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261章 钢铁囚笼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第261章 钢铁囚笼

作者:明阳少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12:47:35

那三股从不同方向同时升起的、仿佛连接了天与地的狼烟,以及那从四面八方传来、让大地都为之颤抖的轰鸣,像三柄无情的巨锤,狠狠地砸在了每一个后金士兵的心头。

前一刻还充斥着劫掠狂欢和胜利豪情的华北平原,在这一瞬间,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声音与温度。空气,陡然凝固,冬日的寒风,似乎也变得尖锐而刺骨,呼啸着,卷起的不只是地上的尘土,还有一种名为“绝望”的冰冷气息。

入关时的狂妄与兴奋,在短短几个呼吸之间,便被一种四面楚歌的、深入骨髓的恐惧所彻底取代。他们终于明白,这片广袤的冬日旷野,从来都不是他们可以肆意驰骋的猎场,而是一个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无边无际的巨大囚笼。

此时此刻,他们不再是猎人。

他们,是猎物。

在一处临时征用的小土坡上,皇太极的身体僵硬得如同一尊冰雕,唯有那只举着单筒望远镜的手,在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

他的视野,正死死地锁定着南方的地平线,那个赤色狼烟升起的地方。

他看到的,不是他想象中由临时征召的民夫和卫所兵组成的混乱队列,而是一幅足以让任何百战宿将都为之窒息的、充满了秩序与死亡美感的画卷。

在那漫山遍野、迎风招展的黑底猛虎旗下,是无数个由数千人组成的、壁垒森严的巨大方阵。每一个方阵,都像一个由钢铁铸就的、长满了尖刺的移动堡垒。冬日惨白色的阳光,照射在士兵们头顶的钢盔和手中那长达一尺半的棱形刺刀上,反射出了一片连成整体的、令人目眩的、冰冷的死亡寒光。

那是一片由刺刀组成的森林!

更让他感到肝胆俱裂的,是在那片刺刀森林的后方,一条如同黑色巨龙般蜿蜒的、由钢铁和枕木构成的轨道上,一头他毕生都无法理解的钢铁巨兽,正喷吐着浓重的黑烟,发出惊天动地的咆哮,缓缓驶入临时搭建的站台。那巨兽的身后,连接着数十节长长的闷罐车厢,车厢门打开,更多的、穿着同样制服、背着同样火枪的士兵,如同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涌出,迅速地集结,然后被整编入前方的作战方阵。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皇太极瞬间明白了。顾昭清空北京城,根本不是因为畏惧他兵锋,而是因为,他根本就不需要北京城作为壁垒!他要将整个北京、天津、保定之间的三角地带,这片大明帝国最核心的腹地,变成一个彻底的、为他二十万大军准备好的血腥战场!

“错了……我们都错了……”多尔衮不知何时也登上了土坡,他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声音嘶哑地喃喃自语,“他根本就没想过要守城……他从一开始,想要的……就是我们所有人的命!”

与此同时,正在外围四处劫掠的阿济格、多铎等八旗王公,也接到了中军那用最急促的号角声吹响的紧急集结令。当他们骂骂咧咧地收拢那些已经杀红了眼的部队,向中军靠拢时,也被眼前这堪称天罗地网的景象,彻底惊呆了。

这些一生都纵横于马背之上、习惯了用冲锋解决一切问题的悍将们,第一次感觉到了那种名为“心悸”的滋味。他们发现,那些从四面八方围拢上来的明军,并没有像他们一样急于投入战斗。

他们就像一群极具耐心的、冷酷的织网工。

南线的周遇吉第一军团,在下车后,便以军为单位,不急不缓地开始挖掘壕沟,构筑胸墙,并将一门门黑洞洞的火炮,从后方的列车上卸下,有条不紊地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标准的炮兵阵地。

西线的王五第三军团,则利用水泥官道的优势,迅速地穿插到位,用随军携带的鹿角、拒马和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带刺铁丝,快速地设置起了一道道简易的阻绝工事。

北线的赵率教第二军团,在彻底封死了他们的退路后,也转过身来,如同一个沉默的狱卒,一步一步地,从背后压缩着他们的活动空间。

这些明军,就像一群冷血的蜘蛛,不紧不慢地? 吐着丝,一层一层地,将他们这些误入蛛网的猎物,包裹得越来越紧。

……

北京,正阳门城楼之上。

崇祯皇帝朱由检,同样举着一具由天津皇家科学院特制的高倍望远镜,在赵率教等几位将领的陪同下,俯瞰着城外那正在发生历史性一幕的战场。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帝国的“新军”。

他看到了!他看到了那如同传说中巨型蜈蚣一般的火车,是如何将数以万计的士兵,在短短数日之内,从千里之外投送到京畿之地!

