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202章 义务教育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202章 义务教育

作者:霸道总裁胖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03:59:48

第202章 义务教育

《文教改革与义务教育》。

聂宇在纸上写下这几个大字,接着想了想又补充写道:《小学三年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这几个字乍一听似乎是现代才出现的产物,但实际上彼时的德国人在一百年前就已经初步在搞了。

只不过,他们的义务教育,教育的是让人人都能学习《圣经》,属于宗教教育,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义务教育。

中国这边最早的义务教育,起源于晚清时期,清廷为了最后努力一把,搞出了小学的五年制义务教育,让所有百姓家里的孩子必须完成五年学业。

此后的民国也相继将义务教育体系不断继承改善,直到了新中国才正式确立了九年义务教育模式。

聂宇搞不了九年义务教育,甚至五年都有些够呛,那就先来个三年,让治下百姓先把识字扫盲的问题解决了再说。

初步设想下的三年义务教育,百姓必须把家里的适龄孩童送去村中小学读书,并且至少也要读满三年才能正常毕业。

三年之内,学费全免,不用跟先生交束脩,伙食餐费第一年由官府承担,后两年需要百姓家庭自行解决。

拒绝送孩子读书的家庭,官府分配的田产土地不再享受新税法下免税政策,而且还要无偿承担部分公共徭役(就是官府不管饭了)。

聂宇为了实现三年义务教育,也是拼了,不惜动用自己汉王的权力,也要逼着百姓送孩子去读书识字。

文教兴国。

聂宇对此深以为然,远的不去说,就说很近的,他在穿越前曾经有看过某非洲国家的崛起史。

对方只用了短短三十年时间,就从世界最贫穷、危险国家,变成了非洲数数二的现代化强国。

靠的不是别的东西,就是在国家-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坚持把义务教育实行了三十年时间,成功完成了全国大部分的扫盲,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文化人才。

定下小学三年义务教育,聂宇接着做出后续教育改革规划————

与乡村社学保持致,地方县学全部改名为中学,而地方府学则改名为大学。

小学三年义务教育结束,正常毕业的可以直接报名,去担任地方上的文吏、分田官。

这也是聂宇推行义务教育的根本目的,取代旧官吏阶层,为国家提供更多基层人才,打破官绅上大夫对百姓形成的知识垄断。

义务教育学完的学子,除了能直接做分田官外,也可以通过升学考试,考入地方中学继续读书。

升学考试虽然属于学校考试,却带有部分科举性质,但有学子作弊者,一律取缔考试资格三年,连续两次作弊学子,终身禁考。

中学与小学一样,也是三年教育,但不是义务教育,需要学子自行负担学费。

中学三年正常读完,能够通过毕业考试,获得官府发放的中学毕业证书,就能凭借证书直接前往地方出任镇长官。

这起步可比小学高多了,小学毕业出任的只是分田官,分田官说是带了个官字,可这些只是百姓的俗称,分田官真正的职务应该是分田吏才对。

镇长就不同了,镇长名字没带官字,可却是正儿八经有着官服、官印、官身的。

虽然只是最低的九品芝麻官,但再低那也是有品的品官,对比分田官简直就是质的飞跃了。

分田官干的再好,升迁也得先从更升到从九品,接着才能一步步以此为基,靠政绩去水磨工夫的硬熬资历升迁。

不是汉军这么快就腐朽了,纯粹是汉军内部太卷了,一个个为了当官全都化身卷王。

汉军刚起兵的时候,官员不多,甚至完全不够用,所以官员升迁没有太多竞争压力,到处都是政绩,也就能升的很快。

可现在不同了,汉军的官员虽然还是不够用,但整体基数已经变得很庞大,官吏要正常升迁的话,所要求的政绩也都快被诸多同僚卷上天了。

你干的很好,我干的也不错,他干的也还行,大家都在兢兢业业,四舍五入下来等于所有人还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小学毕业可以做分田官,中学毕业可以做镇长官,大学毕业也是差不多,可以一步到位授予县令佐贰官的官身,最高能担任到地方县丞。

之所以不直授县令这样的实权官职,也是为了实际而做出的调整。镇长和分田官可以实授,因为二者权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农民公会和乡镇文吏二级控制,镇长实际要管的事情并不太多,大部分时候就是居中调度,做一个拍板统筹的总领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