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把其中三条送回了鱼儿洞,给留在鱼儿洞的孩子们加餐煮汤吃。
剩下的几条,就干脆在岸边的火堆上烤了吃,正好水底下费力气,大家吃点东西再下水。
江洛洛也从几个鱼儿洞孩子的嘴里,弄清楚了一点事。
大河石壁洞穴里的石头,是水鱼带进来的,但这些水鱼却并不是故意带进来的。
怎么说呢……得从这些水鱼的习性说起。
水鱼大多有利齿,但它们只能用来撕咬猎物,不能做到咀嚼食物,而水里的鱼类丰富,鱼有鱼鳞、龟贝有壳,有一部分食物吃进肚子里,就会变得难以消化。
为了帮助消化这些坚硬的食物,一些水鱼会吞噬一些石头,利用石头将肚子里消化不了的东西磨碎。
但是石头吃的多了,这些水鱼的肚子里就会被占据空间,吃不下更多的食物。
到了这个时候,这些水鱼就会进入到大河石壁上的洞穴中,它们有些死在里面了,尸体分解融化,就露出了肚子里的石头。
“有一些还能活着出去?”江洛洛诧异,她以为这些洞穴就是这类水鱼的埋骨地了呢。
“很多呢。”一个孩子回答,“死掉的才少。”
因为这些水鱼进了洞穴,就相当于被困住了,所以鱼儿洞的孩子们,一开始有试着把这些水鱼当猎物,抓了几个。
从这些水鱼的肚子里挖出来一堆石头后,才觉得不对劲,猜到了那些透明石头,应该就是这些水鱼带来的石头。
后来才没人再去抓这些洞穴里的水鱼——不然它们带不来石头,部落里没有足够的透明石头用了可怎么办。
江洛洛点点头,拜托鱼儿洞这些孩子继续帮自己注意一下,有什么细节否一定要记下来。
她自己对水鱼的这种习性倒是有了点猜测,也算侧面佐证了之前的一些想法。
灰死土平原上有一种“力量”,暂且不好说这种力量叫什么,无非就是和死亡有关,能够汲取物品的生机。
不过似乎只对无生命的物体有效果——这是部落之前那些族人实验出来的。
比如一头野兽,活着的时候,灰死土平原不会对它有任何影响,但它一旦死亡,尸体则很快会被分解消化,成为灰死土的一部分。
植物也差不多,只要是活着的,都不会受到影响,但活着并不容易。
灰死土平原不会对活着的生命产生任何影响,也没有任何能让生命继续活下去的东西。
而当生命死去,就变成了灰死土平原的一份子。
江洛洛的设想是,这些水鱼身上或者体内的某种物质,与那些石头产生的变化,能够吸引到灰死土平原上的“力量”。
所以那些石头会变成透明的——即它们体内的生机被消耗了。
灰死土平原上的力量,并不是无穷尽的,正因为力量被那些石头消耗,所以大河岸边的石壁,才能不受影响,一直存在。
更进一步的说,正因为大河岸边位置上的灰死土,力量被那些石头吸引消耗,所以才给了那几株小草生长的机会。
而转过来说那些水鱼,它们应该是发现了,在那些洞穴里,能够让自己肚子里的石头变得“脆弱”——石头的生机被消耗了。
所以才会不断来到这些洞穴里,只为消除肚子里不被消化的石头。
也难免有一些水鱼会因此出现各种意外,死在这些洞穴里,留下来了它们体内的那些石头。
这些水鱼死亡的理由可以吃太多石头,没有及时消化掉,也可以是和其他水鱼打架受伤,伤重而亡,更可以是到了年纪老死……
总之,种种原因,不算太重要,顺便关注一下就行。
主要还是让鱼儿洞的孩子们注意洞穴里的各种变化,记录一下水鱼出没的规律。
顺便在不同的洞穴里放上一些显眼的石头,观察它们的变化。
有从其他洞穴互相调换过来的透明石头,也有从银峰山上特意带来的其他普通石头。
江洛洛想知道,这种透明石头的变化效果,到底是只能用水鱼带来的石头,还是其他石头也能用。
鱼儿洞的孩子们认真记录下江洛洛的要求,又接着去训练水下角力了。
江洛洛安排这个事情,就跑去找了几个连着的山洞,把这几个山洞申请下来做实验用——得登记的,不然万一有其他族人想搬家,看中了这些山洞就不好了。
巫那里已经同意了江洛洛的事情,所以去登记的路上也很顺利,没有遇见麻烦。
倒是这几个山洞需要人帮忙收拾,一时有点难办——部落里的大家都很忙。
还是膘听到了消息,主动过来帮忙的。
江洛洛的收拾很重要,她要把这几个山洞打造出和大河石壁洞穴差不多的样子来。
膘倒也熟悉那些洞穴的样子,花了几天时间都做完了。
然后就是按照江洛洛的要求,把几个洞穴里的东西,挨个搬运过来,连一点水都不能差的那种。
巫安排了一些族人过来帮忙,也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做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