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108章 一份特殊的“捷报”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终于恋恋不舍地从辽西广袤的平原上隐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沉如墨的夜色与缀满了璀璨星斗的苍穹。

战场之上,镇北军的士兵们正在兴奋地打扫着战场,收拢俘虏,清点缴获。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与伤兵压抑的呻吟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胜利之后,最为真实也最为复杂的乐章。

与外界那喧嚣而又混杂的气氛截然不同,顾昭的中军大帐之内,此刻却是一片沉静。

明亮的马灯将帐内照得如同白昼,光线投射在巨大的军事沙盘之上,留下了深浅不一的阴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硝烟味、浓郁的墨香以及熬煮提神草药的苦涩气息,它们混合在一起,构成了属于高级指挥部独有的味道。

顾昭端坐于主帅案后,神情平静地擦拭着手中那柄象征指挥权的佩刀,眼神深邃,看不出半点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天豪赌并大获全胜后的狂喜。在他的下首,火器总监孙元化正蹙眉沉思,而亲卫营统领王五,则是一脸抑制不住的兴奋与激动,脸上的血污都还没来得及完全擦干净,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大人!大人!大捷!咱们这次是天大的捷报啊!”

王五那粗犷而洪亮的声音,瞬间打破了帐内的宁静。他大步流星地走到沙盘前,双手撑着桌沿,激动得满脸通红,唾沫星子横飞:

“都清点清楚了!咱们这一仗,有名有姓、砍下来的建奴首级,至少有一千二百颗往上!俘虏的也有好几百!还有数不清的战马旗甲!莽古尔泰那个狗日的贝勒爷,虽然让他侥幸跑了,但听说他手下最精锐的白甲兵,几乎被咱们给一锅端了!大人,这可是自萨尔浒以来,我大明在野战中从未有过的辉煌胜利啊!咱们赶紧把捷报传上去,经略大人一高兴,肯定给咱们升官发财,弟兄们也都能论功行赏!”

王五的话,代表了军中绝大多数将士最朴素、最直接的想法。打了胜仗,理应得到封赏,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然而,一旁始终沉默的孙元化,却在此时缓缓地摇了摇头,他那张儒雅的脸上,不仅没有喜悦,反而充满了深思熟虑后的忧虑。

“王将军,此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孙元化站起身来,指着沙盘上广宁城的位置,声音冷静地说道:“你说的都对,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捷。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份捷报,我们该怎么写?又该如何呈报给经略大人?”

王五愣了一下,不解地挠了挠头:“怎么写?那还不简单?就照实写呗!咱们怎么打的,就怎么写!”

“照实写?”孙元化苦笑一声,反问道,“那好,我问你。此战,我们与辽西军的名义,是进行一场‘联合军演’。我们如何向经略大人解释,为何三千后金精锐铁骑,会‘恰好’在我们军演的路线上出现,并且对我们发起致命的突袭?”

“这……”王五的兴奋劲,瞬间就凉了半截。

孙元化没有停下,继续追问,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柄重锤,敲击在现实最脆弱的地方:

“我们又该如何解释,我们为什么会‘恰好’提前洞悉了他们的进攻路线,并且设下了连环地雷阵、高地炮兵阵地、以及侧翼的火铳伏兵?这一切,都精准得如同我们和后金人事先排演过一般!你觉得,这样一份‘捷报’交上去,经略大人是会相信我们的‘运气’,还是会怀疑我们另有所图,甚至……是我们故意设局,挑起了与后金的战端?”

“这……”王五彻底说不出话来了,他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是个优秀的军人,但对于庙堂之上的政治权谋,却是一窍不通。经孙元化这么一点拨,他才猛然意识到,这场辉煌胜利的背后,隐藏着足以将他们所有人吞噬的巨大政治风险。

是啊,你镇北军凭什么能未卜先知?你和后金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你把祖大寿的辽西军置于何地?这一连串的疑问,足以让任何一个上位者心生猜忌。而一旦被猜忌,那么这场泼天的功劳,转瞬间就可能变成催命的符咒!

看着王五那张由红转白的脸,以及孙元化那忧心忡忡的眼神,自始至终都未发一言的顾昭,终于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佩刀。

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智珠在握的、云淡风轻的微笑。

“元化所虑,甚是在理。一场胜利,其价值几何,往往不在于战场上杀敌多少,而在于它在政治上,能为我们带来多大的收益。”

他说着,不疾不徐地从帅案的抽屉里,取出了两份早已用火漆封好的、截然不同的文书。他将这两份文书轻轻地放在桌上,推到了二人面前。

“所以,这份捷报,我早就已经为经略大人,准备好了。”

孙元化和王五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讶。他们凑上前,只见顾昭指着第一份火漆印着“军报”字样的文书,缓缓说道:

“这一份,是呈给袁经略的‘公开捷报’。”

顾昭的声音平静而又清晰,仿佛在叙述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报告中称,我镇北军在奉命抵达广宁,准备与祖大寿将军进行联合军演的前夕,于例行侦查中,意外发现有大股后金精锐,正企图绕道偷袭广宁城。在此危急关头,我,顾昭,‘临危不乱’,为保广宁城不失,毅然决然率领本部兵马,在广宁城外的平原上,构筑防线,奋勇抵抗入侵之敌。”

