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134章 看不见的战争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第134章 看不见的战争

作者:明阳少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12:47:35

夜色,终究无法永远遮蔽一切。

当黎明的第一缕金光刺破东方的天际,如同神明之手缓缓揭开笼罩在大地上的黑色幕布时,彰义门外那片浸染了鲜血的旷野,终于将昨夜那场短暂而惨烈的冲突结果,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后金大营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死寂。无数双曾饱含着轻蔑与嗜血的眼睛,此刻都复杂地望向那片躺着三十多具同袍尸体的土地。他们是巴牙喇,是精锐中的精锐,是大金无敌神话的具象化身。然而此刻,他们却像被随意丢弃的破烂玩偶,冰冷地躺在那里,他们身上那曾引以为傲、坚不可摧的重甲,成了对他们信仰的最大嘲讽。

鳌拜一夜未眠,那只被子弹冲击过的手臂依旧隐隐作痛,但这远不及他内心的创伤来得剧烈。他跪在皇太极的帐外,一动不动,像一尊石化的雕像,等待着大汗的雷霆之怒。

然而,皇太极没有召见他,也没有发出任何新的军令。整个后金中军大帐都笼罩在一股令人窒息的低气压之下。

与此同时,北京城的城墙之上,同样是死一般的寂静。守城的明军士卒和自发前来助守的民壮们,彻夜未眠,他们瞪大了眼睛,从最初的惊愕,到难以置信,再到此刻晨光下的确认无疑,一种狂野的、几乎被遗忘了的情绪,正在每个人的胸膛里疯狂滋长。

他们赢了?不,是那支新来的“镇北军”赢了。他们甚至没有看清对方是如何做到的,只看到建奴最凶悍的铁骑如怒涛般冲锋,然后在距离阵地百步之外,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堤坝,轰然溃散,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这不像是战争,更像是一场献祭。

就在这双方都因震撼而陷入沉默的微妙时刻,顾昭动了。他要做的,就是将这枚胜利的火种,用最猛烈的风,吹成一场足以燎原的烈焰。

天色大亮之后,镇北军的营门缓缓打开。一队士兵走了出来,他们没有携带兵器,而是抬着担架,动作沉稳而肃穆地走向了那片布满尸骸的战场。

在城墙上和后金大营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他们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那些巴牙喇护军的尸体。他们没有进行任何侮辱性的举动,反而将每一具尸体都整理得相当齐整,连同他们散落在一旁的兵器、头盔,都一一收拢。

然后,他们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举动。

他们将那三十多具穿着整齐盔甲的后金锐卒尸体,连同他们的佩刀和长矛,一具挨着一具,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了距离彰义门城楼正前方约一里远的一片空地上,形成了一个刺眼的方阵。

那排列整齐的尸体,那闪烁着寒光的兵器,无声地诉说着昨夜的战果,像是一座用后金最精锐勇士的骸骨筑成的功勋碑!

做完这一切后,一名镇北军的传令兵单人匹马,驰至城下百步之外,勒住战马,从背后取出一面令旗,用尽全身力气,朝着城墙之上高声呐喊,声音洪亮得足以让半个京城都听到:

“镇北军前锋营参将顾昭,奉旨勤王,初到京师!于昨夜斩杀建奴巴牙喇精锐三十有七!特将斩获献于城下,恭呈御览,以安圣心!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明万胜!!”

声音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以安圣心!”

“大明万胜!”

城墙之上,长达数秒的死寂之后,不知是谁第一个声嘶力竭地吼了一声“好!”,紧接着,一股被压抑了太久的狂喜与激动,如同火山喷发般,瞬间席卷了整座城楼!

“赢了!我们赢了!”

“看见没有!那就是建奴的尸体!狗日的建奴也会死!”

“镇北军威武!顾将军威武!”

欢呼声、呐喊声、喜极而泣的哭声,汇成了一股巨大的声浪,冲天而起,驱散了连日来笼罩在京师上空的阴霾与绝望。无数士兵激动地将手中的兵器敲击着城垛,发出震天的巨响。

紫禁城内,刚刚得到消息,匆匆登上城楼的崇祯皇帝,扶着冰冷的城砖,亲眼看到了城下那震撼人心的一幕。他看到了那些不可一世的建奴精锐,如今却如猪狗般陈尸荒野;他听到了城墙上那山呼海啸般的欢呼,那是他登基以来,从未听过的、发自肺腑的昂扬士气。

这位年轻的天子,眼眶瞬间就红了。连日来的焦虑、恐惧、屈辱,在这一刻尽数化作了巨大的激动与欣慰。他紧紧攥着拳头,因为过度用力而指节发白,嘴唇哆嗦着,一连说了三个字:

“好!好!好!传朕旨意,重赏镇北军!重赏顾昭!”

