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284章 一份“黑材料”引发的党争

京城的白色恐怖,并没有持续太久,便被另一场更加喧嚣、更加激烈的风暴所取代。这场风暴的源头,仅仅是一份被匿名,却又附带着详实到令人发指的证据的“黑材料”,它如同一个被精心计算好角度的石子,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悄然投入了京师这潭本已浑浊不堪的政治池水之中,激起了滔天的涟漪。

东厂提督太监曹义,在收到这份“礼物”的时候,几乎是欣喜若狂。

之前那次针对顾昭外围党羽的清洗,虽然成功地,向整个官场,展示了东厂复活后的獠牙,也让他,在崇祯皇帝面前,立下了“头功”,但他内心深处,却非常清楚,那不过是皇帝意志的一次直接体现,算不得是他自己的本事。而眼前这份材料,则完全不同。

靖安侯,张世泽。前朝英国公的嫡系后人,大明朝最顶尖的老牌勋贵之一。其家族,自太宗皇帝靖难之后,便世袭罔替,恩宠不断,在京畿地区,拥有着盘根错杂的、庞大的势力网络。而这份材料上,所揭露的,正是这位靖安侯,利用职权之便,在过去的十数年间,持续不断地,侵占京郊属于皇家祭祀专用的“祭田”,并勾结地方官吏,私自开采祭田之下的煤矿,其所得利益,高达数百万两白银之巨!

对于急于向新主子,证明自己的价值与能力的曹义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份,从天而降的、梦寐以求的……投名状!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在连夜,将材料呈送御览,并得到了崇祯皇帝那充满着震怒与杀意的默许之后,立刻,便动用了东厂最精锐的缇骑番子,以雷霆万钧之势,对这位养尊处优的靖安侯,采取了行动。

与上次抓捕那些低阶官员的小打小闹不同,这一次,东厂几乎是倾巢而出。数百名杀气腾腾的番子,直接包围了宏伟奢华的靖安侯府,在无数京城百姓与官员那震惊的目光中,悍然冲入府内,将还在睡梦之中的靖安侯张世泽,以及其家族数十名核心成员,全部锁拿,直接押入了那座,能让鬼神都为之哭泣的东厂诏狱!

这一举动,顷刻之间,就如同将一块烧红的烙铁,狠狠地,捅进了一个巨大的马蜂窝!

整个京城的勋贵集团,彻底被引爆了。

侵占土地,私设产业,对于他们这个阶层来说,早已是一种,司空见惯、甚至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普遍行为。张世泽所做的,不过是他们之中,做得比较过分,吃相比较难看的一个罢了。他们真正恐惧的,并非是靖安侯被抓这个个案本身,而是皇帝,通过东厂这把刀,所释放出的,那种足以让整个勋贵阶层,都为之颤抖的信号——皇帝,要向他们这些,与国同休的“铁杆庄稼”,动手了!

唇亡齿寒的恐惧,让他们迅速地,抱成了一团。

第二天的早朝之上,奉天殿,几乎变成了一个,专属于勋贵集团与司礼监(东厂)之间,相互撕咬的斗兽场。

以往那些在朝堂之上,如同泥塑木偶一般,从不参与任何政务讨论的国公、侯爷、伯爷们,此刻,却是一个个义愤填膺,口沫横飞。

“陛下!” 成国公朱纯臣,作为勋贵集团的首领,第一个出列,声泪俱下地哭诉道,“靖安侯乃太宗皇帝亲封之功臣后裔,百余年来,对我大明忠心耿耿,何罪之有,竟遭此奇耻大辱?东厂阉人,不经三法司会审,便滥捕朝廷勋贵,此举,与前朝魏逆,有何区别?此例一开,国将不国啊,陛下!”

