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风被“煤球”厚实的车体和双层保温玻璃隔绝在外,车内温暖如春。从普吉岛的热带风情中抽身,回到国内萧瑟的冬日,陈星灼和周凛月并未停歇。仓库厨房的厨师们还在享受最后的年假,仓库就赵刚和李峰在,没什么事情也没必要回去。两人便以“煤球”为家,驾驶着这个移动的钢铁堡垒,在周边城市和乡野间游弋。与其说是游玩,不如说是对这片即将经历剧变的土地,做一次最后的、带着珍惜意味的巡礼与囤积。
冬天的馈赠是独特的。她们穿梭于果园和农贸市场,将“煤球”巨大的后备空间塞满了季节限定的美味。周凛月对一种名为“红美人”的柑橘爱不释手,果皮橙红诱人,果肉细嫩化渣,甜度高得惊人,带着浓郁的柑橘清香。她每天都要吃上好几个,以至于“煤球”车厢内总弥漫着一股清新提神的柑橘香气。还有甘甜多汁的紫皮甘蔗成切成好入口的一小块一小块,鲜红欲滴的草莓用保鲜盒小心存放,还有带着泥土芬芳的荸荠,买了好几大筐。这些都是寒冬的甜蜜,所以陈星灼在水果批发市场里面用冷藏车去拉回来了好几车,都好好的放到了空间里。
“煤球”内部的生活设施虽然齐全,但两人对在车里做大菜敬谢不敏。油烟问题实在让人头疼,清洗也麻烦。她们更依赖小巧的烧水壶和功率刚好够煮一碗面的小电炉,简单、方便、实用,满足基本需求绰绰有余,收拾起来也省心省力。要想吃什么大菜,空间里有的事,但大鱼大肉吃多了,两人还是更喜欢家常菜,特别是陈星灼爱吃的面条,一天五顿她都不嫌弃。
此刻,“煤球”停靠在郊区一个空旷的露天停车场。夜幕低垂,四周寂静,只有车内暖黄色的灯光透出车窗,像荒野中一盏温暖的孤灯。小桌板上摊开着平板电脑,屏幕上是一份详尽的Excel表格——她们的末日倒计时与关键节点计划表。
周凛月裹着柔软的毛毯,手里捧着一杯热茶,陈星灼则坐得笔直,指尖在平板上滑动。
“最终要的时间点:2028年6月30日。” 陈星灼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念出那个被血与火刻入骨髓的日期,周凛月也很确认,她生日后没几天,出门穿的拖鞋,鞋底在马路上融化了。这是极端高温开始的明确信号。她看向周凛月,后者用力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心有余悸。
“所以,” 陈星灼继续说,“我们必须在这个日期之前,提前进入堡垒。具体提前多久,视届时全球异常气候的苗头而定,但最晚不能晚于6月20日。”
“接下来是今年(2027年)的关键节点。” 周凛月接口,指着表格,“8月:仓库厨房和安保团队合同结束,仓库清空退租。同时,‘星链’网络服务交付。” 她顿了顿,眉头微蹙,“不过STAR L那边还没给出具体的交付日期,只说在八月内。”
“星链是堡垒的眼睛和耳朵,必须确保在堡垒完工前到位。” 陈星灼沉声道,“我会再催他们,务必拿到确切日期。”
“然后是‘堡垒’本身,” 周凛月的语气带上了一丝期待和紧张,“按照张工和王工的最新汇报,预计今年年底,也就是12月底前,就能全部完工!完工后,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连接核聚变核心和星链系统,完成整个堡垒能源和通讯的闭环。到时候……” 她眼睛亮了起来,“一部能联网的手机,就能控制堡垒内部的所有系统!通风换气、温湿度调节、照明、安防……想想就安心!完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通风系统开起来。”
“荷兰那边,” 陈星灼翻到下一页,“船厂进度顺利。计划下半年进行首次远航测试,全面检验动力、导航、生存系统。如果测试顺利,预计交付时间是……2028年年初。” 她将这个日期重重地标注出来。她俩还得去荷兰学习怎么驾驶…
两人沉默了片刻,空气中只有“红美人”残留的淡淡柑橘香和表格上冰冷的时间数字在碰撞。每一个节点都清晰明确,又都带着沉甸甸的压力和不容有失的紧迫感。这些时间线如同命运的轨道,正不可阻挡地向前延伸。
“好了,时间线明确了。” 周凛月舒了口气,合上平板的保护盖,似乎想暂时抛开那份沉重。她挪了挪位置,更靠近陈星灼,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叠厚厚的装修设计效果图册。“现在,该讨论点让人开心的事了——我们的堡垒内部,到底要装成什么样?”
陈星灼看着她瞬间亮起来的眼睛和那叠图册,冷峻的眉眼柔和下来,甚至带上了一丝纵容的笑意。她接过图册,随意翻看了几页,上面是各种风格的效果图:现代简约、轻工业风、北欧自然、新中式禅意……色彩、材质、光影搭配得赏心悦目。
“都行。” 陈星灼把图册递还给周凛月,语气是百分百的信任和放任,“你喜欢哪个就装哪个。你的品味,我信得过。” 她顿了顿,难得地自嘲了一句,“不像我,只会选黑白灰,装出来怕是要像个高级防空洞或者……实验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