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183章 西山讲武堂的第一批学员

当“镇北银行”在北京城内,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疯狂地吸纳着整个大明北方的闲散资金,将其转化为支撑顾昭未来战争机器的澎湃血液时,在京师西郊,那座戒备森严、日夜轰鸣的西山大营深处,一场更为深刻的、旨在重塑这支军队灵魂的变革,也正在悄然进行。

一座由昔日大营讲武场改造而成的、崭新的院落,被正式挂上了牌匾——“西山讲武堂”。 这里,没有传统武举的弓马骑射,也没有官场迎来送往的繁文缛节,有的,只是一种,仿佛能将钢铁融化的、朝气蓬勃的学习热忱,以及,新旧思想激烈碰撞时,所迸发出的、耀眼的火花。

讲武堂的第一批学员,其成分之复杂,足以让任何一位大明的兵部官员,都感到匪夷所思。 他们之中,有像王五、小石头这样,从尸山血海中一路跟随着顾昭杀出来的“泥腿子”军官。这些人,实战经验丰富到了极致,对顾昭的忠诚更是毋庸置疑,但他们几乎人人不识字,拿起毛笔比拿起战刀还要费劲,他们所理解的战争,更多的是一种,依靠本能与勇气的血腥搏杀。 他们之中,也有像赵率教、何可纲所代表的那批,被吸纳进来的、原袁崇焕麾下的辽东旧部。这些身经百战的宿将,熟读兵法,对大兵团作战的指挥与调度,有着深厚的功底,但他们的思想,也同样被传统的“奇谋”、“兵者诡道”等观念,深深地禁锢着,对于火器这种“奇技淫巧”的运用,始终抱有一种,若有若无的轻视。 他们之中,还有一批,从三大京营中,经过层层选拔而来的、最具潜力的年轻将校。他们渴望建功立业,却被腐朽的卫所制度,与盘根错节的官僚体系,死死地压制着,一身的才华与抱负,无处施展,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渴望。 甚至,在这群粗豪的武人之中,还夹杂着几个,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由江南复社的核心成员,联名推荐而来的年轻士子。他们手无缚鸡之力,却对经世致用之学,尤其是对军事,抱有浓厚的兴趣,渴望能将自己胸中所学,付诸实践,报效国家。 这四种截然不同的人,就像四条源头各异的溪流,被顾昭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势,汇聚到了“西山讲武堂”这个小小的池塘之中,注定要掀起,惊涛骇浪!

而讲武堂的课程设置,更是对大明沿袭了数百年的武学传统,进行了一场,彻底的、颠覆性的革命! 这里的第一堂课,不是兵法,也不是武艺,而是文化课。 所有学员,无论你是战功赫赫的总兵,还是大字不识一个的队正,都必须,从头开始,强制学习识字、基础的加减乘除,甚至,还要学习由孙元化亲自教授的、听上去无比神秘的“几何学”,用以计算炮弹落点的大致轨迹,和规划最稳固的棱堡工事结构。 每日清晨,西山大营中,都会出现一幅,奇特的景象:一群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彪形大汉,正襟危坐,在教室里,像蒙学的孩童一般,摇头晃脑地,跟着先生,高声诵读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紧随其后的,便是由顾昭亲自讲授的军事理论课。 这,才是整个讲武堂的灵魂所在。 顾昭,站在一块巨大的、用黑漆涂抹的木板前,手中拿着一支白色的石灰笔,将那些来自后世的、超越了这个时代理解范畴的军事思想,第一次,系统地,灌输给了他未来的将领们。 他会从“府兵制”讲到“卫所制”,深刻剖析历代军制改革的利弊得失,让那些只知埋头打仗的军官们,第一次,抬起头来,从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去审视自己所处的这个系统。 他也会用最通俗的语言,去阐述“火力”、“机动”、“后勤”这三大现代战争要素之间,那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告诉他们,一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前线将士的英勇,更是后方补给线与情报网的全面胜利。 他甚至,制作了巨大的沙盘,将山川河流、城池关隘,微缩于一室之内,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进行战前推演,如何分析情报,如何站在上帝视角,去俯瞰整个战场。

