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 > 第129章 最安静的哗变

帅帐内,那场由燕氏宗族元老燕文正发起的“逼宫”,最终在燕倾城近乎崩溃的厉声呵斥下,不欢而散。

十几位重臣将领带着复杂、失望甚至是不甘的神情,沉默地退出了大帐。

燕倾城独自一人瘫坐在帅椅上,帐外将士们的喧哗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厚茧隔绝,她的世界里只剩下自己剧烈的心跳和冰冷刺骨的寒意。

司马景......你好毒的计!

她以为自己面对的会是刀剑,是兵临城下。却从未想过,敌人递过来的,竟是一杯无色无味的毒酒,而自己麾下最信任的臣子,正满怀“忠义”,亲手将这杯毒酒端到她的面前,逼她饮下。

她输了吗?

不,她还没有。

燕倾城猛地站起身,眼中最后一丝软弱被决绝的疯狂所取代。她知道从这一刻起,任何的解释都已是苍白无力。她必须用一种所有人都无法想象的方式,来回应这场诛心之战。

然而,她还是低估了司马景这杯“毒酒”的烈性。

崩溃,并非以她想象中那种激烈、尖锐、刀剑出鞘的形式到来。

它来得悄无声息,恰如夜色中弥漫的毒雾,看不见摸不着,却在一呼一吸间侵蚀着这支军队的骨血。

谣言发酵的第三天。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军营的晨练已经开始。

但那本该响彻云霄的喊杀声,却变得有气无力,士兵们挥刀出拳,动作散漫得像在梦游。每一刀每一枪都带着千斤重量,充满了迟疑与茫然。

一名忠于燕倾城的年轻校尉,实在看不下去,他冲到队列前,一把揪住一个明显在偷懒的士兵的衣领,怒声呵斥:“你在干什么?!忘了军法吗?拿出你的力气来!”

那士兵不过十七八岁,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若是往常,被校尉如此呵斥,早已吓得魂飞魄散。

可今天他只是缓缓抬起头,没有畏惧,没有辩解,甚至没有愤怒。他只是用一种混杂着讥诮、怜悯和一丝不屑的眼神,静静地看着那名校尉。

那眼神仿佛在说:“那么起劲干嘛?给北境那个男人卖命,值得吗?”

校尉的怒火瞬间被这道目光浇灭,猛地松开了手,踉跄着后退一步。他从那眼神中读懂了一切,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整个队列数百双眼睛,都静静地看着这一幕。没有人说话,但那种诡异的沉默,比任何呐喊都更具杀伤力。

军心,已经散了。

燕倾城披着一件狐裘大氅,在亲兵的护卫下,于营中巡视。她想亲眼看看,自己的军队到底烂到了何种地步。

结果,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

她所过之处,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

前一刻还在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的士兵,在看到她身影的瞬间便立刻作鸟兽散,或低头擦拭兵器,或转身整理内务,动作僵硬而刻意。

曾经,她的出现会引来无数狂热、崇拜的目光,将士们会挺直胸膛,用最洪亮的声音向她问好。

可现在,那些目光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躲闪,是规避,是敬而远之的疏离。他们甚至不敢与她对视,仿佛她身上带着某种会传染的瘟疫。

她走进伤兵营,想慰问几名在之前攻城战中负伤的勇士。可那些前几日还以能和公主说上话为荣的汉子,此刻却纷纷翻过身,用后背对着她,嘴里发出夸张的痛苦呻吟,紧闭双眼装睡。

那种被整个世界抛弃的孤独感,如潮水般将燕倾城淹没。

傍晚的议事会上,这种诡异的气氛达到了顶峰。

帅帐内,将领们齐聚一堂。燕倾城强打精神,试图商议下一步的战略。

“诸位,司马景虽然用焦土之策困住了我们,但他同样将二十万大军摆在了洛京一线,其后方必然空虚。我意,派出一支偏师,绕道南下袭扰其粮道,迫使其分兵......”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名将领打断了。

“公主,末将以为不妥。南下路途遥远,地形复杂,我军对当地情况不熟,风险太大。”

“没错,公主。末将以为,我们应当先巩固现有防区,稳扎稳打。”另一名将领立刻附和。

“稳扎稳打?我们连一块完整的田都找不到,如何稳扎稳打?”

“那也不能冒进!白白牺牲将士们的性命!”

