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223章 再面圣—来自天津卫的“奏请”

侯府夜宴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它像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将京师中所有渴望变革的力量,都初步地联结在了顾昭的周围。然而,顾昭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张网的根基,依旧是脆弱的。京师,是天子脚下,是文官集团的巢穴,是所有旧势力的核心。在这里,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会被无数双眼睛放大、审视、乃至曲解。他可以凭借皇帝的恩宠,赢得一时的胜利,但长此以往,必然会陷入无休无止的政治内耗之中。

他需要一块根据地。一块远离朝堂纷争,能够让他将手中那千万两白银,以及《南京条约》所带来的未来税赋,转化为真正的钢铁、战舰和百战精兵的根据地。

在献俘仪式的第三天,顾昭再次得到了崇祯皇帝的秘密召见。

地点,依旧是乾清宫的暖阁。

与上一次君臣奏对时的紧张气氛不同,这一次的暖阁里,炉火烧得正旺,空气中甚至还弥漫着一丝淡淡的御赐茶香。崇祯皇帝斜倚在软榻上,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对顾昭的满意与信任。

“顾爱卿,”崇祯的声音带着几分随和,“‘皇家商会’的银子,你打算如何使用?京营新军的整编,又进行得如何了?”

顾昭躬身一礼,神情却不似往日那般意气风发,反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

“启禀陛下,臣正为此事忧心。”

“哦?”崇祯的兴趣被提了起来,“有何难处?可是户部或兵部,有人从中作梗?”

“那倒不是。”顾昭摇了摇头,语气诚恳地说道:“陛下天威在此,无人敢于懈怠。只是臣在整编新军,尤其是组建皇家海军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实际的掣肘。皇家海军乃我大明开天辟地之新事物,其战舰之构造,火炮之配置,训练之法门,皆是军国机密。如今舰队停泊于京师左近港口,每日补给、操练,皆在百官与万民注目之下,人多眼杂,极不利于新式战舰与战术的保密。”

他顿了顿,观察着崇祯的表情,继续抛出自己的“顾虑”:“再者,京师港口水浅,难以容纳未来将要建造的更大型战舰。日常的实弹射击训练,也因离京师太近,多有不便,难以达到实战效果。长此以往,这支舰队,恐怕会沦为一支只能在内河巡弋的‘仪仗队’,而非能为陛下远航四海,开疆拓土的无敌舰队。”

顾昭的这番话,句句都说在了崇祯的心坎里。他最希望的,就是顾昭能为他打造出一支无人能敌的强军,自然不希望这支军队因为外界因素而受到影响。

“爱卿所言,确是老成之见。”崇祯微微颔首,“那你以为,该当如何?”

看到时机成熟,顾昭转身,从一旁的太监手中,取来了一幅早已准备好的《北直隶舆图》,恭敬地在崇一祯面前缓缓展开。

“陛下,请看。”

他伸出手指,在地图上,指向了那个位于京师东南,紧邻渤海湾的地点。

“臣恳请陛下,将天津卫,划为皇家海军及神机营新兵的专属驻防与训练基地。”

他的姿态放得极低,言辞恳切,仿佛只是在请求一个最合情合理的安排。

“陛下请看,天津东临渤海,乃京师海上之门户,若在此建立水师基地,可使舰队随时出海,拱卫京畿,震慑辽东建奴之后路。其南接大运河,又可确保漕运之畅通,与南下舰队遥相呼应。更重要的是……”

顾昭加重了语气,说出了最关键的理由:“天津卫眼下只是一处寻常卫所,土地贫瘠,人口稀少,在朝中诸公眼中,不过是一处无足轻重的荒僻之地。将此地划给臣,既不会像京畿重地那般引人瞩目,招致非议,又能让臣有一个安静之所,可以心无旁骛地,专心为陛下编练强军,打造舰队。臣保证,不出三年,必为陛下练出一支可纵横四海的铁甲雄师!”

在他谦卑恭敬的言辞之下,隐藏着的,却是一颗勃勃跳动的、充满了宏大战略构想的野心。

在他的内心独白中,天津的价值,绝非如此简单:

其一,地理位置!天津,是海运与漕运的唯一交汇点。控制了天津,就等于同时扼住了大明南北经济交流的咽喉。未来无论是海贸的税收,还是南方的漕粮,都将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

其二,工业基础!他早已通过锦衣卫的情报得知,天津周边的唐山、开平一带,蕴藏着丰富的煤铁资源。这里,是整个华北平原上,最适合建立一个集煤铁、冶炼、军工于一体的庞大工业基地的绝佳地点!战舰、火炮、燧发枪,所有他构想中的战争机器,都可以在这里,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

其三,远离政治中心!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有离开了京师这个巨大的漩涡,他才能彻底摆脱文官集团无孔不入的监视与弹劾,按照自己的意志,建立新的行政体系,推行新的经济政策,培养完全忠于自己的军政人才。他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军港,而是一个独立的“国中之国”!

然而,此刻的崇祯皇帝,完全无法洞察到这番话语背后,那深不见底的战略意图。

在他的视角里,顾昭的请求,听起来是那样的合情合理,甚至堪称“英明”。

首先,顾昭的理由无懈可击,海军确实需要一个专业的、保密的基地。其次,天津卫,在他的印象中,的确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穷地方,把它给顾昭,既能满足这位爱将的需求,又不至于引起朝臣们关于“封赏过重”的激烈反弹。最重要的一点,崇祯也正为如何平衡顾昭与文官集团的关系而头疼。将顾昭这个“煞星”远远地打发到天津去,让他远离京城的是非圈,正好可以减少君臣间的正面冲突,有利于朝堂的稳定。

这简直是一举三得的妙计!

崇祯皇帝几乎没有经过太长时间的思索,便龙颜大悦地做出了一个在他当时看来无比英明,但在后世史书中却被评价为“放虎归山”的决定。

“准奏!”崇祯一拍龙椅扶手,当即下旨,“朕即刻加封你为‘太子少保、平虏大将军、天津防海总兵官’,节制天津卫及周边地区所有军政要务!所需工匠、物资,皆可自行招募调配。朕再从‘皇家商会’的利润中,拨银五百万两,专用于你在天津卫‘大搞建设’!朕只有一个要求,把朕的海军,给朕练出来!”

顾昭心中狂喜,面上却依旧是一副感激涕零的忠臣模样,重重叩首谢恩:

“臣,顾昭,领旨!必不负陛下所托,纵使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当他走出乾清宫,沐浴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下时,他知道,自己终于为那即将到来的滔天巨浪,找到了一个可以稳固停泊的港湾。

一场更大规模的,足以改变整个时代走向的建设,即将在那片看似贫瘠的盐碱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