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354章 多尔衮的“平叛策”

就在北境的军情和汉城的谍报,如同两条交错的暗流,汇入南京那深不见底的权力漩涡之中时,一个早已被帝国中枢遗忘在角落里的人物,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姿态,昂然走到了舞台的中央。

他就是爱新觉罗·多尔衮。

昔日的后金和硕睿亲王,大明帝国最凶悍的敌人之一,如今,却只是一个被软禁在南京城内、剥夺了所有实权、仅仅保留着一个虚衔的“归义王”。

然而,当他再次出现在最高国务委员会的视野中时,他所展现出的,却绝非一个阶下囚的颓丧与卑微。

南京,礼部衙门。这里被临时辟为接待和商议对朝军务的特别会议厅。

当多尔衮缓步踏入这间挂着巨大辽东-朝鲜半岛全图的厅堂时,所有在场的帝国重臣,包括新任首辅陆臻和工部尚书孙元化在内,都感到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多尔衮穿着一身崭新的、按照大明藩王规制特制的绛紫色四合如意云纹朝服,头戴金丝冠冕。这身华贵的服饰,穿在他那依旧挺拔强健的身躯上,非但没有显得滑稽,反而透出一种奇特的、被压抑的威严。他脸上那因为长期软禁而略显苍白的肤色,不仅没有削弱他的气势,反而让他那双深邃的眸子,显得更加锐利逼人。

此刻的他,看上去不再是一个战败的囚徒,而更像是一位手握乾坤、洞悉全局的战略家,正准备向一群焦虑而迷茫的学生,讲解一堂关于战争与权谋的课程。

他没有理会众人审视的目光,只是径直走到大厅中央,先是极为规范地,向着北平紫禁城的方向,行了一个标准的君臣大礼。随即,又朝着南京的方向,深深一躬。

“罪臣多尔衮,参见诸位大人。”他的声音,沉稳而洪亮,充满了磁性。

紧接着,他从随从手中,接过两个精致的锦盒,亲手呈上。

“此二物,乃罪臣数年幽禁,痛定思痛之所得。其一,为《罪己书》,痛陈罪臣当年助纣为虐、与天朝为敌之滔天大罪;其二,为罪臣呕心沥血草拟之《平定豪格逆党方略》,或可为诸位大人分忧一二。”

这番做派,当真滴水不漏,姿态低到了尘埃里。他首先呈上的那份《罪己书》,文采斐然,情感真挚,将自己描绘成一个被野心蒙蔽、误入歧途,如今幡然醒悟,决心痛改前非,一心一意效忠大明皇帝与护国首相的“浪子”。

若非在场之人都知道他过去的赫赫凶名,几乎要被这篇文字所打动。

但所有人都清楚,这不过是开胃菜。真正的主菜,是那份《平定豪格逆党方略》。

陆臻首辅示意属下展开方略,而孙元化等人则围了过来。但多尔衮却抢先一步,走到了那副巨大的地图前,拿起一根长杆,俨然一副主讲者的姿态。

“诸位大人,”他没有看手中的方略,显然所有内容早已烂熟于心,“豪格小儿此次叛乱,看似来势汹汹,实则外强中干,其根基建立在沙土之上,只需三策,便可令其土崩瓦解。”

他的自信,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连最警惕他的陆臻,也不由自主地凝神倾听。

“其一,为政治攻心,釜底抽薪!”

多尔衮手中的长杆,重重地点在了“朝鲜汉城”的位置上。

“豪格此次举事,最毒辣之处,便在于他所举的这面‘尊朱讨顾’的大旗。这面旗,迷惑了朝鲜的旧贵族,也可能动摇大明内部的一些守旧势力。要破此局,其实易如反掌。”

“我恳请委员会,立刻奏请北平的皇帝陛下,由天子亲自下一道罪己诏,痛斥豪格弑杀朝鲜国王、背弃盟约、分裂大明之滔天罪行,将其定性为‘国贼’、‘叛匪’!同时,立刻从被接到南京奉养的朝鲜李氏宗室之中,挑选一位德高望重的王子,册封其为新的‘朝鲜国王’,并昭告天下,凡光复汉城者,皆为朝鲜中兴之功臣!”

他加重了语气,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如此一来,豪格‘扶明忠臣’的伪装,将不攻自破!他将从一个‘尊朱’的义士,变成一个‘弑君篡国’的逆贼。那些被他裹挟的朝鲜军队和贵族,自然会人心浮动。我们在道义上,将占据绝对的制高点!”

此言一出,孙元化等人纷纷点头。这一招,确实是正本清源,直击要害。

多尔衮见状,微微一笑,继续抛出他的第二策。

“其二,为军事瓦解,以旗制旗!”

他的长杆,从汉城,划向了北方的镇江。

“豪格这支所谓的‘扶明讨逆军’,核心战力,依旧是那些被流放朝鲜后心怀怨恨的数千八旗精锐。他们怀念的,是过去在大金国时期的荣光与特权。对付他们,用火枪火炮固然有效,但最好的武器,其实是他们的‘身份’和‘传统’。”

他的声音,在这一刻,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蛊惑力。

“罪臣在此,斗胆恳请委员会,恳请护国首相!准许罪臣,从这些年被俘虏、被流放、被安置在大明各处的八旗子弟中,挑选出一千名真正心向大明、愿意为天朝效力的青壮!由罪臣亲自加以训练、整编,组建一支全新的、忠于大明的‘正白旗新军’!”

