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深沉,东宫内的气氛也压抑到了极点。太子萧景琰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在破晓时分再次加剧,一度呕出带着黑丝的秽物,陷入完全昏迷。程太医施针用药,忙得满头大汗,最终疲惫地摇头,对守在一旁眼眶通红的苏婉如和面色铁青的赵怀安低声道:“殿下脉象紊乱,邪毒已侵入脏腑……若再找不到毒源和解法,只怕……熬不过三日。”
这话如同惊雷,炸得苏婉如几乎站立不稳,赵怀安拳头紧握,骨节发白。消息被严密封锁在东宫内部,但绝望的情绪如同瘟疫般无声蔓延。
就在这山穷水尽之际,林夙那间偏僻的庑房门被轻轻叩响。来者是芸娘安排的那个市井汉子,他去而复返,带来一个用生命换来的小纸卷。林夙急切地展开,上面是芸娘熟悉的娟秀字迹,言简意赅,却字字惊心:
“郎中断言,粥、药渣内均混有极微量的‘梦罗散’。此毒前朝宫廷禁药,无色无味,取自西南瘴疠之地一种罕见藤蔓之花。微量长期服用,可致人精神恍惚、体虚力乏、喜怒无常,状似痨病或心疾。若剂量加大或遇特定引子(如烈酒、某些活血香料),则毒性爆发,顷刻间可损人心脉,呕血而亡。解法:需立即停毒,并以‘七叶莲’为主药解毒,辅以清心静养。七叶莲唯太医院药库或有秘藏,宫外难寻。”
梦罗散!太医院禁药!
林夙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对方竟动用如此阴毒隐秘的药物,这是不仅要毁掉太子的声誉,更是要他的命!而且手段如此刁钻,若非机缘巧合查到药渣,几乎无人能识破!
时间只剩下三天!不仅要拿到解药七叶莲,更要在这之前拿到如月下毒的铁证,否则即便救醒太子,也无法向皇帝交代,更无法反击幕后黑手!
不能再等了!必须立刻行动!
林夙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脑中飞速盘算,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逐渐成形——将计就计!既然如月以为自己的阴谋得逞,太子命不久矣,那何不让她继续“成功”下去?让她放松警惕,让她自己露出马脚!
他立刻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部署。
第一步,他必须确保太子的安全,争取时间。他再次秘密联系了程太医。他不能露面,只能通过绝对信任的小卓子传递信息。他让程太医想办法,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将太子日常所用的饮食、药物全部替换成绝对安全的新备之物,并对外严格保密,营造出太子依旧在服用原有饮食的假象。同时,他恳请程太医,无论如何,想办法先稳住太子的性命,哪怕是用一些虎狼之药吊住一口气。
程太医接到消息,虽惊疑于林夙如何得知“梦罗散”之名,但眼见太子危在旦夕,也顾不得许多,只能选择相信。他借口需用更猛烈的药剂,亲自带人重新熬制了汤药,并将东宫小厨房暂时接管,所有供给太子的膳食都由他指定的亲信徒弟经手。
第二步,他需要统一东宫内部核心人员的行动。他冒险写了两张字条,分别传递给苏婉如和赵怀安。给苏婉如的纸条上写着:“殿下病重,乃如月下毒所致,证据已在握。请姐姐配合,对外表现出绝望慌乱之态,尤其在那如月面前。留意她一切举动。” 给赵怀安的则更简短:“如月乃奸细,欲害殿下。安兄稍安勿躁,听我信号,准备擒贼。”
苏婉如接到纸条,虽心中惊涛骇浪,但她素来沉稳,立刻明白了林夙的意图。她强压下对太子病情的担忧和对如月的愤怒,开始在人前,尤其是在如月能观察到的时候,表现得六神无主,时常偷偷垂泪,对着昏迷的太子喃喃自语“殿下若有不测,奴婢也不活了”之类的话。
赵怀安则是另一番反应。他性格刚直,得知真相后恨不得立刻去将如月碎尸万段。但林夙纸条上“听我信号”四个字,像一道枷锁,锁住了他的冲动。他只能将滔天怒火压在心底,加派心腹侍卫,明为保护太子,暗则将如月的一切行动都纳入监视之下,并按照林夙的暗示,故意在如月附近表现出因太子病重而松懈疲惫的样子。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如何引如月上钩,让她自己拿出证据。林夙将目标锁定在那碗未曾动过、但可能依旧留在外间的参汤,以及如月接下来必然会有动作。
果然,如月见太子病情急转直下,东宫上下乱作一团,苏婉如悲切,赵怀安“松懈”,她心中窃喜,以为大功告成。但她生性谨慎,并未立刻有所行动,而是依旧每日按时送来汤药(虽然已被程太医替换),观察着动静。
林夙知道,必须给她加一把火,让她确信太子已无药可救,并且需要她进行“最后一击”,或者处理掉可能遗留的证据。
于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戏码开场了。
这天下午,林夙通过小卓子,故意在如月必经之路附近,与一名被收买的、负责给各宫送东西的小太监“偶遇”。林夙刻意压低声音,但确保如月能隐约听到:“……程太医偷偷跟我说,殿下也就这一两天的事了……让咱们早做准备……唉,可惜了……” 那小太监也配合地叹息几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