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95章 钦差与试探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第95章 钦差与试探

作者:明阳少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12:47:35

乔五爷那番关于朝堂与靠山的言论,犹在顾昭的耳边回响,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了一圈圈关于未来的深邃思考。而他尚未理清这盘错综复杂的政治棋局,来自辽东最高权力中心的“棋手”,便已经直接将一枚分量十足的棋子,落在了青山堡的棋盘之上。

十日后,一支百余人的骑兵队伍,打着辽东经略的旗号,护送着一支规模不小的犒赏车队,浩浩荡荡地抵达了青山堡。

与广宁卫那些虚情假意的“祝贺”队伍截然不同,这支队伍的到来,让整个青山堡都弥漫开一种无形的、肃杀的压力。为首的那名将领,自称袁督师麾下参将赵率教,他并非顾昭所想的那种传令文官,而是一位年约四十余岁、面容刚毅如刀削斧凿、眼神锐利如鹰隼的职业军人。他身披一身磨得发亮的制式铁甲,腰间的佩刀和手上的厚茧,无一不昭示着他久经沙场的身份。他身后那百余名亲兵,更是个个目光沉静,队列整齐,身上那股百战余生的悍勇之气,与顾昭麾下最精锐的龙骑营老兵相比,也毫不逊色。

这,才是大明最顶尖的边军,关宁军的真正模样。

顾昭亲自出堡迎接,双方在堡门前见礼。整个过程,礼数周全,气氛却称不上热络。赵率教不苟言笑,目光始终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青山堡的城防工事、士兵的精神面貌,以及顾昭这位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守备。

在短暂的寒暄和宣读完袁崇焕的嘉奖令后,赵率教并没有急着去参加顾昭准备的接风宴,而是提出了第一个,也是最直接的要求:

“顾守备,本将奉经略大人之命,前来犒劳贵部将士。在此之前,本将想亲眼看一看,是怎样一支雄师,能阵斩后金甲喇额真。不知可否,让本将观摩一下镇北营的操演?”

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命令意味。

这便是试探的开始。

顾昭心中了然,脸上却浮现出谦和的微笑:“将军远来是客,又是上官,但有吩咐,末将岂敢不从。请!”

他没有丝毫的藏私,因为他深知,在赵率教这种真正的行家面前,任何的遮掩与花招,都只会显得欲盖弥彰,引人怀疑。唯有展现出压倒性的、无可辩驳的实力,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与话语权。

青山堡的校场之上,一场前所未有的军事操演,在赵率教和他带来的关宁军老兵们面前,缓缓拉开了帷幕。

首先出场的,是镇北营的灵魂——火铳营。五个百人队,排着整齐的横队,迈着统一的、沉重的步伐进入场地。他们身上那种高度的纪律性,以及军官仅仅依靠短促的哨声和挥舞的旗语,就能让整个方阵令行禁止、变幻队形的高效指挥方式,立刻就让赵率教的眼神凝重了起来。

“实弹操演,开始!”

随着顾昭一声令下,战场之上,响起了那独属于镇北营的、令人心悸的交响乐。

“预备——放!”

第一排士兵半跪在地,第二排士兵弯腰前倾,第三排士兵直立不动。随着尖锐的哨声响起,三段击的排枪怒吼了。近两百支燧发枪在同一瞬间喷射出致命的火焰与弹丸,密集的枪声汇成一声沉闷的巨响,远处的靶子瞬间被打得木屑横飞。而真正让赵率教和他身后那些老兵们心惊肉跳的,并非是这第一轮射击的威力,而是接下来的景象——

前排射击完毕后,立刻起身退后装填,原先的第二排上前,紧接着是第三排,整个过程如同精密的机械般流畅衔接,没有丝毫的停顿与混乱。密集的枪声几乎连成一片,形成了一道持续不断的、无法逾越的死亡弹幕。

这是一种全新的、足以颠覆他们所有战场认知的战争方式!

