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321章 黄金的回归与京师的“地震”

当归化城那场除夕夜的风暴,以文字的形式,化作一份份令人心惊胆战的军报,摆在崇祯皇帝的御案之上时,它所引发的,还仅仅是局限于皇宫内部的、一场关于信任与背叛的个人风暴。

而当那场风暴的“战利品”,被塑造成一支延绵数十里、浩浩荡荡的黄金车队,以一种近乎炫耀的、无可阻挡的姿态,缓缓向着帝国的心脏——北京城,压迫而来时,它所引发的,便是一场足以改变国运走向、重塑权力格局的,真正的超级大地震。

自大同府出关墙,一路南下,这支由王五亲率三千龙骑兵精锐,护送着的庞大车队,便成了整个北直隶最引人瞩目、也最令人疯狂的奇景。

数百辆坚固的四轮马车,首尾相连,在官道上排成了一条望不到尽头的钢铁长龙,车轮碾过冻土,发出沉重而富有韵律的轰鸣,仿佛是大地的脉搏。每一辆车的车辕之上,都高高悬挂着代表镇北军的玄鸟黑龙旗,以及一面鲜红的、上书“献俘”二字的大旗,那旗帜在凛冽的寒风中,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车上装载的,并非寻常货物。

最前面的数十辆马车,装载的是一箱箱被打开了盖子,故意让里面那灿烂夺目的金砖银锭,暴露在朗朗乾坤之下的金银。阳光照射其上,反射出万道金光,几乎能将人的眼睛刺痛,那是一种最原始、最野蛮、也最具冲击力的视觉震撼。

紧随其后的,是无数被封存起来的珍奇异宝、古玩字画,是从晋商数百年积攒的宝库中,抄没而来的雅致之物;再往后,则是堆积如山的珍贵皮毛、上等药材,以及足以让整个京师的贵妇们为之疯狂的各色珠宝。

这哪里是押送财物,这分明是一条缓缓流动的、由黄金与财富构成的河流!

消息,比车队的速度更快。

“听说了吗?镇国公在关外打了大胜仗,把蒙古人的金山都给搬回来啦!” “什么蒙古人,我听说是镇国公神兵天降,把那些通敌卖国的山西奸商的老窝给一锅端了!这些钱,都是从叛国贼手里抄来的!” “我的天爷!你们看那金子,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镇国公这是要给陛下送一份天大的新年贺礼啊!”

车队所过之处,万民空巷。无数百姓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挤在官道两旁,伸长了脖子,用一种近乎朝圣般的狂热眼神,注视着这支队伍。他们看着那些冰冷肃杀、纪律严明,却对自己人秋毫无犯的镇北军士兵,再看看那些代表着无尽财富的金银,一种朴素的情感,在他们心中油然而生——这位镇国公,是真正在为大明,为他们这些百姓做事的活菩萨,是能给这个穷困潦倒的帝国,带来真金白银的“财神爷”!

……

在黄金车队距离京师尚有三百里之时,一骑快马,已经卷着烟尘,冲入了北京城。

信使递上的,并非捷报,而是一份由顾昭亲笔所书的,“请罪”的奏折。

彼时,崇祯皇帝正在文华殿,与内阁及六部九卿,商议着如何应对因“西风烈”突然崩盘,而在山西乃至整个北方,引发的剧烈金融动荡。朝堂之上,吵作一团,有人主张严惩顾昭“擅开边衅”,有人则认为当务之急是稳定金融,追缴晋商“赃款”。

就在这时,顾昭的奏折,被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呈了上来。

崇祯打开奏折,只见上面那熟悉的、刚劲有力的字迹,却一改往日的锋芒毕露,通篇都用了一种谦卑到近乎卑微的口吻写就。

“罪臣顾昭,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奏陛下:”

“臣奉皇命,巡查山西,意在整顿商税,为国开源。然在此期间,查得晋商‘西风烈’,交通外虏,资敌叛国,其罪罄竹难书。为追索其藏匿于关外之巨额赃款,臣斗胆便宜行事,遣麾下总兵王五,率部出关。”

“然追剿途中,偶遇蒙古察哈尔部内乱,流匪四起,为护佑商路通达,安定边氓,不得已而兴兵,攻陷其巢穴归化城。此举未经圣裁,擅开边衅,乃取死之道,臣知罪之深,罪该万死……”

读到这里,朝堂上的诸位大臣,无不暗自冷笑。好一个“偶遇”,好一个“不得已”!这份奏折,简直是将“先斩后奏”四个字,包装成了一次“为国追赃,顺手平乱”的忠臣之举,其间的春秋笔法,当真是滴水不漏。

然而,当他们继续往下看时,所有人的呼吸,都不由得为之一滞。

“……然此番查抄‘西风烈’贼巢,竟得金银财货,折合白银,数达三千余万两,臣不敢私藏分毫,已尽数装车,遣王五押送回京,尽数献于陛下,以充国库,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另于城中,俘获林丹汗家眷,亦不敢擅自处置,一并献于御前,听候圣上发落。罪臣现驻节山西太原,处置晋商余孽,稳定地方金融,静候陛下罪责,万死不辞!”