争论开始了。

将领们为了“向南”还是“向北”、“急进”还是“稳守”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吵得面红耳赤。

但他们所有人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粮食。

他们的粮食,只够支撑七天。

七天之后怎么办?这个问题无人提及。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唯一的答案在北方。

而“北境”这两个字,如今已经成了军中最大的禁忌。

燕倾城静静地坐在帅位上,看着下方那一张张或激动、或忧虑、或闪躲的脸,心中一片冰冷。

她明白了。

他们不是在商议军情。

他们是在用这种方式,进行一场无声的对抗。他们在逼她,逼她在这个禁忌的话题上做出一个选择。

这场毫无意义的争吵,最终在燕倾城疲惫的挥手中结束。

将领们如蒙大赦,纷纷告退,仿佛多在大帐里待一刻,都是一种煎熬。

偌大的帅帐很快只剩下燕倾城一人。

夜色渐深,寒意愈浓。

就在燕倾城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时,她的心腹侍女小卓,脸色煞白地跑了进来,连滚带爬地扑到她面前。

“公主......不好了......出事了......”

“讲。”燕倾城的语气平静得可怕。

“就在刚才,南营和北营的两拨士兵,因为......因为私下议论您和北境王的事情起了冲突,私下斗殴......死了三个人。”

燕倾城闭上了眼睛。

“军法官呢?如何处置?”

小卓的头埋得更低了,声音细若蚊蝇:“军法官......以士卒醉酒闹事,失手伤人为由,将......将双方头目各打了二十军棍,草草结案了。”

醉酒闹事?

哈......哈哈......

燕倾城想笑,却笑不出来。她知道,军法官不是在包庇谁,他只是不敢再深究下去。因为他知道,一旦将这个话题摆在台面上,整个军营都会被立刻点燃。

这已经不是一两个士兵的问题,这是整个军队从上到下,都在溃烂!她的指挥系统,正在从最根基处,一寸寸地失灵、瘫痪!

夜,更深了。

帅帐外的寒风呼啸,刮得帐篷猎猎作响。

一名亲兵进来通报,说老谋士温慕白,在帐外求见。

燕倾城沉默了片刻,道:“让他进来。”

但亲兵却面露难色:“公主,温先生他......他只是跪在帐外,不肯进来,也不说话。”

燕倾城的心猛地一沉。

她推开帐帘,只见清冷的月光下,那个头发花白,辅佐了她十余年的老人,正身形笔直地跪在冰冷的泥地上。

寒风吹动着他单薄的衣衫,他却纹丝不动。

他没有哭,没有质问,甚至没有抬头看她一眼。

他就那么跪着,用这种最沉默、最决绝的方式,将一把无形的刀,抵在了燕倾城的心口。

这一跪,代表的不是他一个人。

他代表了所有追随她至今的燕氏元老,代表了那些对“复国大义”抱有最纯粹幻想的忠臣。

他在用膝盖书写一封无字的血书:公主,请您给我们一个说法,一个能让老臣们心安的答案。

这种以退为进的“软逼宫”,比任何声色俱厉的指责都更具杀伤力。

燕倾城在帐门口站了很久,很久。

她没有去扶温慕白,也没有说一句话。因为她知道,扶起了他一个,也扶不起那颗已经倒下去的,名为“信任”的军心。

她转身回到帐中,独坐于黑暗里,一夜未眠。

帐外的老人也跪了一夜。

当天边泛起第一抹鱼肚白时,燕倾城终于走了出来。她的脸色苍白,但那双熬得通红的凤眸里,却燃烧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平静。

她走到嘴唇干裂、几近虚脱的温慕白面前,俯下身,声音轻得像羽毛,却重得像山岳:

“老师,起来吧。”

“随我来。”

“今日,我给你们,给这五万将士,一个交代。”

一刻钟后。

帅帐之内,军中百夫长以上,近百名核心将领全部被召集于此。

他们神色各异,或不安,或疑惑,或冷漠。

燕倾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平静地下达了一道命令:

“亲兵听令,封锁大帐。自即刻起,任何人不得进出,违令者,斩!”

沉重的帐帘落下,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光线与声音,帐内只剩下摇曳的烛火,将一张张紧张的脸庞映照得忽明忽暗。

在所有将领愈发不安的注视下,燕倾城缓缓走到帅案前。

她没有拿象征权力的帅印,也没有拿锋利的佩剑。

她拿起了一把昨日亲兵呈上来,用于切割烤全羊的,雪亮的餐刀。

刀锋在烛火下,闪过一抹森然的寒光。

所有人的呼吸,都在这一刻停滞了。

她想干什么?

这把刀是用来对付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