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100章 不苦的精盐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100章 不苦的精盐

作者:霸道总裁胖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03:59:48

第100章 不苦的精盐

一个透明玻璃高脚杯,在聂宇这里只值九块九,真就是不值钱的小物件。

可放到几百年前的大清朝,还是几乎看不到玻璃器的湖北内陆,它的价值少说也能翻个上万倍。

嗯,是真上万倍,康熙初年的一块不足两平方尺的平面玻璃,约莫可以成交300多两银子,也就是九万九的价钱,差不多能买一处三进宅子(康熙时期)。

聂宇这还是纯透明无色,只论玻璃的纯净透光度,就是乾隆御用玻璃器也比不上这个杯子。

给出这个杯子,既是给准丈人的小礼物,同时也是抛出去的敲门砖。

透明无色玻璃杯稀罕归稀罕,但拿出来拍卖也顶多只能拍出上千两白银的价钱。再往上就没法溢价了,因为玻璃器的价值潜力就这么高,它到底不是天然宝石。

聂宇真正目的,只是用这一个稀罕玻璃杯,去钓徽州商帮这条大鱼。

如今已是嘉庆元年,白莲教起义虽然刚刚才爆发,但徽商处境早在乾隆中后期,就已经开始每况愈下。

满清朝廷不是傻子,乾隆皇帝更是贪财好利,不可能容忍徽商赚走所有的银子。光是康熙、乾隆这对爷孙,先后一人六次南巡,就掏空了好几大扬州盐商的金库。

再加上乾隆三十三年,突然爆发的两淮盐引案,震惊了满清朝野,也给了如日中天的徽商当头棒喝。

聂宇没想过把徽商收服,徽商衰落归衰落,但瘦死骆驼到底比马大,不是他现在体量能吃下的。

可吃不下,不代表不能合作。

那个透明高脚杯是小礼物,也是跟徽商们展示自己的货源渠道,他有办法能弄来许多廉价稀罕玻璃器,不光是玻璃器能弄到,连带还有廉价的精品细盐、廉价优质调味品、廉价的布衣食等等。

卖玻璃能赚钱,但不可能卖的太多,因为玻璃销路没那么轻松,卖多了还会贱价。

真正大头盈利,肯定还是老牌的食盐、调味品、布这些百姓日用,哪怕自己薄利多销,也能赚个盆满钵满了。

而且,聂宇也不只是想要靠这个去赚钱,他还要通过更为廉价的食盐、布,去冲垮满清的商品市场。

现在是嘉庆元年,也可以说是乾隆六十一年,彼时的满清盐产量为每年23亿斤左右,均摊下来人均8斤,可以说是产能过剩了好几倍。

可实际上却不是那么算的,先说两淮盐商的大本营扬州府,这里的盐价约为每斤10文,算是相当合理的价格。而与扬州隔江相望的镇江府,这里的盐价却是每斤18文,差不多涨价了快一倍。

如果只是这样的价格差,那姑且还在可接受范围,老百姓不满肯定有,但不会真的跟盐商、官府去闹事。

可这只是扬州、镇江的盐价,确切地说是沿海州府的盐价,那些内陆州府可就没那么好运气了。

也不用举什么例子了,就说聂宇所在的湖北,甚至就是他自己的地盘下,淮盐的价格就是长年居高不下,每斤淮盐高达52文。

一斤盐52文是什么概念呢?

乾隆初年,一斤猪肉20多文,一石大米1两白银(一石120斤,一两1000文)。

好家伙,盐比米、肉加起来都贵,这特么谁受得了?

但清朝百姓受得了,因为受不了也得受得了,朝廷规定湖北百姓,只能吃淮盐,而淮盐走长江逆流而上,路途遥远,成本极高(甭管是不是真的高,反正纸面上很高)。

要么百姓不吃盐,等死,要么就高价买盐,穷困潦倒。

不服?不服你去造反啊!

聂宇造反了,但他的地盘已经受到伪清官府封锁,食盐在内各种必需品,都被贸易控制,就算能走陆路小道绕过来,溢价也非常严重。

就说那些不要脑袋的走私商人,运过来的淮盐、粤盐、川盐,每斤高达150文到200文不等,百姓几乎不可能消耗得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