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98章 借力打力,和市里的大超市合作

车内,孙镇长刚刚熄灭的笑意还挂在脸上,就被蒋雪电话里传来的消息冻结成了冰霜。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孙镇长重复了一遍这个名词,脸上的肌肉绷紧,刚刚舒展的眉头又拧成了一个疙瘩,“这个马卫国,属狗的吗?鼻子这么灵!我们前脚刚要搞品质,他后脚就想把‘品质’这块牌子抢注了!”

他烦躁地在狭窄的后座上挪了挪身子,车里的空气都仿佛因为他的焦虑而变得粘稠起来。

“镇长,别急。”沈铭挂了电话,神色却比刚才更加平静,“他这是釜底抽薪,想从根子上堵死我们的路。如果我们还在按部就班地搞种植、等收获,等我们的土豆上市,他的认证可能已经下来了。到时候,他就是官方认证的‘好土豆’,我们讲再多故事,也矮人一头。”

“那怎么办?”孙镇长瞪着眼睛,“难道真让他得逞了?”

“他快,我们要比他更快。”沈铭的目光投向窗外,市区的轮廓在远处渐渐清晰,“而且,要换个赛道跑。”

“换赛道?”

“马卫国申请认证,走的是政府流程。这条路,按部就班,快也快不到哪儿去。我们要走的,是市场流程。”沈铭转过头,看着孙镇长,“蒋记者说的第二个消息,才是我们的机会。市电视台的专题报道。”

孙镇长愣了一下:“可那报道还在策划,等他们来拍,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我们不能等。”沈铭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像一颗敲进木板的钉子,“我们要主动给他们送一个完美的‘典型’过去。一个已经把‘品牌先行’落到实处,并且在高端市场取得成功的活生生的例子。您想,一边是还在申请认证、停留在纸面上的红叶镇,另一边是产品已经打入市里最高端连锁超市、摆在货架上热卖的青云镇,电视台的总编会选谁?”

孙镇长怔怔地看着沈铭,他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沈铭的思维就像在下跳棋,总能越过眼前的障碍,直接跳到好几步之后的位置。

“打进市里最大的连锁超市……”孙镇长喃喃自语,随即苦笑起来,“小沈,你这可真是……咱们连个门路都没有,人家那种大地方,看得上我们这泥腿子卖的土豆?”

沈铭没有回答,而是重新拿起了手机,拨通了蒋雪的电话。

“蒋记者,是我,沈铭。”

电话那头的蒋雪似乎料到他会再打来,声音里带着笑意:“想通了?”

“想请你帮个忙。”沈铭开门见山,“市里最大的连锁超市,是华润城吧?我想见他们的采购经理,越快越好。”

蒋雪那边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翻动资料的沙沙声。“华润城的生鲜采购总负责人叫宋启明,出了名的难搞,油盐不进。不过,我以前做消费维权报道的时候,跟他打过几次交道,算是认识。我可以帮你约,但能不能成,得看你自己。”

“谢谢,这就够了。”

挂了电话,沈铭看着一脸错愕的孙镇-长,笑了笑:“镇长,门路,这不就有了吗?”

孙镇长张了张嘴,半天,才憋出一句话:“你小子……真是把人情世故玩明白了。”

他以为沈铭只会莽,现在才发现,这小子的“莽”是有目标的,为了达到目标,他比谁都会借力。

半小时后,蒋雪的短信发了过来:【宋启明,下午三点,华润城总部大厦18楼。他只给你二十分钟。】

华润城总部大厦,是市里有名的地标建筑,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精英气息。孙镇长站在大厦楼下,仰着头,感觉自己的脖子都有些僵硬。他一辈子在乡镇打转,进过最气派的也就是县政府大楼,跟眼前这栋高耸入云的建筑一比,县政府就像个村委会。

“小沈,你说……咱们穿这身,是不是有点土?”孙镇长不自在地扯了扯自己身上那件半旧的夹克。

沈铭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脚上的皮鞋,那是他上班以来买的最好的一双,今天特意擦得锃亮。

“镇长,咱们是来卖土豆的,又不是来相亲的。自信点,我们代表的可是‘青云之志’。”

话虽如此,当两人走进一尘不染、安静得只能听见脚步声和中央空调出风声的大厅时,孙镇长还是忍不住缩了缩脖子,感觉自己像个误入天鹅湖的土鸭子。

十八楼,采购部。

和楼下的安静不同,这里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人们小声而快速的交谈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快节奏的交响乐。每个人都步履匆匆,脸上带着职业化的表情。

一个挂着“采购经理宋启明”牌子的独立办公室里,一个四十岁左右,戴着金丝眼镜,穿着挺括白衬衫的男人正埋首于一堆文件中。他就是宋启明。

秘书敲门进来,低声说:“宋总,青云镇的人到了。”

宋启明头也没抬,只是从鼻子里“嗯”了一声,指了指对面的沙发,示意他们坐。

沈铭和孙镇长坐下后,足足等了五分钟。这五分钟里,宋启明接了两个电话,签了三份文件,仿佛对面的两个大活人是透明的。

孙镇长如坐针毡,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这明摆着是下马威。

终于,宋启明放下了手里的笔,抬起头,靠在椅背上,推了推眼镜,目光在两人身上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沈铭身上。

