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111章 告别与远征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第111章 告别与远征

作者:明阳少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12:47:35

天色,尚在黎明前最深沉的墨蓝之中,唯有东方地平线上,微微泛起了一丝鱼肚白,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

然而,整个青山堡,早已从沉睡中苏醒。

往日里这个时辰本应寂静无声的巨大校场之上,此刻却已是人声鼎沸,火把如林,将整片区域照耀得如同白昼。一千五百名镇北军最精锐的将士,已经完成了最后的集结。他们身着擦拭得锃亮的反弧形胸甲,头戴高顶铁盔,手中紧握着寒光闪闪的长枪与火铳,排列成一个个整齐肃穆的方阵,如同一片沉默而又坚毅的钢铁丛林,静静地等待着出征的号令。

他们的战马,膘肥体壮,正不安地打着响鼻,喷吐出的白气在晨曦前的寒风中,凝结成一团团清晰可见的雾气。那一百名精锐的龙骑兵,更是全员披挂双层甲胄,连人带马都仿佛是钢铁浇筑的移动堡垒,散发着一股令人望而生畏的彪悍之气。

校场的边缘,与这片钢铁森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来送行的家属与百姓。

没有喧哗的哭喊,只有压抑的啜泣与无声的泪水。女人们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孩子,将丈夫的衣甲一遍又一遍地抚平,眼中交织着离别的不舍、对未来的担忧,以及那份无法掩饰的、因自家男人成为这支雄师一员而感到的深深骄傲。老人们拄着拐杖,浑浊的眼中倒映着跳动的火光,口中不断地念叨着祈求平安的话语。孩子们则似懂非懂地睁着大眼睛,好奇地望着父亲们那威武的身影,小小的手紧紧攥着母亲的衣角。

这,就是战争年代最真实的离别。沉默、克制,却又蕴含着足以撼动山岳的深沉情感。

而在与这片离愁别绪仅有一墙之隔的中军大帐之内,顾昭正主持着他离开之前的,最后一次青山堡高层会议。帐内的气氛,严肃而又凝重。

巨大的沙盘已经被撤去,取而代de ,是一张铺着崭新图纸的长条桌。在座的,只有寥寥数人,却是如今整个青山堡体系的绝对核心。

顾昭的目光,首先落在了鬓角已经染上些许风霜的孙元化身上。他站起身,对着这位亦师亦友的老者,深深地行了一礼。

“先生,”顾昭的声音诚恳而又郑重,“此次移防宁远,我将带走镇北军最精锐的战斗力量。但是,我们所有人的根,依然在这里,在青山堡。宁远是风口浪尖的前线,更是各方势力犬牙交错的虎狼之窝,我们在那里冲锋陷阵,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因此,我们必须拥有一个绝对稳固、绝对安全的后方基地,一个能够源源不断为我们提供兵员、甲械和新式武器的源泉。”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无比坚定:“所以,我决定,正式任命先生为‘青山堡总办’,全权负责此地的一切军政要务,包括但不仅限于后方的生产、新技术的研发,以及最为重要的新兵招募与训练。格物院的核心研究人员,以及我们一手培养起来的那近千名熟练工匠,我一个都不会带走,全部都留给您。”

顾昭走到孙元化面前,将一枚象征着最高权限的、由纯铜打造的总办大印,亲手放在了他的面前,一字一句地说道:

“先生,宁远是镇北军挥向敌人的拳头,而青山堡,必须是为这只拳头输送血液的‘心脏’。只要青山堡的炉火一日不灭,只要格物院的研发一日不停,我们在前方,就永远没有后顾之忧。镇北军的这颗‘心脏’,就拜托您了!”

孙元化缓缓站起身,他浑浊的老眼中,此刻正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璀璨夺目的光芒。他没有丝毫的推辞,而是用一种近乎于宣誓般的语气,郑重地接过了那枚沉甸甸的大印。

“将军放心!”他的声音虽然苍老,却充满了钢铁般的意志与力量,“老朽在此立誓,必不负将军所托!三年之内,老朽必将此地,从一个简单的军屯,打造成一个集冶炼、锻造、火药生产、火器研发于一体的,真正的军工重镇!让‘青山造’这三个字,成为我大明朝最响亮、最可靠的招牌!”

