历史学家,都会感到匪夷所思的奇特队伍。

队伍的最前方,是数百名穿着厚重狗皮袄、脸上被风霜刻满了痕迹的汉人移民。他们大多是来自山西和河北的破产农民,顾昭的新政给了他们土地,而北方大开发的号召,则给了他们一个彻底改变命运的、充满风险的承诺。

在他们中间,夹杂着一些眼神复杂的特殊人群。几十名被赦免的哥萨克战俘,他们剃去了传统的发式,换上了大明的服装,但骨子里那种属于草原与冰原的剽悍,却依然清晰可见。他们将作为向导和翻译,为这支队伍指引通往他们故乡的道路。

队伍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群穿着新式棉布制服、戴着护目风镜的年轻人。他们的胸前,佩戴着西山书院的校徽,手里紧紧地攥着黄铜罗盘、六分仪和最新的、由制图总局绘制的羊皮纸地图。他们是西山书院地理与勘探系的第一批毕业生,他们的眼睛里,没有对未知的恐惧,只有对发现新航路、新山脉、新矿藏的、属于学者的狂热。

而在队伍的核心,几位金发碧眼、身形高大的罗斯人,正与开拓团的负责人低声交谈着。他们是哈巴罗夫曾经的副手,在雅克萨城下被俘后,被顾昭那套“世界公民”和巨额财富的理论成功策反,如今,他们将作为“技术顾问”,为大明开拓他们沙皇梦寐以求的土地。

犬吠、马嘶、沉重的木轮马车碾过冻土的吱嘎声,混合着人们因激动而哈出的浓重白气,构成了一曲向着未知与未来进发的、雄浑的交响乐。

他们的目标,是北方,是那片在所有中原人的印象中,除了冰雪与野兽一无所有的、被诅咒的土地——西伯利亚。

这场声势浩大的北进行动,其背后,源自于一个新成立的、权力几乎堪比一个独立王国的庞然大物——“大明西伯利亚开拓总公司”。

在与沙皇俄国签订了那份被后世称为魔改版的《尼布楚条约》,暂时划定了雅克萨一线的“和平”边界之后,顾昭的“北方大开发”计划,便毫不迟疑地进入了更加激进、也更具侵略性的第二阶段。

他深知,条约,从来都只是用来撕毁的,真正的边界,只存在于大炮的射程和贸易站的势力范围之内。

于是,一个效仿着历史上那些着名殖民公司的怪物,在顾昭的亲自授意下诞生了。

“西伯利亚开拓总公司”,其性质,与已经在大洋上纵横捭阖的“大明东印度公司”类似,却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它由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授权,由实力雄厚的大明皇家银行提供启动注资,但其最大的一笔资金来源,却并非国库,而是来自民间。

特别是那些在“西风烈”行动中,通过购买“赎罪券”和投资新政工厂,而得以保留元气的“新晋商”们。他们敏锐地嗅到了这片冰封土地下,所蕴藏的、足以让他们东山再起的庞大财富——毛皮、黄金、木材,以及各种闻所未闻的矿产。于是,他们疯狂地涌入,将巨额的民间资本,注入到了这个庞大的战争与商业机器之中。

公司被授予了几乎无上限的权力:在雅克萨防线以北,直至“北冰大洋”的广阔土地上,它拥有自由勘探、采矿、伐木、捕猎的权力;它可以在任何它认为必要的地方,建立贸易站、村镇、甚至是军事堡垒;最重要的是,它被授权可以组建自己的、规模不受限制的“护路军”,用以“保护商路和公司财产安全”。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了。这是以公司的名义,所进行的一场彻头彻尾的、国家级别的殖民与扩张!

而今天出发的第一支开拓团,他们的任务,便是这场宏伟扩张的序曲。

在公开的命令中,他们的目标,是沿着勒拿河逆流而上,打通一条从雅克萨到遥远的贝加尔湖的稳定商路,为帝国获取西伯利亚最珍贵的黑貂皮、优质的木材,并勘探沿途的金矿。

但在只有开拓团最高负责人才知道的、由顾昭亲自签发的加密密令中,还隐藏着更深层次,也更具野心的战略目标。

其一,寻找并控制那片传说中的“通古斯大爆炸”区域。作为一名穿越者,顾昭模糊地记得,在二十世纪初,那里曾发生过一场神秘的、威力堪比千万吨级核弹的空中爆炸。他有理由怀疑,那片区域的地下,可能蕴藏着某种特殊的能源矿物,比如,铀。哪怕找不到,对那片区域进行地质勘探,也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

其二,以贝加尔湖为中心,建立永久性的据点群。勘探湖区周围丰富的铁矿、煤矿资源,为未来的北方工业基地打下基础。

其三,也是最核心的一点:以贸易站为据点,向散布在广袤林海雪原中的通古斯、布里亚特、雅库特等原住民部落,传播大明文化,倾销廉价而优质的工业品——铁锅、食盐、布匹、烈酒,将他们牢牢地捆绑在大明的贸易与朝贡体系之上。从根基上,瓦解沙皇俄国未来东扩的社会基础,让哥萨克的探险队,在这片土地上,再也得不到一粒粮食的补给。