“请陛下严惩东厂,以安天下臣民之心!”数十名勋贵,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声势浩大,几乎要将奉天殿的屋顶,都给掀翻。

他们甚至,搬出了太祖高皇帝,那条明确写在宫门口铁牌之上的祖训——“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面对着勋贵集团,这近乎逼宫的猛烈攻击,新任东厂提督曹义,自然是不可能退缩的。他手捧着那份早已准备好的、关于靖安侯侵占皇家祭田的铁证,用他那特有的、尖利而阴森的嗓音,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反击。

“成国公此言差矣!靖安侯侵占的,不是寻常田地,而是我皇家用于祭祀天地、祖宗的祭田!他私开的,是我皇家的矿产!此乃挖我大明的根,窃我皇家的财!如此大逆不道之举,难道不该查?不该抓?还是说,在诸位国公爷看来,这大明的江山,已经不是朱家的江山,而是你们这些功臣之后,可以随意分食的私产了?”

这番话,可谓是歹毒至极,直接将勋贵们的“阶级利益”,上升到了“谋逆”的高度。

一时间,朝堂之上,唾沫横飞,骂声震天。勋贵们,咒骂着司礼监的阉人,不得好死;而以曹义为首的太监们,则阴阳怪气地,影射着某些人,早已忘了祖宗的忠义,只想着中饱私囊。双方你来我往,互相揭短,攻讦之激烈,用词之下作,场面之丑陋,让那些站在一旁的文官们,都看得目瞪口呆。

而高高地,坐在那张黄金龙椅之上的崇祯皇帝,看着下方,这幕“狗咬狗”的大戏,内心深处,却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掌控一切的……快感!

(斗吧!斗吧!你们斗得越凶,朕的这张椅子,就坐得越稳!勋贵,骄横跋扈,占田窃财,早已是国之蛀虫;宦官,虽为家奴,却也是朕最忠心的鹰犬。让他们互相牵制,互相撕咬,朕,便可在他们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完美的平衡点,将这帝国的权力,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

他十分享受这种,充当“最终裁判”的感觉。

于是,他开始了他自以为高明的“平衡术”。

他一方面,温言安抚着以成国公为首的勋贵集团,表示,靖安侯一案,只查个案,绝不牵连扩大,以稳定他们那颗惶恐不安的心。

而另一方面,他又当朝,大加褒奖了东厂提督曹义,“忠心可嘉,为国分忧”,并且,直接下令,将靖安侯一案,全权交由东厂审理,这无疑是极大地,维护了东厂的权威。

一场看似即将失控的党争,就如此,被他,轻描淡写地,“化解”了。崇祯皇帝,甚至能从那些勋贵们,既愤怒又不得不领旨谢恩的表情中,感受到一种,智力上的优越感。

然而,他,以及满朝的文武,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极其诡异的现象。

在这场,从始至终,都充满了火药味的激烈党争之中,那个曾经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一言九鼎的新兴政治势力——以新任内阁大学士来宗道为首的“顾昭派系”官员们,竟然,从头到尾,都保持着一种,令人费解的、惊人的“集体沉默”。

他们就像一群,最冷静的看客,既不为勋贵们辩护,也不为东厂站台,只是冷眼旁观着,这两大集团,如同疯狗一般,互相攻讦。

他们这种“置身事外”的态度,给朝堂上,所有派系的人,都带来了一种,巨大的困惑与无形的压力。

京城的全部注意力,都被这场,由勋贵与宦官,这两个传统势力之间,爆发的激烈冲突,给完全吸引了过去。甚至,已经没有太多人,再去关注,那支即将远航的、庞大的舰队,以及那个,即将离开权力中心的,镇国公顾昭。

而此刻,在数百里之外的天津,镇国公府那间戒备森严的地下密室之中,顾昭,正一脸平静地,看着小石头,刚刚传来的消息,从京城传回来的、关于这场朝堂大戏的详细情报。

当看到,崇祯皇帝,那番自鸣得意的“平衡术”时,顾昭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充满了嘲讽的微笑。

他缓缓地,站起身,走到了那巨大的沙盘之前,目光,越过了代表京师的那个小小的模型,投向了沙盘东南角,那片蔚蓝色的、代表着无垠大海的区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