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409章 林公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409章 林公

作者:霸道总裁胖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03:59:48

第409章 林公

福州,侯官。

鱉峰书院。

康熙年间由时任福建巡抚的张伯行主持修建的一所书院,后来又被康雍乾三位韃帝轮流题字,基本奠定了后续鱉峰书院在福建书院的教育地位。

只可惜,鱉峰书院在辛亥革命时,因为大火而付之一炬,只留下几处不容易烧毁的假山景物留存。

“少穆兄,等等我!”

一个少年学子刚从书院下学,准备回到书院宿舍,就被身后一人叫住。

林少穆驻足回头,有些无奈道:“我这边才刚下学,还未出得书院,章鉅兄长这时间掐的真准啊!”

梁章鉅笑道:“哈哈,明日好不容易是少穆兄休沐,为兄自然要过来与贤弟好好论道畅谈一番。”

梁章鉅並非书院学子,他这年纪再入书院读书,也確实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他虽不是书院的学子,却是书院院长郑光策的女婚,所以就算自由出入书院,也无人会来阻拦他。

而且,这梁章鉅也並非傍著老泰山,不学无术的软饭之辈,这傢伙也是有著真才实学,还拜师福建大儒陈寿祺。

因为老师的影响,所以梁章鉅跟林少穆也颇为谈得来,二者甚至就是通过大儒陈寿祺才认识。

严格点来说,梁章鉅算是书院以外,林少穆的师兄,而林少穆没有跟陈寿祺正式拜师,但深受陈寿祺的学术影响。

梁章鉅在书院门口,接到了林少穆,便隨即引著对方来到自己家中。

梁章鉅家里已经摆上了酒菜,林少穆没有拒绝,他跟梁章鉅虽是好友兼半个同门师兄弟,但梁章鉅很有家资,书院的院长又是他的岳父。

林少穆则是自小家贫如洗,全靠父亲在私塾教书养活一家老小,能跟大儒陈寿棋后面听讲学习,並非靠著家世出身,纯粹是父亲年轻时候跟陈寿祺是同窗好友。

酒过一巡,就没吃上几口。

梁章鉅迫不及待就要找林少穆建政国事:“贤弟对当今福建之政有何感想?”

“福建有救了!”林少穆放下筷子,一句话概括。

梁章鉅笑问:“弟何出此言?”

“因为两样东西:**和银子。”林少穆说道。

“**和银子?”梁章鉅一愣,连忙追问道,“贤弟能否展开讲讲?”

林少穆说道:“很简单,兄长近几年下来,在外购买米粮布时,可曾注意到了它们的价格浮动。乾隆六十年的时候,咱们福建的米价差不多为十五文一升,到了嘉庆五年,短短五年时间,福建的米价就上涨到了接近六十文一升,去年甚至涨到了八十文一升。这直接导致闽南百姓起义,就连咱们福州城的巡抚大人,都被迫造反,投奔了大汉。”

梁章鉅先是点头,但隨即又说道:“这些我都知道,不过这米价上涨,属於乱世常有情况。大汉席捲江南,战爭一起,粮米管控,米价自然会急剧暴涨。好在大汉及时拿下了咱们福建,不然这米价继续维持下去,我家怕是都得撑不住了。”

何止他家撑不住,要不是有他的帮衬,林少穆早就在去年被米价上涨给逼著加入农民军了。

林少穆说道:“兄长说的不错,但兄长似乎没有注意过。汉军拿下了咱们福建后,虽然很快拿出粮食,平抑本地米价,但米价还是维持在了二十文,比五年前还是足足多了五文钱,换算过来就是涨价涨了四分之一。”

“这有什么不对吗?”梁章鉅疑惑问道。

林少穆摇头:“当然不对,这个米价的增幅有些太快了。我查过一些记载,康熙到雍正年间,全国米价基本都在一两银子或以下浮动,很少有超过一两银子一石的米价。”

“就算到了乾隆年间,米价增涨也最多涨了一二百文,还是江浙富庶地区。但我们福建的米价,却涨了快一倍。”

“这只有两个原因:第一,银贵钱贱。第二,**贸易的扩大。”

梁章鉅听罢也懒得费时间去想,当即直接请教问道:“何为银贵钱贱,是说白银更贵,而铜钱更贱?”

林少穆说道:“可以这么理解,但实际上要更复杂。因为银钱贵贱所影响的,不只是白银和铜钱的贵贱,还有百姓生计、商贩摊户,甚至是官府朝廷,都会受此剧烈影响。”

这里就要再说回明清时期的钱幣制度,大明前期基本是以铜钱和宝钞制度並行,而白银则属於法定以外的民间钱幣,不受大明律法管制和保护。

一直到了晚明,宝钞制度完全崩溃,张居正为了挽救崩盘的钱幣体系,就在一条鞭法中將白银正式纳入国家钱幣体系的本位。

偽清窃据神器以后,全盘延续大明国策,白银、铜钱都被偽清定为官方钱幣,实行银钱並行制度。

白银价值变得更高,而铜钱价值也变得更低。

这听起来没什么问题,但仔细一琢磨,那问题可就大了去了。

因为银贵钱贱实际代表的是白银购买力升高,而铜钱购买力下降。

乾隆初年,一两白银还能够兑换出一千文的铜钱。而现在,一两白银,已经很难换的出来一千文的铜钱。

说人话就是,几十年前,100块能换100个硬幣,可现在的100块,换不了100个硬幣。

放到后世的纸幣信用制度,这种变化当然没问题,也符合货幣基本运行的规律。

但把这放到明清时期就不一样了,这时的中国用的还是白银、铜钱这种金属本位钱幣,而不是货幣。

货幣和钱幣是不同的,钱幣本身就具备价值,货幣就是货幣,没有信用背书,它就是一张废纸。

钱幣具备价值,所以不应该会出现这种反常性的贬值。要是贬值了,只能说明市场上的白银在减少,而铜钱又在不断增加。

白银和铜钱的储量失衡,直接导致了银贵钱贱。

银贵钱贱,不只让白银购买力上升,也会让物价跟著一起飞涨,同时会对市场金融的运转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先说各地钱庄,肯定会因为银贵钱贱爆发银荒,商贾百姓会出现白银焦虑,从而对钱庄自发性的进行白银挤兑。

所有人都会渴求价值日高的白银,而摒弃一日贱过一日的铜钱。

大量存钱商民会从钱庄要求提出白银,短时间內钱庄不可能拿的出来那么多银子,这就会形成金融挤兑,钱庄要么信用做產,要么自己破產。

钱庄遭到挤兑破產,那些大商贾也討不到好。他们虽然用的普遍都是白银,但他们的商品可是要卖出去的,银贵钱贱的直接原因是白银减少,所以白银购买力上升,而白银的减少又会降低百姓的购买力和购买慾望。

大商贾为了及时止损,不亏的太多,往往降价卖货,甚至半价出售货物,防止货物堆积造成损失。

大商贾如此,虽然会血亏,但好歹不公於破產,还有东山再起的资本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