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121章 云镇名声大噪

第二天,青云镇是被笼罩在一片清晨的薄雾里醒来的。

与往常的寂静不同,今天空气里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骚动。镇政府大院里,扫地的王大爷都比平时早了半个钟头,扫把划过地面的声音也格外响亮,仿佛想把昨天的尘埃连同那份紧张一并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孙镇长一夜没睡好。

他天不亮就起了,在院子里来回踱步,一根接一根地抽烟,脚下很快就积了一圈烟头。他一会儿觉得昨天发生的一切像一场梦,虚幻得不真实;一会儿又忍不住咧开嘴,露出一个傻呵呵的笑,那可是山水集团,那可是一个亿的投资,那可是百分之一的分成!

他看见沈铭办公室的灯亮着,便端着自己的大搪瓷茶杯走了过去。

推开门,沈铭正坐在桌前,桌上摊开的不是文件,而是一张手绘的青云镇地图。他用一支红笔,在西山古道的区域,仔细地圈点勾画着什么,神情专注,仿佛昨天的谈判只是他工作中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

“小沈,这么早?”孙镇长把茶杯往桌上一放,发出“砰”的一声。

沈铭抬起头,眼底有淡淡的血丝,显然也休息得不好。“孙镇长,早。我在想古道沿线的具体情况,既然要开发,前期的摸底工作必须做扎实。”

孙镇长看着地图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标记,心里那点仅存的虚浮感瞬间被压实了。他还在回味胜利的甘甜,沈铭却已经开始为下一场仗做准备了。他心里又是佩服又是感慨,这小子,天生就是干事的料。

“你啊,就是个操心的命。”孙镇长坐下来,给自己倒上水,“昨天方总他们一走,我就给县里周书记的秘书去了个电话,把好消息汇报了一下。”

“哦?县里怎么说?”沈铭问。

“电话里没细说,就让咱们尽快把正式的合作意向书报上去。”孙镇长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一丝神秘和兴奋,“不过我听秘书那口气,周书记很高兴,非常高兴!还特意问了……问了你的情况。”

上午九点,县委宣传部办的《清河日报》被送到了镇政府。

头版最显眼的位置,一个加粗的黑体标题赫然在目:【筑巢引凤!我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青云镇,山水集团斥巨资打造古道文旅新名片!】

文章不长,但字字千金。里面提到了青云镇深厚的历史底蕴,提到了镇党委政府的锐意进取,提到了山水集团高瞻远瞩的商业眼光。在文章的末尾,不轻不重地提了一句:“据悉,该项目前期谈判工作由青云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沈铭同志主导完成,其创新的合作理念与不卑不亢的谈判风格,为项目的成功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纸像长了翅膀,半天之内就在青云镇传遍了。

镇上唯一的国营面馆里,老板煮着面,耳朵却竖得老高,听着旁边几桌茶客的议论。

“看到了没?头版!咱们青云镇上头版了!”一个戴着草帽的老农,激动地指着报纸。

“可不是嘛!上面说的是沈主任!就是那个搞土豆节的沈主任!”

“我就说沈主任是能人!当初搞土豆节,多少人说风凉话?现在呢?把省城的大老板都给招来了!”

“我二舅家的侄子就在古道边上住,这下好了,以后开个农家乐,不比在外面打工强?”

这些议论声,朴实又直接,汇成一股暖流。那些曾经的质疑和观望,如今都变成了最真诚的赞美和期盼。王科员拿着报纸,在办公室里来回读了三遍,每一次读到沈铭的名字,他的脸就热一分。他想起自己当初递上的那份检讨书,现在看来,那份检讨,写得太值了,也太轻了。

如果说报纸只是在县里和镇里投下了一颗石子,那么市电视台晚间新闻的播出,则无异于引爆了一颗深水炸弹。

市台的报道更加生动。镜头从青云镇古朴的街道摇过,掠过西山连绵的苍翠,最后定格在签约仪式的现场。画面里,方岳侃侃而谈,孙镇长红光满面。

而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是记者对方岳的一段简短采访。

“方总,我们了解到,这次合作有一个非常特别的附加条款,就是为当地村民立一座功德碑,能谈谈您的看法吗?”

