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洛洛忙的前脚不碰后脚。
等她终于抽出时间休息的时候,才意识到天又冷了。
又是一岁过去,她十二岁了。
在雪季之前,江洛洛去看了她之前安排的几个实验山洞的变化。
这一看,她终于看到了自己期待的变化。
灰死土,变黑了。
是完全模仿大河石壁的那个山洞,里面放置的灰死土,在这接近一年的时间中,从最开始的灰色,变成了颜色更深一些的淡黑色。
当然,其实这种变化并不明显,尤其是日积月累的观察下来,就更不容易察觉了。
但江洛洛实在太长时间没过来,所以一眼看过去,那点颜色上的变化就更加明显了。
伸手去摸,触感也有了不小的变化,不再像是之前那样轻飘飘的,毫无重量感。
江洛洛就知道,自己的猜想成真了。
灰死土平原,并不是无法改变!
再检查其他几个不同条件的山洞后,江洛洛惊喜的发现,不仅仅是“特定水鱼加石头加河水”的组合有变化。
“普通野兽加石头加河水”、“普通水鱼加石头加河水”的实验条件中,灰死土同样有变化,只不过变化的更加细微罢了。
江洛洛又找来鱼儿洞里的孩子,询问他们的记录结果,就更加佐证了她的想法。
灰死土平原万物不生,是因为蕴含着一种类似“死气”的能量,但这种死气不是说接触就死,而是会不断掠夺物体中的“生气”。
当物体中的“生气”被夺走,就自然而然会变成灰死土平原中,那种如灰尘一样的尘土。
但如果这个物体它还活着,体内的生气就无法被夺走,所以无论是族人们还是野兽,都能够在灰死土平原上随便来往,不受任何影响。
而灰死土平原上的死气并不是无穷无尽的,它也会有极限,比如当某个石壁山洞里死去了多条水鱼,它们尸体中的生气被灰死土吸收。
就会短暂达成一种饱和的平衡。
灰死土不再散发死气,也不再吸收生气,便有坚韧顽强的小草趁机生长而出。
不对,江洛洛想到这里,又看向了那几块透明石头,感觉自己忽略了一部分变化。
又从头开始捋了一遍,来分析这些石头的作用——石头本身就是死物,但不能代表石头的体内没有生气。
反而因为石头是死物,体内的生气没有保护,更容易被灰死土上的死气吸收。
所以比起水鱼的尸体,石头才是死气吸收的第一目标,而水鱼的尸体,反而承担了生气补充的效果——所以那些草才能顺利生长出来。
举个例子说明的话,灰死土平原相当于缺电的充电宝,不仅不能给手机充电,还会偷手机的电。
石头就相当于是电池,可以被偷电,而水鱼的尸体则是临时充电器,能短暂补充上缺少的电量,但质量很差,用一段时间就坏。
所以……江洛洛眼睛亮了起来。
只要有足够多数量的石头,能够将灰死土平原上的死气消耗一空,就可以用水鱼的尸体……不,不仅仅是水鱼,还有野兽的尸体,来让灰死土恢复生气,从而达到可以让植物生长的效果。
如果是外界的情况,江洛洛还要担心这些植物能不能种活的问题。
但是想想塔兹森林里的“生命力”,只要不是没有一点生气的土地,这些植物就能自己挣扎生长出来,生命力之强,不容小觑。
不过河水在这里的作用还是让江洛洛茫然了一下,好像没有不可代替的样子,但也没看出来发生了什么反应。
还是她突然想起来,“水是生命之源”这句话,石头里面有生气,难道水里面就没有生气了吗?
要不然,灰死土平原为什么会被大河阻拦呢!
江洛洛灵机一动,这样说来的话,直接引大河的河水,把灰死土平原淹没,是不是一样的效果。
不过江洛洛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大河的河水虽然多,整体却要低过河岸十多米,也就是银峰山这边,大概是之前曾挖地几尺过,所以离着河面的高度不算什么。
想引大河的水淹没灰死土平原,不知道引水得多大工程,完全淹没需要多长时间。
就算真的做到了,江洛洛真的能等到灰死土平原和河水发生反应的时候吗?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在灰死土平原上隔出一块地方来,按照江洛洛的想法实验一遍,看看能不能成功。
江洛洛马上去给巫说了这件事,巫也很惊喜,他答应江洛洛做实验的时候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是没有想到真的能看到某种成功的可能。
没看见成功希望的时候,他都愿意相信江洛洛,何况现在已经有了成功的希望。
于是在雪季开始之前,巫和江洛洛便认真讨论了好几天,准备雪季一结束,马上就开始动手,不浪费一点时间。
顺便,江洛洛在这个雪季开始,要开第二个教学班了。
江洛洛显得很绝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