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257章 女诫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257章 女诫

作者:霸道总裁胖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03:59:48

第257章 女诫

汉王府,后宅。

“娘娘,大王过来了。”杏儿冒冒失失禀报。

“嗯,我知道了。”

陈惠兰将儿子交给秋云照料,亲自前往迎接聂宇进院,又命丫鬟们快速端上茶水瓜果,摆上休息用的软榻褥子。

对王后的这番安排,聂宇微微点头,他的王后确是识大体的,知道他平日在外公务繁忙,回到后宅不喜看到后妃争宠胡闹。

后宅争宠,这种事情在所难免,尤其他还是汉王,生下的每一个儿子理论上都有几分继承大统的可能,那就必然会引发利益集团的押市注争斗。

不过目前,大汉的反清事业尚未功成,划江而治的事情都还八字没一撇。所以大汉上下的文武外戚、豪族士绅暂时都还相安无事,各方势力都在全力以赴,没有功夫和余力去押注王子争夺大统。

聂宇简单喝了口茶,接着掏出那部《大汉新律》草案,他今天可不是来王后院子休息说话,而是来办正事的。

“王后也看看吧!”聂宇说道。

陈惠兰没有推辞,这只是一部律法草案,并没有涉及到大汉的军国机要,所以也不算后宫干政。

虽然不算后宫干政,但让她这个王后也参与阅览,说明这部新法草案已经基本快要完成,只是卡在了几个关键点上。

陈蕙兰快速翻看新法草案,整体来说与原来的伪清旧法相似度很高,但在对百姓犯法的量刑上要宽容了不少。

这还是聂宇给刑部的要求,因为《大汉新律》参考的基础是《大清律》和《大明律》。不是他不用现代刑律,现代刑律只适用于现代,还经过了很多年的变革,早就不适应古代社会了。

真要推行出去,官绅反不反对不知道,但老百姓一定觉得你有病,还是有大病。

比如现代刑律最常见的一条,精神病杀人不得论死。

老百姓可不会管你是不是精神病,杀人了就得偿命,便如欠债要还钱,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大汉官府但凡改了,老百姓就会对大汉产生信任危机,觉得大汉官员都是贪官污吏,连杀人都能免死。

而且,最关键的点在于,要是这条被聂宇搬到《大汉新律》,能不能保护百姓不知道,但权贵豪族肯定会冒出一大堆“脑子有问题”的杀人犯。

当然,现代刑律不能用,而《大清律》和《大明律》同样也在某些量刑上过重了。

别看后世评价朱元璋爱民如子,可实际上的《大明律》对老百姓可算不上有多么宽容。

原因很简单,朱元璋制定《大明律》的初衷。还是为了保住大明朝老朱家的江山,其次是爱护百姓,再次是惩治贪官污更。

这就导致《大明律》在刑律诉讼上。看似给了百姓很多权力但实在也给百姓套上了许多枷锁,甚至是“轻罪重刑”来让百姓不敢违法乱跑,只能安分守己在家种田。

而百姓在地方上,往往对豪族官吏处于弱势,所以《大明律》赋予百姓对抗官府上绅的权力,基本上等同于没有,而严刑峻法又会在百姓身上无限放大。

虽然是实际执行时出现的问题,但也不得不让聂宇对《大汉新律》的量刑上予以重视,尽可能不要给百姓太多的负担。

这倒并不会起什么反效果,因为连古代皇帝都知道自己制定的律法有问题,对百姓实在太严厉了,所以都会借着各种机会由头,周期性的搞大赦天下。

不会真有人以为,皇帝大赦天下,就是为了庆贺自己高兴。那可都是为了把之前抓进大牢的无辜百姓,赦免放回家,也算是安抚民心的一种常见手段。

陈蕙兰一目十行快速翻阅,很快看到被聂宇朱批圈画的那条有关调戏女子量刑的刑法新律。

说是新律,实际上刑部交上来的压根没定,而是给出了两条不同律例,条绞监候,另条流放为奴十年。

下面还有关于内阁的票拟,同样也是两边对半分,最底下才是聂宇的亲笔朱批。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夫死而嫁固为失节,然亦有不得已者,圣人不能禁也。”

陈惠兰慢慢念叨出来,接着恭维道:“大王的这句话是引用何书,臣妾此前却是从未读到过。”

聂宇说:“这是朱熹说的。”

陈惠兰秀口微张,有些惊讶:“这是朱子先生说过的话?”

陈惠兰知道朱熹是谁,这可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同样也是明清文人信奉的儒家恶圣,真正把女子贞洁大于性命的理论发扬光大。

没有朱熹,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发展的没那么厉害,所以后世的许多文人、小说都喜欢对儒家和朱熹口诛笔伐,甚至说朱嘉作为老丈人,还扒灰自己的儿媳妇。

朱熹有无扒灰咱们说不好,因为朱熹自己没有否认,同样也没有承认,反而被人弹劾私通儿媳后,心灰意冷辞官归乡(个人认为应该没有,因为完全没必要,跟他的理论主张也实在不符合)。

聂宇解释道:“朱熹确实说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不客气的说,正是因为朱熹,现在世人对于女子贞洁才会看的比天高,比命重。可世人鲜少知道的是,朱熹虽然赞成女子守住贞洁,但前提是女子可以生活自理。若是生活无依的孤寡女子,朱熹虽然赞成对方守节,但同样也不反对其改嫁新夫。因为朱熹是圣人,但圣人也是人,知道百姓疾苦,连温饱都难以解决,何苦强求人家硬撑守节呢?”

陈蕙兰已经听得目瞪口呆,过了片刻才忽然抿嘴轻笑:“大王懂得真多,臣妾还当真不知道这些事情。”

聂宇跟着一笑,笑过又摇头:“懂得多也没用,孤能让王后相信,却不能让满朝文武信服,也不能让我大汉子民信服。”

话都烘托到这了,陈蕙兰很快意会了自家丈夫的意思,说道:“大王需要臣妾做些什么?”

聂宇拿出一部《女诚》,笑着说道:“孤需要王后在《女诫》中润色加上几条,孤是汉王,这大汉的国主,那王后便是大汉国母。国母亲笔题写《女诫》就不再是单纯的律法强令,而是国母在为大汉的百姓妇女表率。”

说白了,聂宇可以强行下令改新律,但改完之后大汉的百姓读书人很有可能不买账。

不要以为皇帝君王的权力,真的就能大如天了,可以一言而定天下事。这天下也有很多事,皇帝下旨和军队杀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伪清刚窃据中原神器,曾经也下过命令,不许民间女子裹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