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296章 决战巴达维亚(上)—封锁与围困

当京师的朝堂之上,崇祯皇帝正为了他那被制度轻松化解的“太子监国”之谋而倍感无力与挫败之时,那份经由“辅政委员会”全票通过、并以太子监国名义下发的、敦促前线将士“奋勇杀敌,以慰国殇”的敕令,已经通过电波,跨越了万里的海疆,抵达了顾昭的旗舰“镇海号”。

对于京城的政治交锋,顾昭似乎毫不意外,他只是平静地看完了来自最高国务委员会的简报,随手将那份以太子名义发来的敕令放在了一旁。他很清楚,当他所建立的那个制度化的权力核心开始高效运转之后,旧时代的帝王心术,所能起到的作用便已经微乎其微了。

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传我命令,”他对着身边的传令官,声音冰冷而坚定,“舰队全速前进,目标,巴达维亚。通知各分舰队指挥官,于预定时间,抵达指定封锁位置。命令陆战队总指挥,准备实施‘海神之锤’登陆计划。复仇的时刻,到了。”

随着他一声令下,这支在马六甲海峡集结完毕、并获得了“国际社会”合法授权的庞大联合舰队,如同一头被唤醒的远古巨兽,拖着覆盖天际的浓密黑烟,向着爪哇岛,那座荷兰人在整个亚洲最核心、最坚固的巢穴,发出了最后的怒吼。

数日后,巴达维亚的清晨。

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简·皮特斯佐恩·科恩,如同往常一样,端着一杯来自锡兰的红茶,站在总督府顶层的阳台上,用一种傲慢而满足的眼神,俯瞰着这座由他一手缔造的“东方阿姆斯特丹”。坚固的棱堡,宽阔的运河,整齐的街区,以及港口内那密密麻麻的商船桅杆,这一切,都让他坚信,这里是上帝赐予荷兰人的、在东方最坚固的基石。

然而,就在下一刻,他脸上的惬意与傲慢,彻底凝固了。

在地平线的尽头,一片如同乌云般的阴影,正在迅速地扩大、逼近。那不是风暴,而是由数百艘舰船的桅杆与烟囱所组成的、一片移动的钢铁森林!紧接着,刺耳的警钟声,如同被掐住脖子的鸭子般,在巴达维亚城的各个角落,疯狂地响了起来。

科恩手中的茶杯,失手滑落,在坚硬的地板上摔得粉碎。

他看到了。在那片钢铁森林的最前方,几艘他从未见过的、巨大得如同山峦般的钢铁巨舰,正以一种无可阻挡的姿态,引领着整个舰队,劈波斩浪而来。而在那最高大的主桅杆上,一面他永远无法忘记的、绣着金色五爪巨龙的旗帜,正迎着海风,发出猎猎的、仿佛是审判宣言般的声响。

“明国人……他们……他们真的来了!”科恩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和一丝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恐惧,而变得嘶哑。

顾昭的舰队,没有给予荷兰人任何反应的时间。

战斗,甚至不能称之为战斗。当巴达维亚港口外围炮台上的荷兰炮手们,还在手忙脚乱地试图瞄准那些远在他们射程之外的庞然大物时,明军舰队那超长射程的后装线膛舰炮,就已经发出了怒吼。

一枚枚呼啸而至的炮弹,精准地落在了那些简陋的岸防炮台之上。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砖石、炮架与人体,一同被撕成碎片,抛向了天空。仅仅不到半个时辰,巴达维亚所有外围的海防设施,便被彻底清除。

紧接着,庞大的舰队群,如同张开双臂的巨人,以一种教科书般的精准操作,彻底封锁了巴达维亚港的所有出海口。从这一刻起,这座孤城,与外界的一切物理联系,都被彻底斩断了。

与此同时,在巴达维亚东侧一处地势平坦的海岸,数以百计的登陆艇,在数十艘装备了小口径速射炮的浅水炮舰的掩护下,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向了海滩。

数万名身着新式迷彩作战服、手持后装步枪的海军陆战队员,以排山倒海之势,成功登陆。荷兰人所组织的、由少量欧洲士兵和大量本地仆从军组成的滩头防线,在经历了明军炮舰毁灭性的火力准备之后,几乎是一触即溃。

一场在科恩预想中,至少应该持续数周的登陆与反登陆作战,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便以明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伤亡,宣告结束。

然而,真正让科恩和巴达维亚城内的所有欧洲殖民者感到绝望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在他们那沿袭自欧洲中世纪的、僵化的战争思维里,敌军在登陆之后,应该是挖掘壕沟,修筑营垒,然后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缓慢地将重炮拖拽到前线,最后才开始一场旷日持久的围城战。