镜头前的方岳,一改商人的精明,脸上带着一种由衷的欣赏:“我更愿意称之为‘同心碑’。提出这个建议的沈主任,让我和我的团队看到了一种超越商业本身的格局。山水集团来这里,不是掠夺者,我们希望成为守护者,和青云镇的百姓一起,把这片土地建设得更好。这块碑,就是我们的承诺。”

这段采访,被好事者剪辑下来,配上了一段激昂的音乐,发到了短视频平台。

标题起得极具煽动性:

《格局!乡镇干部神级操作,让亿万富翁心甘情愿为村民立碑!》

视频一夜之间火了。

评论区彻底炸开了锅。

“卧槽!这才是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不刻领导名,刻百姓名,粉了粉了!”

“这沈主任是什么神仙?之前那个‘青云土豆’的品牌策划就是他搞的吧?现在又搞文旅,全能型选手啊?”

“山水集团这波操作也大气,路转粉!等项目建好了,我一定带全家去旅游,就为了看看那块功德碑!”

“青云镇在哪?地图上搜了一下,离我们不远,这周末就去探探路,看看传说中的古道!”

网络的传播力量是恐怖的。一夜之间,“青云镇”、“沈铭”、“功德碑”这几个词,成了小范围内的热搜。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镇政府的电话成了热线,被打得快要冒烟。有省城的旅行社打来咨询合作的,有周边县市的自媒体团队想来采风的,甚至还有个大学历史系的老教授,打电话来激动地询问古道壁画的具体情况。

孙镇长忙得脚不沾地,嘴巴笑得都合不拢,见人就发烟,走路都带着风。

更直观的变化,出现在镇子上。

周末,几辆挂着外地牌照的越野车开进了这个许久没有外客的乡镇。车上下来一群背着单反相机、穿着冲锋衣的年轻人,他们逢人就问:“大爷,请问去古道的路怎么走?我们是来看功-德-碑……哦不,是来看古迹的!”

镇民们起初还有些发懵,后来也习惯了,热情地给他们指路,末了还不忘骄傲地补充一句:“那都是我们沈主任搞起来的!”

沈铭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镇口那几拨明显是游客的陌生面孔,心里却没有太多的波澜。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名气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带来机遇,也能带来无数潜在的麻烦。游客多了,管理、安全、卫生的问题接踵而至;项目大了,盯着这块肥肉的眼睛就会越来越多。

他开启了【洞察人心】,目光扫过楼下那个正和游客热情交谈的孙镇长。

【情绪:极度兴奋、自豪、轻微焦虑】

【表层动机:享受荣誉、向外界展示成果、担心后续工作跟不上】

他又将目光投向远处一个正在和村民打听着什么的陌生人。那人穿着普通,但眼神灵活,不像游客,倒像是在踩点。

【情绪:贪婪、算计、警惕】

【表层动机:打探古道沿线地价、评估拆迁可能带来的利益、寻找可利用的本地关系】

沈铭的眼神沉了下来。

果然,苍蝇已经闻着味来了。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山水集团派来的项目前期联络组到了。为首的,正是许菲。

今天的许菲换下了一身职业套裙,穿了身干练的户外运动装,显得英姿飒爽。她对沈铭的态度,比上次在谈判桌上,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尊敬。

“沈主任,打扰了。我们是奉方总的命令,来和镇里对接项目启动的具体事宜。”许菲说着,将一份厚厚的文件和一卷巨大的图纸放到了会议桌上,“这是我们连夜赶出来的项目一期规划草案和工程蓝图,请您和镇里的领导过目。”

孙镇长也被叫了过来,他戴上老花镜,搓着手,像看一件稀世珍宝一样,小心翼翼地和沈铭一起,将那卷巨大的工程蓝图在桌上缓缓展开。

宏伟的规划跃然纸上:游客中心、仿古驿站、观景平台、民俗商业街……每一个规划都让人心潮澎湃。

孙镇长的手指在图纸上兴奋地划过,嘴里不停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沈铭的目光却很冷静,他没有看那些光鲜亮丽的商业区,而是直接落在了图纸左下角一个用红色虚线框起来的区域。

那片区域,正是通往古道入口的必经之路,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几十个小方块,代表着现有的民居。

在区域的旁边,用醒目的红色字体标注着四个大字:【一期拆迁区】。

沈铭的视线,从那四个字上移开,落在了拆迁区名单的第一个名字上。

那是一个他再熟悉不过的名字。

看到这个名字,孙镇长的脸色“唰”地一下就白了,他凑过来,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的老天爷……怎么第一个就是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