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预警禁制的波动极其轻微,带着试探,不似凶兽那般暴戾直接。道一气息敛藏,身形如融入洞壁阴影,神识却已如无形触须,悄然蔓延至洞口。
透过迷踪幻阵的薄雾,他“看”清了来者——竟是去而复返的那只额生白毛的灰褐小兽。它比之前显得更为大胆些,或许是因为上道一并未伤害它,反而赠予肉块。
此刻它正人立而起,一只前爪小心翼翼地探入幻阵范围,轻轻拨动着空气,鼻头不住耸动,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又带着几分好奇与犹豫。
道一心中微松,原来是这小东西。看来是被洞内残留的烤肉香气或那银灰粉末的微弱气息再次吸引而来。他略一沉吟,自怀中取出一点剩余的岩甲兽肉碎末,屈指一弹,精准地落在小兽面前。
小兽吓了一跳,猛地向后窜开,警惕地盯着那肉末。片刻后,它终究抵不住诱惑,飞快上前叼起,却并未立刻离开,而是抬头朝着洞内方向,发出几声轻微的、带着些许讨好意味的“呜呜”声,这才转身窜入乱石中消失不见。
打发走这小访客,道一却并未立刻继续修炼或炼器。小兽的两次来访,让他意识到此地虽僻静,也非绝对安全,总有生灵会被能量或气息吸引。而自己对此地了解依然太少。
“语言已通基础,或可再近村落,细察其民生活,或能得更多信息。”他心念既定,便不再耽搁。
收拾停当,将新制的岩甲皮甲贴身穿好,外罩普通灰褐麻衣,略作掩饰。又将洞口幻阵稍稍加固,这才悄然离去。
他并未直接前往之前那处村落,而是绕行一段,于更高更远的一处密林山脊上,寻得一个视野极佳却又极为隐蔽的所在,遥遥俯瞰下方另一处规模稍大些的村落。
此村同样以巨石粗木为材,围有简陋木栅,但屋舍显然多了不少,村口巡守之人也更为精悍,甚至隐约能看到个别身上带着微弱灵力波动的低阶修士。
道一屏息凝神,将自身存在感降至最低,如同山石的一部分。
强大神识却如潮水般铺散开去,并非强行探查,而是如清风拂过,细致捕捉着村中的每一丝声响、每一个动作、每一处场景。
他看到健硕的妇人在溪边捶打衣物,交谈声随着水声传来,多是家长里短,语速颇快,却夹杂着“洗净”、“晾晒”、“孩子”等他已懂的词汇,也有不少陌生的音节,他默默记下,结合场景揣摩。
他看到几名老者坐于村中大树下,抽着某种干草卷成的烟卷,慢悠悠地交谈,言语中不时冒出“年轻时”、“狩猎”、“危险”、“天罡门征税”等词片段。
道一尤其留意“天罡门”三字,记下其发音与老者谈及此事时那无奈又敬畏的神情。
他看到一群孩童追逐打闹,口中喊着简单的游戏指令与嬉笑怒骂之语,词汇简单,重复率高,正是学习基础用语的上佳教材。
他还看到一队狩猎归来的壮汉,抬着几头体型不小的猎物,虽非妖兽,却也气血旺盛。村人围拢上去,交谈声、赞叹声、分配猎物的商议声此起彼伏。
道一仔细聆听着其中关于猎物名称、部位、数量、以及“黑森林”、“小心”、“陷阱”等词汇的应用。
日升月落,道一如同一个无声的旁观者,枯坐山脊之上,神识全力运转,将所见所闻的一切声音、语调、神情、动作尽数印入脑海,不断拆分、组合、印证、记忆。
他听到村人抱怨天气干旱,庄稼长势不好;听到妇人担忧外出狩猎的丈夫;听到孩童因为争抢玩具而哭泣争吵;听到长者讲述模糊不清的、关于“九寰灵境”其他大域的传说碎片……
无数的声音碎片,无数的生活场景,如同拼图一般,在他强大的神识与悟性之下,渐渐拼凑出更完整的语言体系,也让他对此界凡俗村落的生活、忧虑、乃至对那“天罡门”的隐约态度,都有了更深的了解。
数日观察,他对这灵界通用语的掌握已不再是零星词汇,而是能大致听懂日常对话,甚至能模仿出那略显粗犷硬朗的语调来说出一些简单句子。
这一日,正值村中交换物资的小集市。道一远远看到一名老者拿出几张鞣制好的兽皮,想与旁人换取一些盐块和谷物。双方用手比划,讨价还价。
道一心中微动,这是一个机会。他需要盐,也需要更多接触。
他自藏身之处悄然退下,并未立刻接近村落,而是先返回废矿洞,取来一大块精心切割好的岩甲兽精肉——此物对凡人而言,乃是滋补气血的极品。
然后,他调整了一下呼吸,朝着村口方向,不疾不徐地走去。脚步落地沉稳,目光平静,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普通的、远道而来的旅人或者猎人。
村口巡守的汉子立刻发现了他,警惕地握紧了手中长矛,高声喝问了一句。语调粗声粗气,意思大约是:“站住!什么人?”
道一停下脚步,举起手中那块硕大、气血充盈的岩甲兽肉,用这几日学来的、仍显生硬却足够清晰的语调,缓慢回答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