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鞑子又要跑?
北京。
成亲王永瑆刚刚把各地八旗驻军召回北京,便迫不及待纠结诸王公贵族发起议政王大会。
议政王大会,清初也叫“八王议政”,也是顺治深恶痛绝的“八爹议政”。
满清建制初年,凡遇到什么大事危机,必定召开议政王大会,商量决策。
只不过,随着康熙亲政,接连熬死吴三桂,又干翻蒙古女婿噶尔丹。康熙的权力空前集中,议政王大臣们的权力则不断削弱。
一直到雍正登基,正式设立军机处,军政大权一把抓,议政王制度虽然还存在,但早已是名存实亡。
等到乾小四上来,终于是在十年前,彻底废除了议政王大会制度。
然而,现在才过了短短十年而已,乾隆取消的议政王制度,却在最宠爱的两个儿子之一,永瑆的手上得到了复辟,甚至还进一步强化。
来开会的不只是八旗的王公贵族,而且是只有爱新觉罗氏的王公贵族,别说汉臣、汉八旗和包衣奴才了,就连次一等的蒙古八旗、外姓满洲八旗贵族都没资格来听会。
议政王大会召开在紫禁城,摄政皇后钮钴禄氏抱着监国的三阿哥,端坐大殿主位。
永瑆没有太过逾矩,只在殿下设了把椅子,跟众多爱新觉罗的王公贵族坐在一块。
永瑆当先开口说道:“今日永瑆请各位叔伯兄弟过来,不为别的,只为一同商议我大清接下来的自家事。”
他这话说的很客气,但在场的众贝勒王爷,可不敢真的当他是在客气。
议政王大会才刚取消十年,就被永瑆给重新恢复,还首先就给自己封了个议政王。
哪怕永瑆坚持对外说是嘉庆病重,不能理政,所以才托付给了他这个成亲王暂摄朝政,又让皇后钮钴禄氏带着年幼的三阿哥暂时监国。
但没人是真傻的,先是这段时间朝堂上频繁的政治变动,隶属于皇后和成亲王的势力班底几乎都得到了高升。而且永瑆又紧接下令各地驻防八旗北撤,直隶八旗的军防一路收缩到了北京城。
现在,又堂而皇之的突然发起议政王大会,明面上确实是以皇后和监国的三阿哥为主,但永瑆却坐在了殿下第一位。
简直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甚至于,近来还有流言蜚语似出乎在说什么……成亲王夜宿后宫?
咳咳!
甭管是不是真的,反正永瑆在这些诸王大臣眼里,已然是跟当年的多尔衮有了些许重合。
眼看无人说话,永瑆又接着说道:“各位叔伯不用拘礼,今日来这的都是我们爱新觉罗自家人,没那些尼堪蛮子(蒙古)的奴才在,权当关起门来说些自家话。”
台阶都给到这了,场面沉寂片刻,终于有人开口说话。
目前管理宗人府事的庆郡王永璘说道:“现在在此的都是我们爱新觉罗自家人,说些自家话确实无甚要紧。只是这议政王大会弟弟记得,早在汗阿玛(皇阿玛)在位时就已经废除,今天十一哥却变法重开,当是有什么大事要说?”
永瑆说道:“十七弟说的不错,今日请各位叔伯过来,既是要说我大清的家事,也是在说国事。我大清如今面对南朝伪汉威胁,已至存亡危急,接下来到底应该何去何从,还请各位叔伯都能一同拿个主意出来?”
主位上的皇后也抱着三阿哥发言:“成亲王说的有道理,我大清天下还是要仰仗各位叔伯的。”
三个人的发言,明显是事先串通好了的。
众爱新觉罗家的王公贝勒,对此心知肚明,但都故意不去点破。
他们只是姓爱新觉罗,在满清的八旗养猪政策下,实权早就没剩下多少了,能不当出头鸟,就不要当出头鸟。
“咳咳!”
仪亲王永璇突然轻咳了两声,说道:“皇后娘娘、成亲王、庆郡王已经说的很明白,现今的大清已不再是昔日刚入关的大清,更不是汗阿玛在位时强盛的大清。伪汉南朝已经逼近直隶,虽然前不久我们才刚撤军至保定、天津,但伪汉贼逆紧接就进占至保定以南。我大清的退让,不仅没让南贼知难而退,反而还助长其气焰,所以接下来到底是继续退走,还是说孤注一掷,与南贼决战?”
永璇把话说完,永瑆没有继续开口。
殿下的众王爷贝勒,只是安静了一瞬,而后马上便叽叽喳喳吵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