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的旨意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这庞大的帝国内激起千层浪。
帝国这台沉寂已久的战争机器,骤然发出了低沉的轰鸣,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
携带着皇帝谕令和抄录在珍贵绢帛上的《基础锻体诀》与《凝心内息法》的快马信使,沿着四通八达的秦驰道,如同奔流的血液,火速奔赴帝国每一个角落——
从朔风凛冽的北疆军镇,到烟雨朦胧的内地郡兵府。
与之同行的,还有一车车被严密护卫、被视为帝国希望的“火云薯”种源。
北疆,长城沿线。
大将军蒙恬亲临烽火台下,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正在操练的万千士卒。
往日里充斥着金属碰撞与喊杀声的校场,此刻却多了一种奇特的寂静。
大量士卒盘膝而坐,按照新传授的法门调整呼吸,引导着体内那股新生的、暖流般的气息。
起初,并非所有人都心甘情愿。
一些习惯了刀头舔血的老兵油子私下里没少嘀咕,觉得这盘腿打坐的玩意儿太过“文气”,远不如真刀真枪来得痛快。
然而,在严苛到极致的军法管控下,尤其是在短短数日内,不少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气力增长、耳目聪明的好处后,所有的懈怠和怀疑都如春日冰雪般迅速消融。
一股对强大力量的渴望,化作了前所未有的修炼狂潮,如同燎原的烈火,席卷了大秦的每一座军营。
为了检验这前所未有的修炼成果,激励全军士卒,更深层的,是为了摸清这支正在经历蜕变的大军究竟握着一张怎样的全新底牌。
在九皇子嬴昭的提议和始皇帝嬴政的鼎力支持下,一项帝国历史上闻所未闻的创举——首次全国武道考核,被紧锣密鼓地提上日程并迅速推行。
而这场考核中最引人瞩目、也最富争议的一环,便是那张与考核成绩直接挂钩、名称奇特的“土豆功勋榜”!
这一日,咸阳城北最大的北军校场,人声鼎沸,旌旗遮天。
此地被选定为全国考核的主考场。
不仅始皇帝嬴政携文武百官亲临观礼,更有无数闻风而动的咸阳百姓将校场外围挤得水泄不通。
所有人都翘首以盼,想要亲眼看看这支据说“修炼成风”的军队,究竟发生了何等惊人的蜕变。
校场中央,数排专门为此次考核打造的新式器械森然矗立,散发着冷峻的气息:
需要全力击打的符文测力铜柱、用以测试极限速度的特制跑道、衡量内力深厚程度的内力叶轮仪,乃至凶险异常、用于测试反应与身法的“箭雨机关阵”。
整个场地气氛凝重而炽热,仿佛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考核以最基本的军队编制“什”(十人)为单位依次进行。
而率先登场,便引爆全场的,正是已成为全军标杆的黑龙武院五百锐士。
他们迈着完全一致的步伐,动作整齐划一,气息沉凝如山,目光锐利如炬,仅仅是静默地站立在那里,一股无形的、令人心悸的压力便扑面而来,让观礼台上的许多文官都感到呼吸一滞。
“第一什,测力考核!”考官运足中气,高声宣布。
十名锐士应声出列,动作干净利落。
他们深吸一口气,体内初步练就的内力随之运转,伴随着一声声短促有力的吐气开声,重拳如同战锤般狠狠砸向那符文密布的测力铜柱!
“咚!”“咚!”“咚!”
沉闷的巨响如同擂动的战鼓,在校场上空回荡。受击的铜柱表面光华骤亮,一道醒目的光痕沿着柱身上的刻度急速向上攀升!
“九百斤!”
“一千一百斤!”
“一千三百斤!”
……
一个个惊人的数字被唱报出来,观礼台上顿时响起一片抑制不住的抽气声!
谁都清楚,寻常军中精锐,一拳能有三四百斤力气已堪称勇武,而这些黑龙锐士的力量,普遍超出了三倍有余!
尤其当那名叫做黑娃的年轻士卒,一拳轰出,铜柱光华暴涨直至顶端,微微震颤,最终定格在“一千五百斤”这个骇人数值上时,连高台之上端坐的武将们,眼角都忍不住跳了跳。
随后的速度、耐力测试,黑龙武院的锐士们依旧表现出了碾压性的优势。
而在最考验新功法修炼成果的内力叶轮仪前,他们的成绩更是让其他部队的考核代表们面色发白,瞠目结舌——内力驱动叶轮旋转,普遍突破了三十圈!
“这……这他娘的还是兵吗?分明是一群披着甲胄的人形凶兽!”一位来自南方郡兵的都尉下意识地喃喃低语,脸上写满了震撼与难以置信。
嬴政高踞龙椅之上,面色看似平静无波,但那轻轻叩击着紫檀扶手的手指,却悄然泄露了他内心绝非表面这般平静。
下首的李斯、王翦等帝国重臣,目光更是深邃复杂,他们不仅看到了个体超凡力量带来的冲击,更敏锐地嗅到了这股力量即将对帝国统治格局带来的深刻变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