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242章 “新内-阁”的诞生与“部委制”改革

温体仁倒台所引发的政治地震,其烈度与广度,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在随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以那几箱铁证如山的罪证为引,一场由锦衣卫主导,由崇祯皇帝亲自坐镇的、名为“肃贪”,实为政治清洗的运动,席卷了整个京师官场。超过七十名,上至尚书侍郎,下至主事给事的京官,被革职、下狱、抄家。整个温党,这个在过去数年间,盘根错节,几乎掌控了帝国中枢的利益集团,被连根拔起,土崩瓦解。

一时间,紫禁城内,人人自危,噤若寒蝉。空气中,仿佛还弥漫着那尚未散尽的、血与墨混合的腥味。

然而,在这场狂风暴雨的清洗之下,新的权力格局,也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被重新构建起来。

崇祯十二年二月,一份石破天惊的内阁改组名单,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在皇极殿内,当众宣读。旧的内阁成员,或被罢黜,或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陌生而又震撼的全新组合。

新任内阁首辅,是前户部尚书,毕自严。

这位老臣,一生致力于财政改革,为人刚正不阿,是朝堂上,少有的,既非东林,也非阉党,更不屑与温党同流合污的“孤臣”。他曾因推行新政,而屡屡遭到排挤,早已心灰意冷,上了数道乞骸骨的奏疏。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在古稀之年,被重新启用,并一举推上了文官权力的最高峰。

然而,所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毕自严的任命,更多的是一种象征。皇帝,需要用他那清廉正直的声望,来镇住场面,安抚天下读书人的心。真正掌握权力的,是名单上的另外几个人。

内阁大学士,钱谦益。这位曾经的东林领袖,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并彻底投靠顾昭之后,终于再次回到了权力的核心。他将凭借其在士林中的巨大影响力,为接下来的激进改革,提供舆论上的支持与缓冲。

内阁大学士,徐光启。这位年迈的科学家,早已因其对西学的精通,而成为顾昭“西山书院”派系的精神领袖。他的入阁,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代表着“实学”,正在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最令人跌破眼镜,也最具颠覆性的任命,则是最后一位入阁的人。

工部左侍郎,兼西山军械总监,孙元化,以工部尚书衔,兼任文渊阁大学士!

当这份任命,传到正在天津,主持新一轮火炮铸造工作的孙元化耳中时,他这位与钢铁火药,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技术官僚,当场,便愣在了原地,久久无法回神。

让他,一个“匠人”出身的官员,去入阁拜相?这……这在大明开国以来,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事!文渊阁,那是天下读书人,最为神圣的殿堂,是帝国的中枢所在!他一个整日满身油污,只懂计算弹道与配方的技术官员,何德何能,可以跻身其中?

孙元化的内心,充满了惶恐与不安。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误入了瓷器店的铁匠,每走一步,都怕会碰碎那些,传承了数百年的、精致而又脆弱的“规矩”。

然而,当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奉诏赶回京师,第一次,踏入那间象征着帝国最高决策权的文华殿,参加新内-阁的第一次集议时。他才发现,自己,或许并没有走错地方。

因为,这个“新世界”的规则制定者,早已,为他,也为这个帝国,铺好了一条,全新的轨道。

文华殿内,气氛肃穆而又高效。

龙椅之上,崇祯皇帝,神情专注,目光如炬。他的手中,不再是圣贤经义,而是一叠叠,来自天津工业区、皇家商会,以及镇北军后勤司的、充满了数字与图表的报告。

新任首辅毕自严,正襟危坐,他虽然对许多新名词,感到陌生,但他那丰富的财政经验,依旧让他,能精准地抓住问题的核心。而钱谦益、徐光启等人,则时而低声讨论,时而奋笔疾书,整个集议的节奏,快得令人窒息。这里,没有空泛的道德文章,没有引经据典的争辩,有的,只是一个个被清晰列出的问题,以及,围绕这些问题,所提出的,一个个具体的,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而将这一切,串联起来的,是那个,唯一一个,被特许在大殿之内,赐座的年轻人——定国侯,顾昭。

这场会议,名为内-阁集议,实则,是顾昭,向崇祯皇帝,以及他亲自挑选的这个“新执政团队”,阐述他那套,早已酝酿成熟的,对整个帝国政府架构的,颠覆性改-革方案!