但他们看到的,却是一幅足以颠覆他们三观的、宛如魔鬼造物般的景象。

就在陆战队巩固登陆场的同时,数千名身着统一工装的工兵部队,也随同大批的物资,登上了海岸。他们没有挖土,而是在一片被迅速平整出来的土地上,开始以一种惊人的、流水线作业般的速度,铺设一种由两条平行铁轨和枕木组成的、闪着金属光泽的“道路”。

“那是什么?魔鬼的轨迹吗?”一名在棱堡上用望远镜观察的荷兰军官,发出了不可思议的惊呼。

他们看到,那些明军工兵,以小队为单位,配合默契,有人负责铺设枕木,有人负责安放铁轨,后面则跟着手持特制长柄铁锤的士兵,用一种富有节奏感的、铿锵有力的号子声,将巨大的道钉,砸入枕木之中。这条钢铁“道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海岸登陆点,向着巴达维亚的包围圈外围,疯狂地延伸。

仅仅一天之后,当第一台拖着长长黑烟的、小型的蒸汽机车,拉着十几节装满了炮弹、粮草甚至重型攻城炮的平板车厢,发出“况且况且”的轰鸣声,在这条被顾昭命名为“复仇一号线”的野战铁路上飞驰而过时,城墙上的荷兰守军,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上帝啊!

这已经不是战争了,这是神迹!或者说,是巫术!

他们无法理解,这种只应该存在于传说中的运输效率,是如何出现在现实中的。在他们的认知里,将一门重炮从海岸运到前线,需要上百名民夫和数十头牲畜,耗费数天的时间。而现在,中国人只用一个冒着烟的钢铁怪物,在几个时辰内,就完成了数十倍于他们的工作量!

如果说,野战铁路是从生理上摧毁了荷兰人的抵抗意志,那么,另一项技术的运用,则是从指挥层面上,给予了科恩最沉重的打击。

随着阵地的稳固,无数的电报线,如同蜘蛛网一般,从停泊在海上的旗舰“镇海号”上的总指挥部,一直连接到了陆地上的军、师、旅,甚至是团一级的指挥所。

顾昭端坐在他那宽大的指挥室内,面前铺着一副巨大的、标注着战场实时动态的沙盘。他无需再像传统将领那样,依靠快马或者信鸽来传递命令。他的任何一道指令,都可以在几秒钟之内,通过电报员的指尖,化作“滴滴答答”的电波,瞬间传达到战场的每一个角落。

“命令,右翼第一陆战师,向三号高地推进,构筑重炮阵地。”

“命令,工兵部队,加快二号铁路支线的铺设速度,务必在今晚前,将十六门一百五十毫米口径榴弹炮,运输到位。”

“接通与潜伏小组的联系,询问城内情况。”

在这种近乎于“全知全能”的指挥模式下,数万明军的行动,被协调得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一个零件,都在最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了最正确的位置上。

而在巴达维亚城内,总督科恩,却像一个被蒙住了眼睛和耳朵的聋子、瞎子。他只能通过城墙上的观察哨,获取到一些零星的、滞后的、甚至常常是错误的情报。他派出的侦察兵,一旦出城,便会立刻消失在明军那由散兵线和巡逻队组成的、密不透风的封锁网中。

战争的天平,在开始之前,便已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倾斜。

然而,简·皮特斯佐恩·科恩,这位顽固而又骄傲的殖民者,依旧没有放弃。他站在巴达维亚那足以抵御这个时代任何重炮轰击的星形棱堡之上,手扶着冰冷的墙砖,眼神中燃烧着最后的疯狂。

“让他们来!”他对着身边忧心忡忡的军官们咆哮道,“让那些黄皮肤的猴子们,来见识一下,什么才是欧洲最先进的堡垒!我们的城墙有三十英尺厚,我们的火炮可以形成完美的交叉火力!只要他们敢于发起冲锋,就会在我们的护城河前,留下堆积如山的尸体!我拥有三千名英勇的欧洲士兵!还有数万名忠诚的本地人!只要我们能坚守半年……不,三个月!公司的援军,就一定会从欧洲赶来!”

他的认知,依旧停留在了几十年前,欧洲军队凭借坚船利炮和堡垒技术,征服世界的旧时代。他无法理解,自己所面对的,究竟是一个怎样恐怖的对手。

他更不知道的是,他引以为傲的城防,从内部,也已经开始腐朽。

就在他发表着慷慨激昂的演说之时,城内一处隐蔽的、属于阿拉伯商人的货栈里,几名顾昭情报部门的特工,正在与两位本地苏丹国的秘密代表,进行着最后的接洽。

“顾公爵承诺,只要你们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打开西侧的水门,并引导我军进入。事成之后,巴达维亚港未来三十年的关税,将由万丹苏丹国与贵方共享。”一名明军特工,用流利的马来语,低声说道。

两位本地代表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贪婪与决绝。

“请转告公爵大人,荷兰人的暴政,我们早已忍无可忍。我们愿意,为天朝大军,献上我们微不足道的忠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