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185章 县委书记的观察,沈铭的隐忍和才干

第185章:县委书记的观察,沈铭的隐忍和才干

周文海办公室的门是虚掩着的。

他一整天都心神不宁,桌上的文件翻开又合上,一个字都没看进去。那冰冷的听筒女声,像一根刺,扎在他神经最敏感的地方。他给沈铭打了三天电话,就听了三天的“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完了。

这个念头,像潮湿的苔藓,在他心里蔓延开来。王书记看好的人,他亲自去接的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被刘源那套上不得台面的手段给挤兑跑了。他这个办公室主任,里子面子都丢了个干净。

他甚至想好了最坏的结果:沈铭今天再不出现,他就只能硬着头皮去跟王景山汇报,承认自己看走了眼,也承认县委办这潭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浑。

就在这时,那阵清晰的敲门声响了起来。

咚,咚,咚。

不急不缓,沉稳有力。

周文海一怔,抬头道:“请进。”

门被推开,走进来的,正是那个让他烦躁了三天的人。

沈铭。

周文海准备好的一肚子话,瞬间堵在了喉咙里。他预想过沈铭可能会有的样子:憔悴,愤怒,委屈,或者是一副破罐子破摔的颓唐。

但眼前的沈铭,一样都不是。

他很平静,白衬衫干净得没有一丝褶皱,人显得有些疲惫,但那股精气神却像一棵在雨后被洗刷过的青松,挺拔而内敛。他的眼神扫过来,没有诉苦,没有告状,只是礼貌地点了点头。

这种平静,让周文海感到一种莫名的心慌。他就像一个严阵以待的拳手,摆好了架势,却发现对手根本没看他,而是径直走向了裁判席。

“小沈……你这几天……”周文海清了清嗓子,试图找回办公室主任的威严,但话一出口,却带上了几分他自己都没察觉的干涩。

沈铭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径直走到他的办公桌前。周文海看着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两个厚实的牛皮纸文件袋,轻轻放在了自己的桌上。

那两个文件袋,很厚,很沉。

啪。

落下的声音不大,却像两块石头,砸进了周文海的心湖里,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周主任,这是我这几天的一些工作成果,请您审阅。”沈铭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但字字清晰。

工作成果?

周文海愣住了。他下意识地看向外面,那个被所有人当成笑话和景观的“公文山”,已经被拆解得七七八八。难道……他把那些垃圾活儿干完了?还弄出了“成果”?

周文海带着满腹的狐疑,伸手拿起了上面的那个文件袋。

入手很沉。

他拆开封口,抽出里面的文件。当他的目光落在封面上那行黑体三号标题时,他的呼吸,骤然停滞。

《关于我县五年信访积案所反映出的基层治理问题的深度剖析及系统性解决方案建议》

周文海的眼皮狠狠跳了一下。

他以为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一遍。没错,是这个标题。每一个字都像一枚钢针,扎在他的眼球上。

这不是整理,不是归档,这是一份……一份直指全县基层治理核心弊病的深度剖析报告!

他手指有些发颤地翻开第一页。引言部分没有半句废话,开门见山,直接用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据,分析了过去五年全县信访案件的总量、类型分布、增长趋势以及高发领域。数据从何而来?周文海脑中闪过一个念头,随即又被他自己否决,不可能,那堆积如山的卷宗,光是清点一遍就要一个星期,他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他的目光继续往下。

报告从“基层干部责任心缺失”、“政策传导机制梗阻”、“部门间协同壁垒”、“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僵化”四个维度,对积案成因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每一个论点,都附有至少三个来自不同乡镇、不同年份的典型案例作为支撑。案例的卷宗编号、事由简述,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这……这简直匪夷所思!

周文海感觉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他快速地往后翻,翻到了最后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建议”部分。

“建立信访问题首问责任制与终身追溯机制”、“推广‘阳光调解室’模式,引入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打造县、镇、村三级联动的数字化信息处理平台”……

一条条,一款款,逻辑严密,环环相扣,不仅有宏观的顶层设计,更有具体到可以立刻下发执行的操作细则,甚至还附上了一份初步的财政预算和人员培训方案。

周-文海的后背,不知不觉间已经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抬起头,像看一个陌生人一样看着沈铭。刘源给他一座山,是想把他压死。他倒好,不仅没被压死,反而在山顶上建了一座了望塔,画出了一张剿灭匪患的作战图!

这已经不是“完成工作”了,这是“升维打击”!

他的手,不受控制地伸向了第二个文件袋。

如果说第一份报告让他震惊,那么第二份报告,则让他感到了一种近乎窒息的震撼。

《关于推动陵川县教育振兴的系统性方案》

又是“系统性方案”!

周文海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怀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翻开了它。

这份方案比上一份更厚,也更具野心。

它以青云镇的教育改革为模型,但又远远超出了一个乡镇的范畴。

“师资盘活计划”:提出打破县域内教师编制壁垒,建立“县管校聘”动态流转机制,并设立“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具体措施。

“校舍升级与智慧校园建设计划”:制定了全县中小学硬件设施的统一标准,并引入了“未来教室”、“远程同步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概念。

“‘青云模式’教育基金社会化募集方案”:详细阐述了如何发动校友会、引入社会资本、争取专项拨款,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教育发展基金。

……

从师资、硬件,到资金、管理,再到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这份方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的、逻辑自洽的陵川县教育未来蓝图。它不是一份报告,它是一部法典,一部足以指导陵川县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总纲领!