而在理论课之外,还有着最为丰富的专业技能课。 西洋火炮专家孙元化,会亲自拆解一门红夷大炮,为学员们详细讲解火炮的铸造原理与日常维护的关键;神机营出身的匠人石铁生,则会一遍遍地,演示燧发枪的构造与战地紧急修理技巧;王五,会把他那套,在实战中被证明无比有效的“三段击”步兵小组战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位基层军官;而赵率教,则会将他毕生所学的骑兵突袭、侧翼包抄等兵法精髓,与新时代的火器战术,相结合,进行全新的讲解。

思想的洪流,就在这间小小的讲武堂内,日夜不息地,激荡、碰撞、乃至交融。 矛盾,自然,不可避免。 在一场,模拟“永平四城防御战”的沙盘推演课上,冲突,终于,以最激烈的方式,爆发了。 扮演守方的王五,面对沙盘上,代表着后金主力大军的红色小旗,激动地满脸通红,唾沫横飞地,指着一个隘口大吼:“管他娘的什么阴谋诡计!把咱们所有的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全都给老子,拉到这个口子上去!对着他们,给老子,狠狠地轰!轰他娘个三天三夜!用炮弹,把他们,全都给老子,埋了!” 他的想法,简单,粗暴,却也是镇北军火器至上思想的,最直接体现。 “荒唐!简直是匹夫之勇!” 扮演进攻方的赵率教,闻言,气得吹胡子瞪眼,猛地一拍桌子,厉声反驳:“兵者,诡道也!如此明目张胆地,将所有重火力,集中于一处,岂不是将自己的虚实,尽数暴露于敌前?敌只需派一偏师,佯攻此隘口,而后,主力大军,便可轻而易举地,绕道我军薄弱之后方!届时,前后夹击,我军,必败无疑!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示敌以弱,诱敌深入,而后,以精锐骑兵,断其粮道,再聚而歼之!”

一个,是绝对火力的信奉者。 一个,是传统奇谋的扞卫者。 两人,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战争哲学,在小小的沙盘前,吵得是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教室内的气氛,一度尴尬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一直默默旁观的顾昭,缓缓地,走到了沙盘中央。 他没有立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拿起了一把小锤子,和一把锋利的小刀。 “王队长,”他看向王五,平静地问道,“如果你要砸开一块坚硬的石头,你会用锤子,还是用刀?” “那还用问?肯定是锤子!”王五不假思索地回答。 顾昭又看向赵率教:“赵将军,如果你要为一位病人,切除他身上的一个毒疮,你会用锤?子,还是用刀?” “自然是用刀,”赵率教虽然不解其意,但还是沉声回答,“需精准,轻巧,方能去腐生肌。” 顾昭笑了。 他将锤子和刀,放在了沙盘之上,声音,传遍了整个教室。 “战争,也是如此。” “王队长的想法,就是这把锤子。当我们需要,以绝对的、压倒性的力量,去正面击碎敌人最坚固的防线时,我们就需要,集中我们所有的力量,像锤子一样,狠狠地砸下去!这,是战术层面的,力量之‘道’!” “而赵将军的想法,就是这把手术刀。当我们面对的敌人,狡猾而强大,需要我们用智慧和谋略,去寻找他的弱点,一击致命时,我们就需要,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去切割他的要害!这,是战略层面的,智慧之‘道’!” “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必须懂得,什么时候,该用锤子,什么时候,该用手术刀。甚至,要学会在用锤子猛砸的同时,另一只手,还握着一把,随时准备切入的手术刀!” “我们西山讲武堂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培养只会用锤子砸的莽夫,也不是要培养只会纸上谈兵的谋士。而是要培养出,既懂得用绝对实力碾压的‘术’,也通晓运用智慧谋略的‘道’,能够将两者,完美结合的,新时代之将才!”

这一番话,振聋发聩! 王五,和赵率教,都愣在了原地,眼神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明亮的光芒! 他们,仿佛在瞬间,被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从那一天起,讲武堂内的气氛,悄然改变了。 那些出身草莽的“泥腿子”军官,开始虚心地,向老将们,请教兵法布阵的奥秘;而那些熟读兵书的宿将们,也开始饶有兴致地,拿起三角尺,去计算一门火炮的最佳射击角度。 新旧思想的碰撞,不再是简单的排斥与对立,而是,在顾昭的强力引导下,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的,融合! 一个,既拥有着传统兵法智慧的底蕴,又掌握着现代科学与战术思想,同时,对顾昭本人,抱有绝对忠诚的、全新的军官团,正在西山大营的深处,如同百炼的精钢一般,开始,慢慢成型! 这,才是顾昭,敢于,将目光,投向整个天下的,最大底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