三千余万两!

这个数字,如同一道九天惊雷,狠狠地劈在了大殿中每一个人的头顶!

整个大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在刨除所有开支之后,能够结余到国库里的,也不过区区两三百万两!而这,已经是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的年景了!

顾昭这一次抄家,抄出来的钱,竟然相当于大明朝十年,甚至十五年的国库纯收入!

整个文华殿,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的大臣,都面面相觑,他们脸上的表情,精彩到了极点。有震惊,有嫉妒,有贪婪,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的恐惧。

他们知道,这份奏折,连同那即将到来的黄金车队,已经不是一份简单的“献金”,而是一份政治宣言。它用最无可辩驳的方式,宣告了一个事实——顾昭,已经拥有了可以不依靠朝廷,不依靠任何人,仅凭一己之力,便能左右这个帝国国运的、恐怖的实力!

……

崇祯皇帝,在看到那个数字的瞬间,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让他眼前阵阵发黑,几乎要幸福到晕厥过去。

缺钱!

这是他自登基以来,如同梦魇一般,日夜缠绕着他的两个字。

他想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荡平东南倭寇,没钱!他想给边军足额发放粮饷,让将士们用命杀敌,没钱!他想赈济中原的灾民,让他们不至于铤而走险,揭竿而起,还是没钱!

他这个九五之尊,当得窝囊至极,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内阁的脸色,都要和户部的官员,为了区区几十万两银子,吵得面红耳赤。

而现在,三千多万两白银,即将属于他,完完全全,只属于他一个人!

一种前所未有的、极致的狂喜,瞬间淹没了他所有的理智。

他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因为太过激动,甚至打翻了御案上的茶杯,他却浑然不觉,失声大笑道:“好!好一个顾昭!好一个镇国公!传朕旨意!开彰仪门,朕要亲率百官,迎接镇国公为国追回的‘赃款’!朕要让天下人都看看,何为国之柱石,何为大明忠良!”

在这一刻,什么“擅开边衅”,什么“功高震主”,全都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的脑子里,只剩下那座即将到来的金山银海。

……

三日后,北京,彰仪门。

崇祯皇帝身着最隆重的衮龙袍,亲临城楼,身后,是噤若寒蝉的文武百官。城楼之下,是黑压压一片,翘首以盼的京城百姓。

当那支金色的长龙,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整个北京城,都沸腾了!

欢呼声,如同山崩海啸,直冲云霄!

崇祯皇帝扶着城墙,看着那一箱箱被打开的、闪烁着璀璨光芒的金银,被龙骑兵战士们,如同搬运寻常货物一般,一箱箱地抬下马车,他的呼吸,变得无比急促,双眼之中,燃烧着狂热的火焰。

他的内心深处,一个声音在疯狂地呐喊:

“金子!银子!都是朕的了!有了这些钱,朕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朕要扩军!朕要造船!朕要犒赏三军!朕再也不用看那些文官的脸色了!朕,才是天下之主!真正的主人!”

然而,就在这份狂喜达到顶点的瞬间,另一个冰冷的声音,却如同毒蛇一般,从他心底最阴暗的角落,悄然钻了出来。

他看着城下列队肃立,那三千名如同冰雕雪塑一般,散发着骇人杀气的龙骑兵;他看着为首的王五,那张写满了桀骜与忠诚的脸;他再看着那一望无际的、仿佛永远也搬不完的金山银海……

一种比严冬寒风还要刺骨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

他的内心,响起了另一个声音,一个让他浑身冰冷的声音:

“他……他顾昭一个人,就抄出了比整个大明国库,数十年积蓄还要多的钱……他今天,能把这座金山献给朕……”

“那明天呢?他能给朕,是不是,也能给别人?”

“他今天,能为朕献上金银……那明天,他能献上什么?是传国玉玺,还是朕的这颗项上人头?”

功高震主的恐惧,在这座金山银海的巨大阴影之下,被无限放大!

崇祯皇帝的脸,在狂喜与恐惧的交替折磨下,变得扭曲而苍白。他紧紧地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掌心,却感觉不到一丝疼痛。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与顾昭之间,君臣的名分还在,但那份曾经的信任与倚重,已经在这条黄金铸就的河流的冲刷下,彻底荡然无存了。

他得到了一座金山,却也为自己,请来了一尊神。

一尊……他请不走,也惹不起,更不敢去拜的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