“陛下,各位阁老。”顾昭站起身,走到了大殿中央,那副巨大的大明疆域图前。

“温党已除,但,温党所代表的那套,陈腐、低效、且早已不适应当前局势的官僚体系,却依然存在。臣,以为,我大明,早已进入了,一个内有流寇四起,外有强敌环伺的‘战时状态’!而旧有的六部九卿制,沿袭百年,如今早已是,部门林立,职权交叉,分工不明,相互掣肘!一件小事,往往需要,经过数个衙门,盖上十几个大印,来回扯皮数月,方能定夺。如此效率,若要应对接下来的连天烽火,无异于,是自取灭亡!”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响在每一个人的耳边,振聋发聩!

“军国大事,瞬息万变!臣以为,当效仿军中制度,做到,权责分明,令行禁止!故而,臣提议,在现有的内-阁与六部之上,成立几个,专职的‘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将打破部门壁垒,统筹相关领域的全部资源,直接向陛下,和内-阁负责!以此,来提高效率,应对战时!”

话音刚落,顾昭便抛出了他那,足以颠覆整个大明行政体系的重磅炸弹!

“臣,提议,首先成立三大委员会!”

“其一,‘财政与经济委员会’!”他指向户部的方向,“此委员会,将由新任户部尚书,与皇家商会总管侯三,共同负责!它将统管全国的财政税收、年度预算、以及所有官营工商、海外贸易的经济规划!户部的职权,将由过去的‘审核与管理’,转变为‘执行与监督’!一句话,这个委员会,将成为我大明帝国的‘大管家’!它的唯一目标,就是,为帝国,赚钱!”

这个构想,让首辅毕自严,这位财政老臣,眼睛猛地一亮!他一生,都在与各种混乱的财政账目和地方官僚的盘剥作斗争,深知其苦。这种,将所有财权,高度集中的做法,简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其二,‘军事与后勤委员会’!”顾昭的声音,带上了一丝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此委员会,由臣,亲自领衔!它将节制五军都督府、兵部、以及各地方卫所!统管全国所有军队的调动指挥、军械的研发生产、以及战争的后勤补给!兵部的职权,将专注于兵籍管理、军法维持等日常事务。简单来说,这个委员会,将成为,陛下的‘总参谋部’!它的存在,就是要确保,我大明,能打赢,接下来的每一场战争!”

这个提议,更是让在场的所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几乎是,将全天下的兵权,都集中到了顾昭一个人的手中!然而,看着龙椅之上,崇祯皇帝那,毫无波澜,甚至,还带着一丝赞许的眼神,所有人都明白,这,是皇帝,早就默许的!

“其三,”顾昭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孙元化的身上,那目光中的鼓励与信任,让孙元化,这个不善言辞的技术官僚,瞬间,感觉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教育与技术委员会’!此委员会,将由孙元化阁老,与西山书院新任院长,共同负责!它将统管全国的官学、社学,负责改革教育内容,编撰新的教材!同时,它还将整合工部、司天监等所有与技术相关的部门,统一领导,并为所有的科技研发,提供资金与人才支持!这个委员会,将是我大明,追赶世界,并最终,引领世界的‘发动机’!”

三大委员会的构想,被完整地,清晰地,呈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那一刻,文华殿内,一片寂静。

在场的,都是人中之龙,他们瞬间,就明白了这套“部委制”改-革背后,那无比深刻的,权力的重新分配!

这,根本就是,将传统六部,那最为核心的,财政权、军事权、以及,代表着未来的科技与人才权,给彻底地,架空了!然后,再将这些权力,高度地,集中到了,由皇帝,和顾昭,所共同掌控的这三个,全新的“超级部门”手中!

这是一次,由上而下的,最为彻底的中央集权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彻底打破,数百年来,文官集团,对于国家行政权力的垄断!将帝国的航船,从那些,无休止的党同伐异和空谈之中,拉出来,强行,扭转到一条,由“君臣同盟”,所设定的,通往工业化与全球霸权的,全新的航道之上!

孙元化,看着眼前的顾昭,看着龙椅上的崇祯,再看看身边,那些,或激动,或沉思的同僚。他那颗,因为踏入政治核心,而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彻底地,放了下来。

他明白了。

他不是误入了瓷器店的铁匠。

而是,一个新时代的总工程师,被邀请来,参与一场,拆毁旧世界,并亲手,锻造一个,由钢铁、技术与梦想,所构成的新世界的,宏伟工程!

他的面前,再无惶恐。

只剩下,万丈豪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