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268章 利益集团的垂死挣扎,暗中使坏

夜色深沉,静心茶社的包厢里,空气凝滞得如同坟墓。

名贵的金骏眉在紫砂壶中闷着,茶香却被浓重的烟味和三个男人身上散发出的败坏气息所掩盖。

王安达的手机屏幕上,是一张从特殊渠道搞来的照片。照片上,沈铭那辆几乎报废的大众车被拖车吊起,车身扭曲,惨不忍睹。而另一张照片,则是公安局的警车和勘察人员,在那辆侧翻在地的渣土车周围拉起了警戒线。

“废物!一群废物!”

钱大海一脚踹在红木茶几上,厚重的茶几发出一声闷响,桌上的茶具叮当作响。他那张肥脸因为愤怒和恐惧而扭曲,汗水浸湿了领口,昨天那副叫嚣着要瘫痪全县交通的疯狂早已不见,只剩下色厉内荏的惊惶。

“一个开大众的小子都搞不定!老陈那个蠢货,人呢?抓到了没有?”

李顺风瘫坐在椅子上,双眼无神地盯着天花板,手里夹着的烟燃尽了长长一截烟灰,他却浑然不觉。司机群里已经彻底反了水,他从一个受人尊敬的“李总”,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吸血鬼”。他苦心经营多年的“人设”,一夜之间,塌得比渣土车还彻底。

“跑了。”王安达的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他摘下金丝眼镜,用一块鹿皮反复擦拭着镜片,这个慢条斯理的动作,是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的方式。

“老陈在道上混了二十年,反侦察的本事还是有的。但公安局那边已经疯了,赵长东亲自下的死命令,三天之内必须破案。清河县就这么大,他跑不远。”王安达重新戴上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阴冷而恶毒,“不过,他被抓住是迟早的事。我们必须假设,他会把我们供出来。”

钱大海和李顺风的身体同时一僵。

“那……那怎么办?”钱大海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杀人未遂……这可是要掉脑袋的!”

“现在知道怕了?”王安达冷哼一声,眼神里充满了鄙夷,“动手之前怎么没想过后果?我早就说过,这是最后的手段。是你们两个蠢货,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他把手机重重地拍在桌上,屏幕亮起,上面是本地新闻的推送——《我县公交线路即将迎来重大优化,五条全新便民线路即将开通》。

“看看吧。”王安达指着那条新闻标题,“姓沈的根本没被吓住,他甚至连一天假都没请。他现在正在干什么?他在刨我们的根!他把公交线路这么一改,你那套‘亏损’的说辞就成了笑话。等他的新方案一出来,你那个‘安捷市政’每年几百万的维护费,还拿得到吗?”

钱大海的脸色瞬间变得比死人还白。安捷市政是他弟弟的公司,是他从公交公司这块肥肉上挖出来的最大一块油水。如果这块油水没了,比杀了他还难受。

“王哥,王总……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李顺风终于回过神来,他掐灭了烟头,强打起精神,“我们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老陈要是被抓,我们谁也跑不了。必须想个办法,在他被抓之前,把姓沈的扳倒!只要他倒了,赵长东投鼠忌器,案子才有可能压下去。”

“扳倒?”王安达发出一声冷笑,“怎么扳?硬的我们已经试过了,人家毫发无伤。软的,司机们现在都把他当成解放者,民心全在他那边。我们拿什么跟他斗?”

包厢里再次陷入死寂。绝望的气氛像是沼泽,慢慢淹没了他们每一个人。

就在这时,王安达的目光无意中扫过手机屏幕下方的一条评论。那是一条在公交线路优化新闻下的高赞评论:“支持沈主任!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民心……”王安达喃喃自语,眼中那潭死水,忽然泛起了一丝诡异的波澜。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调出了那份网约车管理办法的文件。他死死地盯着其中一条:智能交通系统的承建方是来自省城的一家高科技公司,而即将引入的第一家网约车平台,也是一家全国性的巨头。

一个恶毒无比的计划,在他那颗充满了算计的脑子里,迅速成型。

“民心,是最靠不住的东西。”王安达缓缓抬起头,嘴角勾起一抹阴森的弧度,“既然他想当圣人,那我们就把他从神坛上拉下来,把他拖进泥潭里,让他变得比我们还脏。”

他看向另外两人,声音压得极低,仿佛地狱里的耳语:“硬的不行,我们就来阴的。他不是靠‘为民’这两个字起家的吗?我们就告诉全县老百姓,他做的这一切,都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他自己口袋里的人民币。”

……

第二天,清河县最大的本地论坛“清河在线”上,一个帖子悄然出现。

【标题:理性讨论,我们县新来的那位沈副主任,到底是能臣还是“能臣”?】

发帖人的Id叫“清河老街坊”,注册时间很长,看起来像个资深用户。

帖子内容写得十分“客观”,先是肯定了沈铭上任以来的一系列举措,从整治采砂场到推动交通改革,都夸了一遍。但笔锋一转,开始提出“疑问”。

“……‘交通大脑’确实厉害,但大家知道这套系统花了多少钱吗?据内部消息,光是硬件采购和软件开发,就花掉了县财政近三千万!三千万啊,乡亲们!这笔钱,够我们县建两所希望小学了!用三千万,只是为了让大家上班快十分钟,这笔账,真的划算吗?”