这,是一场针对未来的、釜底抽薪式的文明征服。

队伍的最前方,一名身披黑色貂裘、骑在一匹神骏黑马上的中年男子,正沉默地注视着前方那仿佛与天相接的、莽莽的雪原。

他不是汉人,那双狭长的眼眸中,闪烁着狼一般的精光与深沉的野心。他,就是曾经的大清摄政王,如今被顾昭“册封”为“北地郡王”的多尔衮。

在南京的那场世纪审判之后,顾昭给了这位昔日的死敌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他被任命为“西伯利亚开拓总公司”的“名誉顾问”,以及“北方八旗屯垦区”总联络人。

这是一个充满了恶毒与算计的阳谋。

顾昭的目的,昭然若揭。他要利用多尔衮在那些被强制迁徙到北方的满蒙八旗族人中,无可替代的威望,来安抚、管理、并最终驱使他们,成为开拓西伯利亚、对抗哥萨克的最前线的炮灰与先锋。他要用满洲人自己的刀,去为大明,开辟北方的疆土。

多尔衮知道这一点。他知道自己手中的这个“北地郡王”头衔,和那个名誉顾问的职位,不过是一个华丽的枷锁。顾昭给了他一把刀,让他去冲锋陷阵,但刀柄,却牢牢地握在顾昭自己的手里。

但他别无选择。

当他看到清军最后的精锐在山海关下灰飞烟灭,当他看到自己的兄长豪格的人头被挂在城楼上示众,当他看到曾经高贵的八旗子弟,沦为归化城外屯田的农夫时,他便明白,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

要么,就在这无尽的屈辱和监视中,作为一个废人,慢慢烂掉。

要么,就抓住这唯一的机会。

这既是囚笼,也是他唯一的舞台。他要用顾昭赐予他的这把刀,为他的族人,也为他自己,在这片冰封的、不属于任何人的土地上,杀出一条活路,甚至……杀出一个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王国!

想到这里,多尔衮的眼中,燃起了对权力和未来的、几乎要溢出来的无限渴望。他猛地一夹马腹,黑马长嘶一声,第一个冲入了前方的茫茫雪原。

“向北!向北!”

他的怒吼声,在寒冷的空气中,远远地传了开去。

队伍顶着风雪,艰难地行进了十余日。他们早已越过了旧有的边境线,进入了一片完全陌生的、雪白色的世界。墨绿色的针叶林如同海洋,一直延伸到天际的尽头。

就在这一天,前方的斥候传来警报——一支小股的哥萨克探险队,出现在了队伍的左前方。

开拓团的负责人,一名曾在新军中担任过团长的退役军官,立刻下达了戒备命令。但这一次,他没有像以往那样,准备好丝绸和茶叶,去进行友好的贸易。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冷酷的笑容。

“护路军第一营,出击!”

随着命令,一支约三百人的骑兵,迅速从队伍的侧翼分离出来。他们,正是由多尔衮亲自从八旗屯垦区中,挑选出的最精锐的巴牙喇勇士,所组成的新八旗“护路军”。

他们不再是穿着破旧棉甲、手持弓箭的旧式骑兵。他们身上,是统一配发的、内衬钢片的深蓝色棉制军大衣,脚蹬高筒牛皮靴,背上,斜挎着一支崭新的、由大明北方兵工厂生产的制式后膛步枪。

他们的队列,如同一堵移动的蓝色墙壁,以无可阻挡的气势,向着那群还在茫然四顾的哥萨克人,包抄而去。

那十几名哥萨克,显然被这支突然出现的、装备精良的正规军,给彻底吓傻了。他们还没来得及举起手中的火绳枪,数百支黑洞洞的枪口,就已经对准了他们。

没有开火。

多尔衮催马,缓缓上前。他用还算流利的俄语,对着那名哥萨克头领,露出了一个混杂着威慑与“善意”的微笑。

“我是大明西伯利亚开拓总公司的顾问,北地郡王多尔衮。”他说,“此地,以及此地以北的所有土地,皆为我大明皇帝陛下所授权的开拓范围。现在,我代表公司,‘邀请’各位,放下武器,到我们的雅克萨贸易站去做客。在那里,会有温暖的房间,和热乎乎的麦酒,等着你们。”

那名哥萨克头领,看着眼前这位气势逼人的东方贵族,又看了看周围那些如狼似虎、枪口黑得发亮的骑兵,咽了口唾沫,明智地选择了扔掉手中的武器。

看着这些被缴械的哥萨克,被“护送”着,垂头丧气地走向队伍后方,多尔衮的眼中,闪过一丝快意。

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缴械。这是一种宣告。一种用绝对的武力,向这片土地上所有的觊觎者,所做出的、强硬无比的宣告。

大明,来了。

而他多尔衮,将是这场宏大征服的,执刀人。

他回过头,看向南方。在那遥远的天际线之下,是南京,是顾昭。他仿佛能感受到那道始终注视着自己的、冰冷的目光。

但他不再畏惧。

他勒转马头,再次望向那片无垠的、充满了财富、危险与机遇的北方雪原,只觉得胸中的野心与豪情,如同脚下的勒拿河一般,奔腾不息。

向北!向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