顾昭的这一手“献俘”,如同一剂强心针,精准地注入了京师这具濒临崩溃的躯体,让其岌岌可危的士气,瞬间被拉回了顶峰!

然而,这场看不见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当天下午,随着京城九门在短暂的开启后又迅速关闭,无数拖家带口的难民涌入城中,其中,便混杂着数十名看似毫不起眼,但眼神却异常精明的汉子。他们是侯三麾下,由原镇抚司精锐和商贾行脚组成的“商情司”人员。

这些人一入城,便如水滴汇入大海,迅速消失在人群之中。

很快,在京城内各大酒馆、茶楼、乃至街头巷尾的粥棚边,一些新的“神话”开始悄然流传。

“听说了吗?城外新来的那支镇北军,了不得啊!他们的将军顾昭,听说是武曲星下凡,身高一丈,能开三百斤的硬弓!”一个刚喝了口热茶的“货郎”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对同桌的人说道。

“何止啊!”旁边一个装扮成逃难灾民的汉子立刻接话,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夸张表情,“我亲眼看见的!昨晚建奴冲锋,顾将军就站在阵前,眼睛一瞪,那些建奴就像中了邪一样,一个个从马上栽下来!镇北军的火铳,那不是凡间的兵器,是天上的神雷!隔着三百步,‘砰’的一声,建奴那三层厚的铁甲就跟纸糊的一样!”

“真的假的?三层铁甲?”周围的人群发出了不可思议的惊叹。

“千真万确!我还听说,镇北军的每一个兵,都能以一当十!他们吃的军粮,都是用人参泡的,力大无穷!”

这些谣言,或夸张,或离奇,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极具煽动性,且完美契合了此刻京城军民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他们需要一个英雄,一个神话,来拯救他们于水火。顾昭和他的镇北军,以一场无可辩驳的胜利为引,被迅速地塑造成了这个“神话”本身。

而顾昭的攻势还未停止。

当夜幕再次降临时,一阵慷慨激昂,却又带着几分苍凉的歌声,从镇北军的营地中悠悠传出,顺着凛冽的北风,飘向了两个方向——北京城,以及后金大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歌词是顾昭从历朝历代最悲壮、最激昂的诗词中摘取改编而成,曲调简单却充满了力量感。数千名士兵用他们那带着沙场磨砺出的沙哑嗓音,一遍又一遍地高声咏唱。

这歌声,传入北京城墙上守军的耳中,是战友的呐喊,是同袍的激励。他们仿佛能感受到那股誓与国家共存亡的决绝与豪情,许多士兵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杆,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眼中重新燃起了战斗的火焰。

而这歌声,传入后-金大营,则变成了最刺耳的噪音和最恶毒的诅咒。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失去了同袍的巴牙喇勇士而言,这歌声就像是一把无形的刀,反复切割着他们的神经,提醒着他们昨日的耻辱与失败。

中军大帐内,皇太极背负着双手,静静地站在堪舆图前,帐外的歌声如同魔音贯耳,清晰地传来。

一名探子刚刚从帐内退下,他带来的报告,证实了皇太极最不愿看到的局面:北京城内的士气,因为昨日那场小小的失利和今日顾昭的“献俘”,已经完全逆转。原本城内混乱、恐慌的气氛,正在被一种同仇敌忾的决心所取代。

皇太极的面色,阴沉得如同帐外的夜。

他征战半生,与无数明朝的将领交过手。他习惯了用绝对的力量碾压对手,习惯了用血腥的屠杀制造恐惧。但他从未遇到过像顾昭这样的敌人。

这个顾昭,不仅拥有一种能够颠覆战场规则的可怕武器,更可怕的是,他懂得如何将一场小小的军事胜利,迅速转化为巨大的心理和舆论优势。他就像一个最高明的猎手,用“献俘”来鼓舞友军,用“谣言”来塑造神话,用“歌声”来消磨敌人的意志。

他,在用一种皇太极从未见过,甚至从未想过的方式,在另一片战场上,与他进行着一场看不见的战争。

“顾昭……”

皇太极缓缓地念出这个名字,深邃的眼眸中,第一次燃起了混合着烦躁、好奇与浓烈杀机的复杂火焰。他知道,自己这次,恐怕是遇到了平生最难缠的一个对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