一番话,掷地有声,帐内众人,无不动容。

安排好了最重要的“心脏”,顾昭的目光,随即转向了负责商贸与情报的侯三。

“侯三,”顾昭的语气变得锐利起来,“从今天起,你们商情司的重心,必须做出战略性的调整。赚钱,不再是你们的首要任务。我需要你们,将全部的精力,都转向情报的收集与网络的构建。”

顾昭的手指,在桌上的一份简易地图上,缓缓划过一条线,那条线,从大同的乔家商号开始,一路向北,穿过科尔沁草原,最终,深深地刺入了后金的腹地——盛京。

“你要亲自去一趟大同,告诉乔五爷,我们未来的合作,将不再局限于军械贸易。我需要他利用乔家遍布九边的商路,为我们收集所有与后金相关的军政、民生、乃至高层动向的情报。同时,派最可靠的人,带着重礼,再去一次科尔-沁,找到我们的朋友巴图。告诉他,除了战马,我们还需要一样更重要的东西——能够深入后金境内、为我们刺探军情的‘眼睛’和‘耳朵’!牛羊、丝绸、铁器,他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

“我要你,不惜一切代价,用最短的时间,为我建立起一条从关内,到草原,再到后金腹地的,秘密情报网络!这条网络,将是我们未来,能否在这场残酷战争中,占据先手的关键!”

侯三的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大人放心!属下明白!就算是砸锅卖铁,也一定把这条线给您拉起来!”

将后方的生产与情报这两条最重要的生命线,都妥善安排之后,顾昭才缓缓地松了一口气。他看向王五和其他即将随他出征的将领,眼中燃烧起熊熊的战意。

“诸位,后方已固,前途就在脚下。宁远,将是我们的新起点。传我将令,全军……开拔!”

“遵命!!”

当顾昭一身戎装,头戴帅盔,从中军大帐中走出的那一刻,东方,天光大亮。

晨曦的第一缕金色阳光,恰好刺破云层,挥洒而下,将他身上那副精工打造的铠甲,映照得金光闪闪,宛如天神下凡。

他翻身上马,抽出腰间的指挥刀,向前猛地一挥,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怒吼:

“镇北军!出发!”

“风!风!大风!!”

一千五百名将士,用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回应着他们的主帅。

沉重的脚步声,如同擂响的战鼓,整齐划一,撼动大地。庞大的军阵,开始缓缓地向前移动,那一片由长枪、刀剑与火铳组成的钢铁洪流,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决绝气势,浩浩荡荡地,驶出了他们生活、战斗了无数个日夜的青山堡。

送别的人群,再也抑制不住泪水,但他们依旧挺直了胸膛,用尽全力挥动着手臂,目送着这支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军队,踏上那通往更广阔天地的远征之路。

从青山堡到宁远,数百里的路程,对于这支纪律严明、体能充沛的精锐之师来说,并非难事。

一路上,他们军容严整,队列齐整,无论是行军还是宿营,都严格遵守着条令,没有丝毫的懈怠与扰民之举。他们的出现,对于沿途那些早已腐朽不堪、军纪废弛的明朝卫所部队来说,不啻于一次剧烈的视觉与心灵冲击。

当镇北军那整齐的队列,如同移动长城般,从那些破败的堡寨前经过时,寨墙之上,无数明军士卒,都探出头来,用一种混杂着羡慕、震惊、乃至不敢置信的复杂目光,注视着这支仿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军队。

他们看到的是,是每一名士兵都拥有的、保养得当的铁甲;是那望不到头的、黑洞洞的火铳枪口;是那些高大神骏、远非蒙古劣马可比的战马;更是每一个士兵脸上,那股与他们这些麻木潦倒的“丘八”截然不同的、充满了自信与昂扬斗志的神采!

“我的天……这是哪家的兵马?是京营的天子亲军开过来了吗?”

“看旗号,是‘顾’字旗!是青山堡的镇北军!就是前阵子在广宁城外,硬撼建奴,打了个大胜仗的那支新军!”

“难怪……难怪如此精锐!跟他们一比,咱们这些人,简直就是一群叫花子……”

无数的议论声,在镇北军经过的每一个地方响起。这支军队的存在,就像一柄锋利的锥子,毫不留情地刺破了辽西明军那虚弱不堪的表象,也将“顾昭”与“镇北军”这两个名字,第一次,如此清晰而又震撼地,烙印在了所有人的心中。

而顾昭,骑在战马之上,对于这一切的瞩目与议论,恍若未闻。

他的目光,始终坚定地,凝视着南方。

在那里,宁远城的轮廓,已经隐约可见。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那座雄城之中,等待着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