“……再说公交线路优化。出发点是好的,但大家想过没有,新增的线路大多是通往新建小区的,那些地方人烟稀少,开通了也是空跑,必然亏本。公交公司是企业,不是慈善机构。长此以往,为了填补亏损,会不会提高我们现有线路的票价?或者干脆砍掉一些我们坐惯了的‘老线路’?”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大家不好奇吗?为什么智能交通的供应商,偏偏是那家省城的公司?为什么第一个拿到入场券的网约车平台,也是外地的?这里面,有没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故事’?沈主任年纪轻轻,魄力非凡,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我们看不到的‘推手’?”

这篇帖子,通篇没有一句谩骂,全是打着“理性探讨”和“为民担忧”的旗号。但字里行间,充满了暗示和引导。它巧妙地将沈铭的改革,与“耗费巨资”、“潜在风险”、“利益输送”这些敏感词汇联系在了一起。

帖子发出来后,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但很快,下面就出现了一批“专业”的跟帖。

“楼主说的有道理啊!三千万!我的天,我们县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多少?”

“细思极恐!我一个在政府上班的同学也偷偷跟我说,这个项目根本没经过充分论证,是沈主任一个人强行拍板的!”

“何止啊!我听说那家省城的公司,老总跟沈主任是大学同学!这关系,啧啧……”

“楼上的别乱说,小心被查水表!不过,这事确实蹊跷。年轻人想搞政绩可以理解,但不能拿我们全县老百姓的钱袋子开玩笑啊!”

这些跟帖,有的扮作知情人,有的扮作理中客,配合得天衣无缝。很快,舆论的风向就被带偏了。许多原本还在为交通改善而高兴的市民,心里开始犯嘀咕。

是啊,花了那么多钱,就为了不堵车?好像是有点奢侈。

新开的公交线要是亏本,会不会影响我们现在的线路?好像也有可能。

那个沈主任,年纪轻轻就当上县委办副主任,还敢跟县委书记叫板,现在又搞出这么大动静,他是不是真的有什么背景,或者……拿了什么好处?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在人心里疯狂地生根发芽。

下午,沈铭正在办公室里研究那份刚刚拿到的《公交线路优化方案》初稿,县委办的一位年轻同事小王敲门走了进来。

“沈主任。”小王把一杯刚泡好的茶放到他桌上,脸上带着几分欲言又止。

“有事?”沈铭抬起头。

“那个……您最近上网了吗?县里论坛上有些……不太好的言论。”小王小心翼翼地说。

沈铭笑了笑:“看到了。写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他的平静让小王有些意外:“您……不生气吗?他们这纯属造谣啊!什么三千万,我听财政局的同学说了,那套系统是市里统一采购,我们县只是试点,大部分资金都是市里补贴的,我们自己花的钱连五百万都不到!”

“我生气,他们就达到目的了。”沈铭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现在是舆论战,不是辩论赛。我们要是急着去澄清,一条一条地解释,反而会落入对方的节奏,让更多不明真相的人以为我们是‘心虚’了。”

他心里清楚,这背后一定是王安达那伙人搞的鬼。他们的手法,比直接的暴力威胁,要阴险得多,也难缠得多。

就在这时,沈铭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市里的那位朋友发来的消息。

消息很短,只有一张图片和一句话。

图片是一份公司股权结构图,图的顶端,赫然是那家承建“交通大脑”的省城高科技公司。经过层层穿透,在最末端的一个小股东名单里,出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名字——王小川。

图片下面的那句话是:“王小川,王安达的亲侄子,刚从国外回来。这家公司,王安达在里面有干股。”

沈铭看着那张图,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他终于明白,王安达为什么对交通改革如此歇斯底里地反对了。

原来,他不仅仅是想保住自己的出租车垄断利益。

他真正的目的,是想让清河县的交通继续烂下去,烂到县里不得不花大价钱去整治。然后,他再通过自己的关系,让自己参股的这家公司,名正言顺地进来,把这笔几千万的巨款,装进自己的口袋!

沈铭的改革,不仅砸了他的出租车饭碗,更是断了他这条准备了许久的,更大、更肥的财路!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这是在试图侵吞国有资产。

沈铭将手机锁屏,放进口袋,脸上却恢复了平静。他看着窗外,清河县的天空依旧明朗,但一股新的暗流,正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涌动、发酵。

他知道,王安达的这波舆论攻击,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而他手中这张王牌,还不到打出去的时候。他要等,等对方把所有的牌都打出来,等对方自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再给予最致命的一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