“再建八旗?!”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在厅内炸响。陆臻和几位文臣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多尔衮却仿佛没有看到他们的警惕,自顾自地继续说道:“但是,我们不打后金的龙旗!我们打的,是‘为老汗王努尔哈赤,为太宗皇帝皇太极清理门户’的旗号!豪格弑杀宗主国册封的国王,此为不忠;自立为汗王,此为不孝!我们这支新军,将作为大明王师的先锋,去战场上,去阵前,去告诉那些被蒙蔽的八旗兵,谁才是真正的叛徒!用我们满洲人自己的方式,去瓦解他们的斗志,去策反他们的将领!”

“以八旗,来制八旗!这,才是成本最小,收效最大的办法!”

这番话,让原本强烈反对的几位大臣,陷入了沉思。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办法,听起来……确实极具诱惑力,而且无比狠毒。

不等他们消化,多尔衮又抛出了他的第三策,长杆直指地图的右下角——日本列岛。

“其三,为外交封锁,断其外援!”

“豪格此人,野心极大。一旦他稳固了在朝鲜的统治,下一步,必然会仿效当年的丰臣秀吉,将目光投向对马海峡对岸的日本。这一点,日本的德川幕府,比我们更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懂。”

“我建议,立刻派遣一位精干的使者,携带国书,前往江户。向德川幕府陈明利害,并许诺,只要他们能派遣水师,从海上封锁朝鲜的釜山、仁川等港口,骚扰其沿海地带,切断其可能的海上贸易线。事成之后,大明可以向日本开放更多的贸易口岸,甚至向他们出售我们淘汰下来的旧式火器和战船。”

“如此,豪格便会陷入北、南、东三面受敌的困境,其所谓的‘北伐大业’,将不战自乱!”

三策讲完,整个厅堂,鸦雀无声。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多尔衮这套环环相扣、兼具政治、军事与外交的立体化战略给震撼了。这套方略,其眼光之毒辣,手段之老道,心思之缜密,简直不像一个阶下囚能想出来的,倒像是顾昭本人亲手草拟的一般。

良久,陆臻首辅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他看着多尔衮,眼神中既有赞赏,更有深深的忌惮。

“睿亲王之策,可谓字字珠玑,老辣无比。”他缓缓说道,“政治攻心与外交联络二策,委员会原则上同意,可以立刻着手去办。但……重建八旗新军一事,兹事体大,无异于养虎为患。此事,必须立刻上报,请远在南洋的镇国公亲自定夺。”

多尔衮闻言,脸上没有丝毫失望,反而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知道,这份方略,最终一定会送到顾昭的案头。而他相信,顾昭那样的枭雄,一定能看懂他这套方略背后,真正的含义。

他的内心,正在进行着一场无人能听见的独白:“豪格,我愚蠢的好侄儿,你以为你高举的,是‘尊朱’的旗帜,想要在这乱世中,为我爱新觉罗家,博取一线生机?你错了。看看这南京城的蒸汽机,看看那些远航万里的铁甲舰吧。这个天下,很快就既不姓朱,也不再姓爱-新-觉-罗了。”

“我今日所承受的屈辱,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复兴什么大金国,而是为了我的族人们,能够在这即将到来的、由钢铁和火焰铸就的新世界牌桌上,还能勉强地,留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座位。”

万里之外,“镇海”号旗舰。

当南京的电报,将多尔衮的整套方略,一字不差地呈现在顾昭面前时,顾昭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欣赏笑容。

“人才啊……真是个人才。”他将电报递给身旁的念云,“这个多尔衮,比他那个只知道蛮干的侄儿,高明了不止一个层次。他已经看清了未来的方向,并且在为他的族群,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念云快速地看完了电报,秀眉微蹙:“可是……重建八旗,终究是心腹大患。万一他借此机会,重新坐大……”

顾昭摇了摇头,走到海图前,拿起红蓝铅笔,在地图上画着什么。

“不必担心。一只被拔了牙、剪了爪子的老虎,依旧可以用来驱赶野狼,只要链子,还牢牢地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他转身,拿起笔,在拟好的电报回复稿上,写下了自己的决断。

“多尔衮之策,可用。”

“准其建军。但这支‘正白旗新军’的兵员,必须由我们亲自审查挑选;所有的中下级军官,必须从西山讲武堂的毕业生中指派;所有的武器装备、粮草后勤,统一由南京军部调拨;最关键的,军中的监军和政委,必须由我廉政公署和情报总局的人担任。”

“告诉多尔衮,他可以成为这支军队的‘旗帜’,甚至是名义上的总教官,但他,永远不会是这支军队的统帅。”

写到最后,顾昭的笔锋,透出一股森然的寒意。

他在电报的末尾,又加了一句总结性的批示。

“就让这两只来自白山黑水的老虎,去朝鲜半岛上,狠狠地撕咬吧。我们在山顶上,静静地看着。”

“最终,死的,是我们的敌人;而活下来的那一个,也必将筋疲力尽,爪牙尽断,再也构不成任何威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