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谷内阴风卷地,枯树虬枝如鬼爪般刺向铅灰色天空。
解道万身着玄色镶金边法袍,袖口绣着黑煞教的骷髅纹章,正领着四名黑衣教徒在谷中乱石堆里搜寻。
教徒们手持青铜罗盘,指针却始终疯狂打转,显然此地气场紊乱,寻常追踪之法难寻踪迹。
“解旗主,甘夜行的气息到这便断了。”
一名教徒压低声音,目光警惕地扫过四周晃动的黑影。
解道万未答,只抬手示意众人噤声。这时,人群中那名面容阴鸷的黑衣男子上前一步,手中托着一块染血的玄铁令牌——正是甘夜行常用的随身之物。
令牌边缘刻着“夜行”二字,血迹虽已发黑,却仍残留着淡淡的灵力波动。
黑衣男子双脚错开成踏罡步,双手快速结印:先是“子午印”定住气息,再变“八卦印”引动天地灵气,最后双手猛地向前一推。
刹那间,谷中狂风骤起,沙尘漫天,一道半透明的光幕凭空出现在众人头顶。
光幕中画面清晰浮现:先是甘夜行,万城被分割,身后赵锋提剑紧追;接着场景切换到利群被一剑刺穿,甘夜行与利群随后也被击杀,却被赵锋一剑刺穿二人胸膛;最后画面定格在乱葬岗,赵锋挥剑斩下甘夜行头颅,玄铁令牌应声落地,被尘土半掩。
“原来如此。”
解道万盯着光幕,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甘夜行已死,万城、利群也遭了毒手。赵锋这小子,竟坏了我教的大事!”
他话音刚落,光幕骤然碎裂,谷中阴风更烈,仿佛有无数怨魂在暗处低语。
解道万在一处打斗的地方,捡起一块破衣服,抖了抖衣袖,一只尘香雀叼起破衣服,突然飞向空中,向着板桥方向而去。
酉时三刻的雪原城已浸在暮雪之中,铅灰色云层垂得极低,雪花打着旋儿落在青石板路上,转眼便积起薄薄一层。
赵锋裹紧锦袍,袍角扫过积雪时溅起细碎雪粒,不多时便抵达了城中央的易宝阁。
刚踏上门前石阶,守在门口的两名青衣伙计便眼睛一亮,其中一人转身快步往后堂跑,另一人则躬身笑道:“您可算来了,掌柜的一早便吩咐我们盯着,说您今日准到。”
说话间,二楼楼梯口已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掌柜周友安穿着件枣红色棉袍,手里攥着个烫金锦盒,脸上堆着热络的笑:“快随我上楼,您要的东西我可费了好大劲才备好。”
跟着周友安登上二楼,赵锋才发现今日的二楼格外安静,往日里用来接待贵客的三间雅室竟都空着。
周友安将他引至最里面的“听雪轩”,推门时一股暖香扑面而来——屋内燃着银丝炭,墙角的铜炉里飘出松针与檀香混合的气息,八仙桌上已摆好了温着的雪酿。
“先生先暖暖身子。”
周友安将锦盒放在桌上,搓了搓手道,“您要的雪原城布防图,我不仅按您的要求标清了所有城门,还添了各城门的守军配置,您瞧瞧合不合用。”
赵锋打开锦盒,一张羊皮卷缓缓展开,雪白色的羊皮上用朱砂、墨汁标注着不同符号。
周友安指着卷首的城池轮廓解释:“雪原城共设六座城门,每座城门对应不同方向,守军配置也各有侧重。”
“正南门叫‘归雁门’,是雪原城最热闹的城门,每日进出的商队、百姓最多。”
周友安的手指落在城南的朱砂标记上,“城门宽三丈,高两丈五,城门后设两道吊桥,桥下是三丈深的护城河,冬季会将河水冻实,再铺一层薄雪掩盖冰面。守城门的修士共两人,都是筑基中期修为。”
“第一位叫李烈,修炼的是《赤焰诀》,擅长火系法术。他惯用的法器是一柄赤铜长刀,刀身能引动火焰,劈砍时可喷出两尺长的火舌,寻常妖兽碰到便会被烧伤。此人性格豪爽,但做事极有分寸,商队通关时只要手续齐全,他从不多加刁难;但若遇到想蒙混过关的歹人,他的火刀绝不会留情。”
“第二位叫苏婉,修炼的是《冰心诀》,专攻冰系法术。她的法器是一对冰玉镯,镯身能凝结寒气,挥手时可放出冰刺、冰雾,既能阻拦敌人,也能在冬季修补城门附近的冰面。苏婉心思细腻,擅长观察,曾多次从进出城门的人中识破伪装的探子,归雁门能多年无虞,她功不可没。”
接着,周友安的手指移到城东门:“正东门是‘望海门’,城外三十里便是东海,此门主要负责监控海上动向,防范海妖上岸。
城门比归雁门窄些,宽两丈五,高两丈,城门两侧各有一座箭楼,箭楼上设有机括弩箭,可连发十支穿云箭。守此门的也是两名筑基中期修士。”
“第一位修士叫陈涛,修炼《沧海诀》,水系法术造诣极深。他的法器是一根玄铁鱼竿,鱼竿能引动海水之力,挥出时可形成水鞭、水盾,对付海妖时尤为有效。陈涛曾在三年前单人击退过一群上岸的墨鳞鲨,那一战他用鱼竿卷起海水,将十几条墨鳞鲨困在水牢中,最后尽数斩杀,自此在东门守军中小有名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