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中的日子,如同被无形的手拨快了指针,流淌着一种看似恬静、实则暗流涌动的反常韵律。阳光每日依旧透过洞口垂挂的藤蔓缝隙,在石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溪水潺潺,鸟鸣幽幽,一切仿佛与世隔绝,自成天地。然而,在这片宁静的表象之下,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正以惊人的速度上演着。
不过短短两日光阴,翩翩于那诡异夜晚诞下的婴儿,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昨日还需蜷缩在襁褓之中,只会发出细微啼哭的小小婴孩,今日竟已长成了约莫两岁孩童的模样!他身上穿着翩翩用某种柔软树皮纤维巧妙编织而成的小小布衫,虽然简陋,却干净合体。此刻,他正用那双胖乎乎的小手,紧紧扶着冰凉的石桌边缘,颤巍巍地、却又无比坚定地尝试迈动他那双尚且稚嫩的小腿,口中还能发出模糊却清晰的音节:“爹……娘……抱……”
这“一天一岁”的恐怖生长速度,将在一旁观察的浩南惊得目瞪口呆。
“我的老天爷!这……这孩子是吃了仙丹吗?还是这山里的时辰跟外头不一样?”浩南蹲在孩子身边,眼睛瞪得溜圆,伸出手指想去碰碰那粉雕玉琢的小脸蛋,又在半途缩了回来,生怕自己粗糙的手指会碰坏了这不可思议的“杰作”。“昨天还只会闭着眼哇哇哭,裹在布里小小一团,今天就能自己站着,还想走路说话了?!这……这长得比俺们村头那施了肥的韭菜还快!简直没天理了!” 他的惊呼声中充满了纯粹的、未经雕饰的震撼。
赵子阳也被这超乎常理的现象深深吸引。他并未像浩南那样大呼小叫,而是凑近了些,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极度惊奇与探究的光芒,他仔细观察着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牙牙学语,仿佛在研读一部活着的、违背所有已知典籍记载的奇书。“匪夷所思…… truly astounding,” 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读书人特有的考据癖被彻底挑起的兴奋与困惑,“纵观《山海异志》、《神仙列传》,乃至各类稗官野史,虽不乏神异记载,有言仙人孕育艰难,有言其子生而能言,有言其生长缓慢逾常……却从未有过如此……如此迅猛,几乎可视的成长记载!即便是传说中天帝之子,星君转世,也断无可能在两日之内,完成凡人数年的成长历程!这……这已然超出了‘神异’的范畴,近乎于……法则的扭曲。” 他的分析严谨而充满求知欲,凸显出其心思缜密、善于观察思考的性格。
霍恒坐在不远处的一块光滑青石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怀中那枚温热的清心玉。听到浩南和子阳的惊叹,他抬起眼,脸上露出一丝与其外表年龄不符的、带着些许了然的笑意,仿佛对此并不十分意外。“这倒也不算十分稀奇之事,”他语气平和地开口,目光转向身旁一直沉默观察的青娥,示意由她来解释更为妥当,“仙类生灵,其生长规律,本就与汲汲营营于生老病死的凡人迥然不同。”
青娥接收到霍恒的眼神,点了点头,接过话头,声音清越,如同山泉击石,带着一种属于非人存在的冷静与客观:“浩南,子阳,你们所感不错,此子确非寻常。一般而言,我们这类存在,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形。” 她开始耐心阐述,既是解释给浩南和子阳听,似乎也是在梳理自己的思绪。
“其一,”她伸出一根纤细的手指,“乃是先天发育有所欠缺,或灵识凝聚之初便受天眷地顾,无需、亦无法在出生时便自主化形成熟体态。他们往往从胚胎时期,甚至更早,便已开始漫长的修炼与积累。其形体生长或许缓慢,甚至停滞于某一阶段,但其力量与修为却可随岁月增长。然而,其心性,也常会因此与形体同步,长久停留在较为纯粹的……孩童阶段。” 她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霍恒,意思不言而喻——附身于霍恒的仙童华奇,便是此类中的典型,拥有强大力量,却仍保有着少年心性,甚至几分顽皮。
她顿了顿,继续清晰地说道:“而另一种,则是先天发育便已完全,灵与肉在降生之初便已达成完美的和谐,出生时便已是成熟的形态——或许非必定是人形,但必然是与其本源最为契合的、完整的形态。此后,再依据各自缘法,进入后天的修炼与精进。这类存在,其思维、心性,自伊始便是成熟的,更接近于你们所理解的‘成人’。” 她微微挺直了脊背,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坦然,“我自身,便属于后者。诞生之时即是此貌,修炼途中亦能始终保持灵台清明,心志不移。”
“原来如此!竟是这般区分!”赵子阳眼中闪过恍然大悟的光芒,他迅速将青娥的理论与眼前的景象联系起来,思维敏捷地推断道:“如此说来,眼前这孩子,并非发育迟缓、心性稚拙的前者,而是属于……先天完备的后者?故而其生长速度,方能如此违背常理,在极短时间内,跨越凡胎需要数年才能完成的成长阶段?” 他的反应极快,立刻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