紧接着,是虎蹲炮的怒吼。十余门虎蹲炮被迅速推上阵地,随着炮兵军官一声令下,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无数铁砂与小石子被抛射而出,将前方一大片区域化作了人间地狱。那种覆盖性的杀伤力,让所有观摩的关宁军士兵,都不由自主地感到头皮发麻。

而当全身披挂、骑着高大战马的龙骑营出场时,赵率教的瞳孔更是猛地一缩。他亲眼看到,这些骑兵在高速驰骋中,竟能娴熟地使用短管火铳进行射击,随后又能迅速下马,以马匹为掩护,结成步兵战线,进行精准的点射。这种集机动性、冲击力和火力于一身的“怪物”,简直是他们闻所未闻的兵种!

操演结束,整个校场一片寂静,空气中只剩下浓郁的、刺鼻的硝烟味。赵率教和他带来的那些关宁军老兵,脸上的表情已经从最初的审视,变成了难以掩饰的震撼,甚至是一丝……敬畏。

赵率教看的不是热闹,他看的全是门道。他看出了镇北营那远超寻常明军的士兵纪律,看出了那种高效到可怕的指挥体系,更看出了这些犀利火器背后,所代表的强大后勤与制造能力。这支军队,已经完全脱离了他所熟悉的任何一支明军的范畴。

当晚的宴席,气氛异常融洽,充满了商业互吹,但双方都默契地没有谈论任何关于军队的核心问题。直到夜深人静,顾昭才被赵率教的亲兵,请到了他的临时住处。

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没有了白日的客套与官场礼仪,赵率教的面容在烛火的映照下,显得格外严肃。他亲手为顾昭倒了一杯茶,开门见山地问道:

“顾守备,本将奉经略大人之命而来,有些话,不得不问。经略大人想知道,你的这些兵,这些犀利的火器,究竟是从何而来?”

真正的交锋,现在才开始。

顾昭端起茶杯,神色坦然,他早已准备好了一套半真半假的说辞:“回将军,说来惭愧,这些兵,大多是辽东活不下去的流民、矿奴,被末将收拢起来,给口饭吃罢了。至于这些火器,则是我与堡中一众匠人,侥幸得到了一些西洋典籍的残本,又请教了登莱的孙元化孙先生一些要点,然后日夜钻研,苦心孤诣,才侥幸改良而成。辽东苦寒,朝廷的军械粮饷,你也知道……我们不自己想法子,就只能坐着等死。”

他巧妙地将功劳推给了“西洋典籍”和孙元化这个真实存在的火器大家,又点出了辽东边军普遍的困境,合情合理,让人难以辩驳。

赵率教静静地听着,不置可否,他锐利的目光仿佛要刺穿顾昭的内心。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抛出了此行最核心,也是最致命的问题:

“经略大人非常欣赏你的才能,红山隘口一战,你为我大明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大人他也很担心……”赵率教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充满了压迫感,“……担心你这支强军,只知有你顾昭,而不知有朝廷,不知有经略大人!”

这句诛心之言,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直指顾昭的忠诚!

整个房间的空气,瞬间凝固。

顾昭闻言,却缓缓地放下了茶杯,脸上非但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露出了无比严肃和郑重的神情。他站起身,对着赵率教,对着宁远的方向,深深一揖,朗声说道:

“将军此言差矣!我顾昭,我镇北营上下三千将士,食大明之禄,守大明之土,心中所念,无时无刻不是朝廷,不是江山社稷!我等之所以在此苦寒之地,枕戈待旦,奋勇作战,正是为了守护我大明江山,为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求一个太平安宁!若经略大人需要,镇北营随时听候调遣,上至我顾昭,下至一小卒,愿为辽东战事,流尽最后一滴血!此心,天地可鉴!”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充满了不容置疑的真诚与决绝。

赵率教死死地盯着他的眼睛,良久,良久,那张紧绷如岩石般的脸上,终于缓缓地露出了一丝极其不易察实的、如释重负般的松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