他看到了!他看到了那些士兵身上统一的、便于行动的深蓝色军服,看到了他们排成一条直线时,那严整得如同刀切斧砍一般的队列!

他看到了!他看到了在军官的口令下,数万人同时做出举枪、瞄准、击发等动作时,那种整齐划一、充满了机械美感的震撼场面!

这一切,都与他印象中那些穿着五花八门鸳鸯战袄、手持各式长短兵器、队列歪歪扭扭的卫所官军,有着天壤之别。这支军队,带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冷静而专业的、属于工业时代的气息,陌生,强大,甚至让他这个皇帝,都感到了一丝丝的恐惧。

再对比城外,那些像没头苍蝇一样,在旷野上乱窜、集结、惊慌失措的后金军,一种混杂着狂喜、陌生和敬畏的复杂情绪,如同一股电流,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

“王大伴……你……你看到了吗?”崇祯放下望远镜,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而微微颤抖,他回头,对着身边的王承恩说道,“那……那是什么?是顾卿的……火车?一日千里,原来……原来真的不是虚言……朕的江山,原来……原来还有这等力量!”

王承恩早已看得呆了,闻言连忙跪下,激动得老泪纵横:“看到了!老奴看到了!天佑大明!天佑陛下!此乃盛世雄兵!亘古未有之雄兵啊!”

……

城外的恐慌,在持续了近一个时辰后,终于被皇太极强行压制了下来。

作为一代枭雄,他深知此刻最需要的是什么。他迅速召集了所有甲喇额真以上的将领,用最严酷的军法,弹压了部队的混乱。

“慌什么!我们还有二十万大军!我们还有八旗最精锐的勇士!”皇太极拔刀怒吼,强行提振着士气,“包围圈还没有完全合拢!明军的西线最为薄弱,乃是流寇降兵组成!传令,命阿济格、多铎,亲率正白、镶白两旗,不计伤亡,全力冲击西线!我们必须在他们合围之前,撕开一个口子,冲出去!”

在死亡的威胁下,后金军爆发出了惊人的求生欲。

最悍勇的两白旗,近三万铁骑,在阿济格和多铎的亲自率领下,如同两柄锋锐的利刃,卷起漫天的烟尘,向着王五第三军团那看似单薄的防线,发起了决死冲锋。

然而,他们即将撞上的,是一堵由新思想、新技术和无数鲜血所浇筑而成的、冰冷的墙壁。

王五的第三军团,虽然大量士兵是流寇降兵,但其骨干军官全部来自镇北军,他们对于顾昭所传授的步兵防御战术,早已烂熟于心。

面对那排山倒海而来的骑兵,他们没有丝毫慌乱。

“第一道防线,准备!”

随着军官的命令,隐藏在阵地前沿的士兵,拉动了连接着一排排简易地雷的引线。这些地雷,由黑火药和燧石击发装置构成,虽然原始,但足以在关键时刻,给高速冲锋的马匹,带来致命的混乱。

“轰!轰隆隆!”

当后金骑兵的前锋,冲入那片看似平坦的草地时,剧烈的爆炸声,接二连三地在马群中响起!冲在最前面的数百名骑兵,连人带马,被爆炸的气浪和破片掀翻在地,瞬间在冲锋的洪流中,撕开了一道道血肉模糊的口子。

战马的悲嘶声、士兵的惨嚎声,响成一片!

但这仅仅是开始。

越过雷区的骑兵,紧接着便撞上了那由水泥道路和鹿角、铁丝网所构成的第二道防线。高速奔驰的战马,被这些障碍物绊倒,或者被锋利的铁刺划开肚腹,翻滚在地,将背上的骑手狠狠地摔了出去。

冲锋的速度和阵型,在这一刻,荡然无存。

而就在他们陷入混乱,试图重新整队之时,王五军团的步兵方阵中,响起了冰冷的命令。

“全军,开火!”

数万支燧发枪,同时喷吐出了致命的火焰。密集的弹雨,如同死神的镰刀,无情地扫过那些拥挤在一起、动弹不得的后金骑兵。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曾经引以为傲的冲击力,在这些层层叠叠、充满了陷阱的防御工事面前,变成了一个可笑的、自杀式的表演。

在付出了数千人伤亡,却连对方主阵地都没有摸到的惨痛代价后,阿济格和多铎,只能像两条被打断了脊梁的野狗,狼狈不堪地,带着残兵退了回去。

坡顶之上,皇太极亲眼目睹了这场突围的惨败,他那张原本还带着一丝血色的脸,彻彻底底地,化为了一片死灰。

他的内心,一个声音在疯狂地咆哮:

“错了……全错了!这不是己巳之变,不是萨尔浒,更不是松锦之战……顾昭他不是袁崇焕,不是孙承宗,更不是洪承畴。他……他根本就不是在遵循这个时代的规则在打仗,他是在用一种我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他是在屠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