“青云镇,沈主任?”他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情绪,“蒋记者打了招呼,我给了二十分钟。现在还剩十四分钟,说吧,什么事。”

孙镇长刚想开口介绍一下青云镇的扶贫工作,就被沈铭用一个眼神按住了。

沈铭没有急着介绍产品,而是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张A4纸打印的设计图,轻轻放在了宋启明的办公桌上,推了过去。

正是那张“青云之志”的包装箱设计图。

宋启明瞥了一眼,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他本以为会看到什么印着大土豆、写着“绿色无公害”的土味包装,没想到是这么一个极简、写意,甚至可以说有点“高级”的设计。

“宋经理,我们不是来向您推销土豆的。”沈铭开口了,声音不大,但很稳,“我们是来邀请华润城,成为一个新兴高端农产品品牌的独家首发合作伙伴。”

宋启明眉毛一挑,身体微微前倾,似乎有了一点兴趣。“哦?说来听听。”

“这个品牌,叫‘青云土豆’。它的背后,有一个关于‘青云之志’的历史典故,有一个县委书记点名表扬的‘青云模式’,有一整套从源头到采收的绿色种植标准,还有一支常驻村里的县农业局专家团队。”

沈铭语速不快,一句句地抛出信息。

“最重要的是,它很快会成为市电视台‘乡村振兴,品牌先行’专题报道的核心案例。我们想,当全市的观众都在电视上看到这个充满故事性的品牌时,如果他们能在全城最高端的超市——华润城里,第一时间买到它,这对双方来说,是不是一件双赢的事?”

办公室里安静了下来。

宋启明没有说话,他修长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目光在沈铭年轻而沉静的脸上和那张设计图之间来回移动。

孙镇长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他没想到沈铭的谈判方式如此直接,甚至带着一种压迫感。他不是在请求,而是在提供一个机会,一个让对方无法轻易拒绝的机会。

“年轻人,故事讲得不错。”半晌,宋启明开口了,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每年想进我们华润城的农产品,能从我这办公室排到楼底下。故事讲得比你好的,也不是没有。但我们是做生意的,不是做慈善,更不是电视台。我只关心三件事。”

他伸出一根手指:“第一,品质。你说得天花乱坠,万一送来的货大小不一、破皮带泥,我的招牌就砸了。”

他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供应。你们一个镇,能有多大产量?我给你上了最好的货架,做了宣传,结果你三天就断货了,我找谁去?”

他伸出第三根手指:“第三,价格。你这包装,这故事,成本不低吧?定价肯定不便宜。我的顾客,凭什么要为你的故事,花比普通土豆贵几倍的价钱?”

一连串问题,又快又狠,像三把尖刀,直插要害。

孙镇长的后背瞬间就湿了,他觉得这生意怕是要黄。

沈铭却笑了。

“宋经理问得好,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他从公文包里又拿出几份文件。

“关于品质,这是我们和县农业局共同制定的《青云土豆绿色种植标准》和分级手册。所有进入‘青云之志’礼盒的土豆,都必须是重量在三两到半斤之间,表皮光滑无破损的一级果。每一箱,我们都敢承诺,开箱不满意,无理由退货,损失由我们镇政府承担。”

“关于供应,这是我们第一批参与标准化种植的农户名单和种植面积统计。根据测产,第一季的一级果产量,足够支撑华润城三个旗舰店两个月的稳定供应。后续,我们全镇的土地会逐步推广,产量只会越来越大。”

“至于价格,”沈铭顿了顿,迎着宋启明的目光,“您说得对,消费者不会为故事买单,但他们会为‘价值’和‘稀缺’买单。我们卖的,是送礼都拿得出手的‘好彩头’,是给孩子吃的‘放心菜’,是全市只有华润城才能买到的‘独一份’。当一种商品,同时具备了社交属性、安全属性和稀缺属性,它的价格,就不能再用普通农产品的逻辑来衡量了。”

宋启明脸上的那一丝讥诮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真正的审视。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逻辑清晰,准备充分,对自己产品的定位和未来的规划了如指掌。这根本不像一个乡镇干部,反倒像个身经百战的品牌总监。

他沉默了很久,久到孙镇长觉得自己的心跳都快停了。

“你的东西,听起来不错。”宋启明终于再次开口,他身体向后靠回椅背,恢复了那种波澜不惊的姿态,“但超市有超市的规矩,我不可能只听你的一面之词,就让你的产品上架。”

他看着沈铭,缓缓说道:“这样吧。下周一,你送一批货到我们南郊的生鲜仓。记住,不是一箱两箱的样品,我要一个完整的批次,至少五十箱。我的质检员会从里面随机抽检,从重量、品相到农药残留,全部按照我们华润城的最高标准来。如果合格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宋启明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

“……我就给你们一个机会,在文化路旗舰店,上一个为期一个月的专柜试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