“报告中还会详述,我军将士是如何的英勇无畏,战斗过程是如何的惨烈悲壮。最终,在我军付出了巨大‘伤亡’之后,又恰逢一支‘友军’(报告中不会点明是科尔沁部,只会模糊地提及)从侧翼出现,内外夹击之下,才最终击溃了这股来犯之敌,取得了一场来之不易的‘惨胜’。”

“至于祖大寿将军……”顾昭的笑容里,带上了一丝玩味,“报告中会特别提到,由于事发突然,战况紧急,我部未能及时与广宁守军取得有效联系。对于祖将军未能及时出兵支援,我部表示充分的‘理解’,并对其坚守广宁城,确保我军后路无虞的‘功劳’,表示由衷的‘感谢’与‘遗憾’。”

听完这份“捷报”的内容,孙元化先是愕然,随即双目之中爆发出了一阵异彩,他抚掌赞叹道:“妙!实在是妙啊!大人此计,可谓是滴水不漏!”

这份报告,将一场精心策划的“围猎”,完美地粉饰成了一场“遭遇战”和“守城战”。既合情合理地解释了战斗的起因,又通过夸大己方“损失”和渲染“惨胜”的氛围,来降低自己的功劳,避免功高震主,引起上位者的猜忌。最绝的是对祖大寿的处理,通篇的“理解”、“感谢”与“遗憾”,字字都是捧,但连在一起,却是一把扎向祖大寿心窝的、最锋利的软刀子!

你祖大寿身为辽东总兵,坐拥重兵,眼睁睁看着友军在城外血战,却按兵不动。顾昭“理解”你?这只会让袁崇焕更加怀疑你!顾昭“感谢”你?这是在讽刺你的怯懦无能!顾昭“遗憾”?这更是将你钉在了见死不救的耻辱柱上!

王五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他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弯弯绕绕,但也听明白了,这份捷-报递上去,祖大寿那老小子,肯定没好果子吃!

然而,这还没完。

顾昭将那份公开捷报推到一边,又指着第二份火漆印着“密呈”字样的私人信函,眼神变得深沉了许多。

“这一份,不给经略大人。这一份,是派最可靠的亲卫,星夜兼程,直接送到山海关,亲手交给蓟辽督师麾下的前锋总兵,赵率教将军。”

赵率教!

听到这个名字,孙元化的心头猛地一震。他立刻明白了,这,才是顾昭真正的、致命的后手!赵率教是袁崇焕的嫡系心腹,悍勇忠诚,最重要的是,他与祖大寿为首的辽西将门集团,素来不合,矛盾极深!

顾昭缓缓地说道:“这封信里,没有捷报,只有一样东西……”

他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了那份从祖大寿心腹身上截获的、盖着祖家私印的、与后金暗通款曲的……密信原件!

“……以及我写给赵将军的几句心里话。”

顾昭将那份罪证原件,与那封私人密信放在一起,用火漆重新封好,整个过程,他的表情没有一丝波澜。

“信中,我会这样写:‘赵将军亲启。此次奉命前来广宁军演,不想竟遇建奴大股来袭,险象环生,战况危殆。幸赖经略大人天威浩荡,将士用命,方才侥幸击退强敌,保全自身。然乱军之中,昭偶然缴获此物,观之,不觉冷汗涔涔。此物事关我大明辽东防线之安危,干系重大,昭自觉人微言轻,不敢擅专,更不敢妄议上官。思来想去,唯有呈交与将军这等国之柱石,方能明断是非,以正国法。辽西之事,盘根错错,非有大魄力、大担当者不能为。昭,唯将军马首是瞻,静候钧令。’”

读完这封信的内容,整个中军大帐之内,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王五张大了嘴巴,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完全不够用了。

而孙元化,则是看着眼前这个年纪比自己还轻的青年,眼神中第一次,流露出了一丝近乎于敬畏的神色。

这封信,比刚才那份“公开捷报”,还要毒辣百倍!

它没有一个字是在指控祖大寿,反而处处把自己放在一个“忠心耿耿”、“能力不足”、“不敢惹事”的下级军官位置上。但它却将那封致命的罪证,直接递到了祖大寿最大的政敌手中!

“不敢擅专”,就是逼着你赵率教必须处理!“唯将军马首是瞻”,就是把攻击祖大寿的“主谋”高帽子,稳稳地戴在了赵率教的头上!这相当于,顾昭不仅给了赵率教一把捅向祖大寿心脏的刀,还顺便帮他找好了所有捅出这一刀的理由!

可以预见,当赵率教这位性格刚直的猛将,看到这封信和里面的罪证时,将会是何等的雷霆震怒!而他一旦出手,就绝不是顾昭这种“点到为止”的敲打,那必然会是辽西官场上的一场……大地震!

顾昭,他用一场辉煌的军事胜利作为引子,却将真正的杀招,藏在了这胜利之后,那不见血的、方寸之间的笔墨官司之中!他要的,从来就不仅仅是打赢一场仗那么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