周文海彻底失语了。

他看着方案最后附上的那份长达十几页的参考书目,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到《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甚至还有几本关于现代教育心理学和学校管理的英文专着。

他终于明白沈铭这三天“消失”是去干什么了。

他不是在逃避,不是在赌气。

他是在磨刀,在铸剑。

他在用一种最决绝、最彻底、也最令人敬畏的方式,回应了所有的刁难与轻视。

“周主任,”沈铭的声音将他从巨大的震惊中拉了回来,“关于信访积案的报告,是我对刘主任交代任务的总结。关于教育振兴的方案,是我对王书记上次提问的思考。您看,这两份材料,该如何处理?”

周文海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如何处理?

他处理得了吗?

这两份报告,任何一份扔出去,都足以在县委常委会上掀起一场地震。他周文海只是个办公室主任,他哪有资格来“处理”这种级别的战略性文件?给这两份报告署名,他都觉得自己的肩膀扛不住。

他猛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脸上的神情变幻不定,有激动,有骇然,还有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

他终于停下脚步,眼神灼灼地盯着沈铭,像是要从他脸上看出花来。

“你……你等着!你在这里等着,哪儿也别去!”

说完,周文海一把抓起桌上那两份沉甸甸的报告,像是抓住了两块滚烫的烙铁,快步冲出了办公室,留下沈铭一个人,站在原地。

……

县委书记王景山的办公室里,很安静。

他正在用一块软布,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片茶叶。那是他自己炒制的春茶,每一片都带着他的心意。

秘书小李站在一旁,轻声汇报着这几天县委办的动静。

“……刘源主任把信访办、县志办、后勤处积压的一些杂事,都堆在了沈铭同志的桌上。沈铭同志……请了三天假,今天上午才来上班。”

王景山擦拭茶叶的动作没有停,眼皮也没抬一下。“哦?他来了之后呢?有什么反应?”

“没有反应。”秘书小李的语气里也透着一丝古怪,“他回来后,一句话没说,就把刘主任安排的那些工作,全都……处理完了。效率很高,一个上午就做完了。”

“处理完了?”王景山终于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将那片擦拭干净的茶叶放进紫砂壶里,“然后呢?”

“然后,他拿着两个文件袋,进了周主任的办公室。之后……周主任就跑出来了,看样子很激动,正朝您这边来。”

话音刚落,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了,急促而响亮。

“进来。”

周文海几乎是闯了进来,他额头上全是汗,手里紧紧抱着那两份文件,呼吸急促。

“书记!王书记!您……您快看看这个!”

王景山看着自己一向沉稳的办公室主任此刻失态的模样,眉头微微一挑,目光落在了那两个文件袋上。

他没有立刻去接,而是端起茶壶,不紧不慢地冲入滚水。氤氲的茶香,瞬间弥漫了整个办公室。

“文海,坐下说。天大的事,也不能乱了方寸。”

周文海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但声音里的颤抖依然无法掩饰。他将那两份报告,恭恭敬敬地放在了王景山面前的办公桌上。

王景山的目光扫过封面。

当他看到那两个标题时,他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里,终于闪过了一道锐利得惊人的光芒。

他放下茶壶,伸出手,先拿起了那份关于信访积案的报告。

他看得不快,但很专注。

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周文海站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喘。

王景山脸上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但了解他的人会发现,他握着文件的手指,正在不自觉地收紧。

他看到了沈铭是如何将刘源的“刁难”,转化为一次对全县基层治理的“全面体检”。

他看到了沈铭是如何利用那些故纸堆,构建起一个清晰的数据模型,精准地切中了问题的要害。

他更看到了那份解决方案背后,隐藏着一种怎样大刀阔斧、不畏艰难的改革魄力。

看完最后一行字,王景山沉默了片刻。

他放下这份报告,又拿起了另一份。

关于教育振兴的系统性方案。

如果说前一份报告展现的是“破”的锐气,那么这一份,展现的则是“立”的格局。

他的目光从“师资盘活”移动到“智慧校园”,从“教育基金”移动到“评估体系”。越看,他眼中的光芒就越盛。

他本以为,沈铭是一把锋利的刀,可以用来披荆斩棘。

他现在才发现,自己错了。

沈铭交上来的,不是一把刀,而是一整套兵工厂的建造图纸。

他的“莽”,不只是敢掀桌子的匹夫之勇,更是一种敢于擘画蓝图、重塑格局的眼界与雄心!这三天,他给沈铭设下了一场“隐忍”的考验,他想看看这个年轻人的韧性。

结果,沈铭交上来的答卷,远远超出了“隐忍”的范畴。

他是在用一种近乎恐怖的才干,向自己宣告:他来县委办,不是来当一颗棋子,而是要成为那个能和自己一起下棋的人。

许久,王景山才缓缓合上文件。

他抬起头,目光越过周文海,仿佛穿透了墙壁,落在了那个此刻正安静待在隔壁办公室的年轻人身上。

他沉默了半晌,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最后,他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拨了一个内线号码。

“喂,是我。”他的声音平静如常,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通知下去,下午三点,县委办全体科级以上干部,在三号会议室开会。”

电话那头应了一声。

王景山挂断电话前,又补充了一句,声音不大,却让站在一旁的周文海心里猛地一跳。

“另外,把刘源同志也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